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剑川:木雕产业惠民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云南日报 曾滨 参加讨论

    近年来,被列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文化产业特色县”的剑川县在不断壮大木雕产业的同时,还依托龙头企业为民就业致富探索新路子。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雕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带动群众就业致富。
    截至去年底,剑川县从事木器木雕产业人员12000余人,有1500多家个体经营户,15家专业生产厂家,木雕产业实现产值2亿多元,涉业相关从业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小小的木雕在创造出数亿元产值的同时,也成为富民增收的一项惠民大产业。
    龙头企业成就业基地——农民工变成技术工
    “现在厂里的技术工人,每月都有2500元左右的工资,比种地收入多,这都得感谢‘龙头企业’教给我们技术,给予我们就业的平台。”剑川县金华镇新仁村村民李全芳说道。
    李全芳所说的龙头企业是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该企业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1995年创办,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企业总资产已达1900多万元,6大类木雕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近年来,剑川县为解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依托龙头企业的木雕人才资源,为农村就业培训搭建平台,传授木雕技艺,企业每年为剑川培养100多名木雕工艺人员。这些培训不仅为剑川县木雕人才走出去奠定了基础,也为剑川木雕民族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积蓄了人才。
    据段国梁介绍,现在木雕厂有职工100余人,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3人,工艺美术师28人,技师46人,初级工艺美术师36人,这些技术工和技师中有不少都是经过培训后在厂里工作逐渐培养起来的农村人员。这些人农忙时回家去干活,到农闲时又回到厂里做雕刻,一般的技术工人一年都能赚到2万元的工资。
    企业培训后不仅留下部分学员就业,还帮其他学员接活回家制作,每年企业都能带动数百名农村富余人员从事木雕加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链格局,拥有了众多民间能工巧匠,这些人才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与技术支撑,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创造了条件。
    依托工艺技能创立传习院——受训学员变能工巧匠
    “今天是来厂里交活计的,这样灵活性强的‘居家就业’最适合我们行动不便的人,1个月也能有3千元的收入。”曾获得县木雕技术能手的残疾人赵玉林告诉记者,过去没有技术只能找些简单的工作,收入不高,后来通过木雕技术培训,技术掌握后就把活计带回家制作,实现了居家就业,有了技术也拓宽了就业的渠道,经常会有人请去帮做雕刻,收入也增加了。
    为了充分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其自食其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剑川县联合企业开展残疾人木雕技能“定向性”培训班,培训班每期20名学员,时间三个月,培训内容一是木雕绘画基础知识;二是木器木雕雕刻技术培训。从2012年该厂列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以后,该厂由定向培训向计划培训转变,参训人数由原来的20人增至60多人,现已成功地举办了木雕技艺培训班三期,培训结束后,受训学员可直接留下就业,也可回家雕刻加工,再由厂方验收后进行统一组装、统一销售,为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创造了条件。
    截至目前,这种集中培训和实际操作锻炼与分散式家庭制作的“基地+工匠”的就业模式辐射带动了周边的100多名残疾人及家庭成员就业,整个剑川县从事木雕加工的残疾人已达200多名。
    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和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
    依靠人才优势传承木雕工艺——烧柴变成工艺品
    据剑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华介绍,该企业的培训不仅惠及县内群众,还为边远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帮扶。
    去年5月,针对怒江州独龙江乡丰富的木材资源,独龙族群众希望“变柴为宝”又缺乏开发技能的实际,剑川县依托木雕艺术大师师资力量,变外部“输血”为内部“造血”的帮扶新模式。在该企业为独龙族、傈僳族、怒族、藏族等43名学员开授培训班,其中技能学习13周,包括木雕概述、木雕刀具磨制、识图与制图、木雕造型基础、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就业指导等课程,并由工艺大师亲自授课;技能学习完还对教学成果进行考评,让参训学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培训,学员基本掌握木雕技术初级技能,提升独龙江乡同胞木雕技能水平,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生产技能,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同时,为了让学员有活做,好销售,企业接到订单,将生产第二车间“搬”到山区,由企业提供原料、图纸,经过机械粗加工后又放到一家一户进行手工精细加工,最后验收合格收回组装成品。这种成熟的“订单加工”模式不仅惠及大理州还惠及到独龙江的各族群众,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近几年,该企业开展的帮扶培训活动获得了省、州、县的肯定,先后被云南省林业厅评定为“云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被云南省乡镇企业局评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被共青团大理州委授予“大理州青年劳动就业培训基地”,被大理州残联授予“大理州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据了解,全县以技术培训的方式让农村富余劳力及残疾人近500多人从中受益,其中有32人兼营产品销售,成为远近闻名的木雕经纪人,木雕产业的收入占他们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由于剑川木雕的名气越来越大,该县每年还有近3000名农村木雕工匠走出剑川县,从事园林古建工程、民居建筑等,有1000多人长期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古建工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