荆楚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湖北区域文化,荆楚文化包含了湖北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湖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文化,是荆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表明,创业、开放、创新、爱国、和合等荆楚文化精神作为湖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对湖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湖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也必然推动着荆楚文化传统的丰富和完善。 湖北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传统。湖北少数民族人口2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68%(2010年),其中以土家族人口为最多,共217.7万,占湖北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6.9%。土家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伦理道德文化,包括:抗击倭寇,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安土重迁,热爱家乡的民族自尊意识;诚实守信,情义为本的为人处世规范;互助协作,团结和睦的社会关系法则;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民族自立之道等等。土家族及众多少数民族的这些伦理道德文化,是荆楚文化传统的内涵要素,是当代和谐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民族文化土壤。 改革开放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空壳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普遍存在,进而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治安、公共道德、家庭关系、老人赡养、子女教育、人际交往等现实问题均产生负面影响。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 一条可行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地区的伦理秩序建设,并将伦理秩序建设作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深入挖掘荆楚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资源,整理和规范伦理道德标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标准;二是,重点从信仰信念伦理、行为规范伦理、社会美德伦理和公共道德伦理四个方面开展伦理秩序建设的建构和具体实践,做到各方监督,自觉自律;三是,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和保障伦理秩序的重建,如传统文化进校园、伦理标准进课堂,伦理实践进社区,伦理模范树社会等等,做到伦理秩序建设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形成全民颂扬优秀伦理,人人争做伦理模范的社会好风尚。 当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良好的社会风尚,文明的社会行为,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只要我们充分借助荆楚文化优秀传统,大力做好民族地区伦理秩序建设工作,定能为湖北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湖北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基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