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西藏研究 >

体会藏族服饰的多样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西藏网 newdu 参加讨论

    藏族服饰纷繁复杂,品种多样。但是,受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加上历史原因及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差异,使藏族服饰独具特色,地域分异明显,形成了不同特点、不同风貌的服饰区域,这为我们区划藏族服饰奠定了基础。藏族服饰区划的目的是便于认识服饰类型的空间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承的关系,有利于从整个空间区域上把握服饰的区域差异性和区域相似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藏族服饰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让藏族服饰真正能够起到对藏族文化认识和研究的“索引和钥匙”的作用。
    藏族服饰综合分区法的原则与依据
    藏族服饰的区划需要以整体观点看待藏族服饰,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服饰区域。一个地理单元(即一个服饰区域)的服饰特征不同于另一个地理单元的服饰特征,两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在一个地理单元内部,服饰在主要特征方面存在着趋同性。这种导致服饰区域空间之间产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因素就是我们探讨藏族服饰区划的依据。
    服饰的地域性特征是多种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将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三个方面作为区划依据分别进行探讨,以此得出一个综合区划方案。
    (一)气候环境
    气候环境对服饰的基本形制、材料、色彩都有重要影响,甚至起着决定作用。(注:参见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83页。)青藏高原属于高寒地区,气候干燥,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服装不仅要保暖,而且还要易于穿脱、方便散热。因此藏族服饰普遍具有衣料厚重,结构肥大,袖袍宽敞的特点。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藏民族形成以前在青藏高原生活的古羌人服饰已具有了今天藏装的特征,如“羌胡被发左衽”,(注:《后汉书》卷87《西羌传》。)吐蕃人“衣率毡韦”,“妇人辫发而萦之”;(注:《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
    1955年出土的晋宁石寨山西汉时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中也有身穿袍服,袒露双臂或单臂,头部有饰物的形象。这些服饰特征的延续足以说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是形成藏族服饰特点和着装习惯的基础。然而,在广阔的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环境的差异很大,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藏族同胞就要穿用不同的服装以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藏族服饰的地域差异。总体来说,严寒干燥的地区服饰厚重(多用皮毛)、种类单一,而温暖湿润地区的服饰则衣料轻薄(棉质居多)、结构复杂、层次丰富。
    按照温度、水分条件地域组合的不同,可将青藏高原划分13个不同的气候区 。(注:参见林振耀、吴祥定:《青藏高原气候区划》,《地理学报》1981年第1期。本文中所涉及青藏高原自然地理部分借鉴了郑度、林振耀、杨勤业等人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特此致谢。)从藏族分布区域来看,基本上处于高原温带和高原亚寒带2个温度带;水分状况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域类型。
    (二)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由于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人们对自然的改造相对微弱。藏民族依凭生态环境而选择的传统生计方式,千百年来变化不大。生产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服饰特征差异是明显的,牧区女子“辫发毡裘”,农林区人们喜盘发着裙,这是长期适应生产劳作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在牧区,皮裘成为服饰的主要原料,为方便随牧迁徙,服装注重简便实用,如羌塘高原的牧民“四季一裘衣”,袍衣结实保暖且日衣夜被,袖袍宽大便于穿脱,这些特点与流动的游牧方式是相适应的。农区生活稳定,物产相对丰富,人们有条件、有时间制作和美化服饰,所以农区服饰材质和款式多样,随季节变换不同的服装,重刺绣、挑花,缘边装饰复杂,如川西嘉绒农区的服饰冬夏季节分明,以布、丝绸和氆氇为衣料,上衣下裙或裤,前后拴绣花围腰,束花腰带,这种穿戴除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外,也与农区劳作特点、物产情况以及当地女孩教育传统密切相关。因此,生产、生活方式也应成为藏族服饰分区的重要参照坐标。
    宏观地看,青藏高原的牧区、农区及农牧区的分布与气候区成对应关系。随着高原地形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海拔由5000米以上依次递降到3000米左右,地域分异呈现从西北寒冷干旱向东南暖热湿润的变化,生产方式大体表现为牧业、农牧业、农业及农林业的带状更迭。一般地说,气候严寒的高海拔地区为牧区,气候较暖海拔在2000米以上3000米以下的地区为农区,而高山峡谷交错的地区则农牧兼营。总的说来,气候环境和以生态环境为承载基础的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共同对服饰产生影响。但是,两者又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分异,气候条件相同情况下不同生产活动的服饰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即使从事某一种生产方式的活动,因自然条件的不同也会造成服饰上的差异。如藏南工布农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为了适应自然条件,当地人创造了样式独特的“古休”(属于贯首衣的一种),既方便散热、耐磨又能避雨。而甘南舟曲地区森林密布、气候暖湿,故他们的服装面料以透气的布、褐子、麻为主,“帮典”缩小为肚兜,为了方便山路和林间行走,还形成裹腿的习俗。
    鉴于此,可对藏区作一个自然方面的区域划分,(注:参见郑度等:《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地理学报》1979年第1期。按照温度条件、水份状况和植被、土壤类型、地形差异等将青藏高原划分为10个自然地带。自然地带较全面地反映了自然环境主要方面的特征,是自然区划最重要的等级单位。同一自然地带内土地利用特点及农林牧业的发展方向大体一致,故藏区自然方面的区域划分主要以此为基础。)内容包括气候条件、生产方式。见图1。
    1.藏东南山地农林区(暖热、湿润),2.藏东川西山地农牧区(温暖、半湿润),3.那曲玉树高寒牧区(寒冷、半湿润),4. 藏南宽谷山地农业区(温暖、半干旱),5.南羌塘高寒牧区(寒冷、半干旱),6.青南高寒牧区(寒冷、半干旱),7.西宁高原山地农林区(温暖、半湿润),8.阿里山地农牧区(温凉、半干旱),9.青东祁连山地牧区(温凉、半干旱),10.柴达木山地荒漠(温凉、极干旱),11.北羌塘高寒荒漠(寒冻、干旱)。
    (三)文化要素
    在自然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文化便成为服饰差异并呈现多元现象的重要因素。如众所知,服饰是地域文化显性的表征之一,换句话说,服饰的特征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印迹。在藏族历史长河中的特定阶段,不同的服饰及风格可以用来识别文化状态,亦可用来识别群体间的地域关系。我们能够通过一千多年前吐蕃“四如”和“西山诸羌”的服饰对比中发现显著的文化差异,同时又可以在一种文化区域内找到虽不十分明显却又很有意义的差别。如受康巴文化熏染的昌都人和理塘人,从服饰上同样可找到他们的差异。由此可见,服饰的地域差异总是与不同文化的人群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服式、习惯、审美意识和观念的历史传承。因此,服饰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表征具有将某一族群与另一族群进行社会文化区别的特性。
    藏族地区地域广阔,自古以来部落众多。在吐蕃时代藏族就已经形成了若干区域性文化共存的早期格局。藏族历史文化区(注:藏学界习惯将藏区三分为: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贤者喜宴》三函),这是吐蕃时期藏族的历史地理区域。后来,随着元朝对西藏的统治,并设立了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来管理藏区,逐渐形成了新的三个地理区域概念:卫藏、康和安多地区。经过历史长期发展,这三个区域在藏族文化下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并分别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嘉绒藏族地处川西高原东缘,具有独特的衍化轨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逐渐形成了一个在语言、宗教、风俗、艺术等诸多方面均不同于卫藏、安多、康区的独特的文化区域,1954年被识别为藏族,目前人口已达20多万人。随着经济文化发展,嘉绒藏族服饰得到了保护。)涵盖了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多方面文化风貌上的一致性,在服饰上也是如此,同一个文化区服饰风格趋同,在头部和身体的装饰差异和服装款式的风格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可简单地归纳为:安多服饰雍容华贵,以银制饰品为主,以多为美;康巴服饰粗犷豪放,好用蜜蜡、珊瑚、瑟等天然物品为饰;卫藏服饰则典雅古朴,组合饰物奇特怪异;嘉绒服饰华美时尚,头饰独具一格。但由于某种文化成因或历经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都可能形成不同的服饰文化,所以每个文化区内又存在服饰文化的多样性。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理论认为,文化区的形成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与一个民族的形成、语言、信仰、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区域具体表现为一个地理空间范围,根据这个空间范围中该民族或者族群的核心文化在区域中的影响力,以及与周边民族或族群融合交流的关系,一个文化区包含了核心区、过渡区二个区域。(注:参见王恩涌:《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核心区是民族或族群文化的集中区,表现出纯正的民族文化,随着向地理区域外围的推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到了文化区的边缘,本民族或族群的文化与周边的民族或族群的文化相互交融渗透,表现出文化的过渡性特征,这就是从民族文化的核心区到过渡区的距离衰减效应。
    根据藏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可将藏族分为卫藏文化区、安多文化区、嘉绒文化区、康巴文化区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在这几个文化区中,最复杂的要数康巴文化区。因为康巴文化区无论就其自然地理环境,还是就其历史文化因素而言,都是最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横断山为主体,高山峡谷、山原并存,气候的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明显,在各相对独立的小地理单元内,亦牧、亦农、亦林。由于地处藏彝走廊的通道上,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地理单元,从而使康巴文化区在过渡带上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性,在服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康巴文化区的核心区主要在甘孜州的德格、白玉及西藏的昌都一带。过渡区表现十分丰富。
    在嘉绒藏族与彝族文化过渡区之间,存在一个木雅文化区,其服饰区体现了服饰文化的过渡性,表现为:木雅传统服饰为主体,康巴盛装、嘉绒头饰、彝族百褶裙及汉装和藏装混穿现象并存,总体上与康区服饰较近。近年来康化现象尤为突出;康南地区的服饰文化则体现出康区藏族与彝族、纳西族和白族等民族融合的特点,如四川的乡城、稻城、得荣、云南的中甸等地区,其服饰与康区服饰差异较大:女子身穿拽地连衣长裙,外罩长坎肩,除乡城、稻城外,服装多用麻、布或毛布制成,尼西妇女背披毛披肩,也是受到纳西族妇女的影响;中甸县妇女穿深蓝色长袍,系白围裙,头包各色鲜艳头巾,与白族服饰相近;青海的玉树、果洛地区则是康区与安多文化的过渡区,服饰既有康区特征,又有安多草原的服饰特点;四川西北高原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嘉绒藏族在文化的过渡带上,其西与康巴服饰相融,其东其南与羌族服饰相融,其北与安多服饰相融。在文化区的划分上,过渡区也即渗融区,是表现为多种文化交汇的宽广区域。
    事实上,气候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因素之间并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互依存并交互作用,从而形成藏族服饰文化的区域特征。所以,有学者指出:服饰文化区域性特征主要是由民族所处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的。(注:参见刘军:《试析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多维属性》,《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1期。)就藏族服饰而言,气候环境的差异是形成区域性特征的基础,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使服饰差异得以体现,如材质、款式及装饰形式等,但在总体上与气候环境对服饰的影响是一致的。文化因素更是变化多端,但文化区与环境区域是相互呼应的,即文化区的地域分布与气候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分区大体相当。本文以历史形成的人文分区以及核心区、边缘区理论来对地区服饰的文化个性和风格类型进行区分,因而具有统摄性和包容性。
    为了帮助我们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主观性和随意性,本文采用叠加法对藏族服饰进行自上而下的区划,(注:参见张家涛、刘锋:《区域地理学》,第215页。)即将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分区与文化区域界线相互叠置,根据区域合并情况、分布形势,并结合人口规模、服饰差异等来确定服饰的区划。也就是说,图2所示的区划方案是将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三个因素的分区进行叠置后得出的结论,反映出三个因素分区的基本一致性。
    藏族服饰综合区划的方案及分区概述
    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服饰本身的区域差异,笔者将藏族服饰区划为13个类型区,(注:需要说明的是,一些自然环境如河谷农区的地理分布是分散的,是不连续的,但为了达到区划的目的,笔者根据文化特征对相似的空间进行了边界处理,使其连成区和片;而一些人数较少,分布区域不大的个别特殊服饰类型,如“西番”的服饰,很难归入某一地区,所以在区划时没有考虑在内;另外,一些服饰区的边界很难确定,如木雅藏族服饰、康南服饰处于文化交融的边缘地带,很多服饰元素和特征基本上是混合在一起的,其边界的划分只能根据经验进行判定。)从藏族服饰分布现状来看,其服饰区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服饰区、小区域服饰型、服饰式。
    Ⅰ卫藏文化区:藏南宽谷农业服饰区(ⅠC)、西藏工布农林服饰区(ⅠD)、西藏阿里半农半牧服饰区(ⅠB)、羌塘高原牧业服饰区(ⅠA);Ⅱ安多文化区:青南阿坝高原牧业服饰区(ⅡA1)、青东祁连山地牧业服饰区(ⅡA2)、西宁农业服饰区(ⅡC)、甘南农林服饰区(ⅡD);Ⅲ康巴文化区:康北牧业服饰区(ⅢA)、康中半农半牧服饰区(ⅢB)、康巴木雅农业服饰区(ⅢC2)、康南农业多元服饰区(ⅢC1);Ⅳ嘉绒文化区:嘉绒农业服饰区(ⅣC)。(注: A.牧区,B.半农半牧区,C.农区,D.林区)
    各服饰区的基本特征概述如下:
    (一)藏南宽谷农业服饰区(ⅠC)
    本区介于喜玛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广大地区,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地区。平均海拔高度3000米左右,受地形屏障作用,藏南谷地冬不冷夏不热,干湿季分明,是西藏地区唯一地势较低、气候比较温暖的农业区。拉萨、日喀则两地一直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藏族文化的发祥之地,其服饰也随着历史进程得以极大发展。该区域藏族服饰总体特征为典雅、简洁,装饰不求多而讲究搭配,男女皆戴金花帽,系腰带,穿长靴。
    夏秋妇女着无袖袍,内穿丝绸衬衣,腰系彩色帮典。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梳两辫环头盘成一圈,头饰独特,有三角形“巴珠”或弓型“巴果”、圆形“巴龙”,这些都是由绿松石、珍珠、珊瑚等装饰而成的珠冠饰品。男子穿毛料或织锦缎长袍,发辫盘于头顶,脚穿牛皮靴子。由于藏南谷地为宽谷盆地,开阔平坦,交通方便,因此整个农区服饰较一致。但在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也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服饰色彩、材料、佩带等方面的差异又可以区分为拉萨型、日喀则型和山南型。农区和城镇有较大差异。
    (二)西藏工布农林服饰区(ⅠD)
    工布地区气候暖湿、土地肥沃,森林密布,是西藏文化发祥地之一。但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随着吐蕃向北发展,地处卫藏东南一隅的工布地区逐渐变得偏远、闭塞,难以与其他地区交流,使其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缓慢,而其相邻地区为相对落后的珞渝地区,因而该地区保留了比较古老的服饰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区。本区包括整个尼洋河及其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四周约两百公里的河谷地区,即今天的工布江达县、林芝县和米林县等。由于地属温带湿润气候区,居住河谷低于海拔3000米,因此这个地区的人少有穿袍,男女常服为“古休”,相比拉萨等地服饰“差异大于共通性”。这种服装的特点是套头式长坎肩、无缝接,男女皆以当地手工织染的氆氇为原料,也有猴皮或熊皮制成的古休。颜色一般为黑色和紫红色,领口、袖口、下摆镶上缎边。工布帽是一种用氆氇缝制的圆形小毡帽(拨尔甲),其边上分开的尾翅朝向代表婚姻状况。
    (三)西藏阿里半农半牧服饰区(ⅠB)
    本区包括阿里革吉以西,印度河源及班公湖宽谷盆地,行政县辖普兰、札达、噶尔、日土四县,本区地形比较复杂,高山盆地宽谷相间,海拔高度3800-4500米,气候寒冷多变,干燥少雨,属亚寒带干旱气候区。以阿依拉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阿里主要的产粮区;北部干旱,少有种植。女子服饰保留了吐蕃时期的特点,以普兰县妇女服饰最为典型,身披锦缎披风,头饰牛角形珠冠,额前垂挂一排银链,更显富丽和华贵。冬天披羊皮坎肩或拼色羊皮斗篷也是该地服饰的一大特点,色彩喜用强烈对比的红色、绿色。阿里为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之发源地,曾产生过灿烂的象雄文明。也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藏族的文化中心,该区的服饰透露着古代的信息。
    (四)羌塘高原牧业服饰区(ⅠA)
    本区包括日喀则地区的北部、阿里地区的东部及那曲的广大藏北草原地区。本区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平缓,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是西藏主要的牧区之一,气候属于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当地男女服装主要是光板羊皮毛藏袍:厚重、肥大、结实,头发通常梳成数十根细辫,有的多至上百根。男女皆喜戴帽,帽式多样,冬天一般戴狐皮帽、夏天戴宽边礼帽。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袍面装饰逐渐风行起来,那曲地区的牧民一般用黑、红、绿、紫色等宽大色带并排饰于袍的袖、襟等边沿,效果奇特。
    (五)青南阿坝高原牧业服饰区(ⅡA1)
    本区位于四川、青海和甘肃三省交界的高原牧区,包括青南高原长江、黄河的源地一带以及四川省松潘、红原、若尔盖,甘肃西南角的碌曲、玛曲、夏河、卓尼上部地区。气候高寒,海拔高度在3400-4200米,高山灌丛草甸分布很广,畜牧业较为发达。该区属安多服饰的核心区域,藏袍基本结构是肥腰、束带、长袖、大襟,以皮袍为主。平时习惯袒露右臂,劳动时褪下两袖。盛装时,妇女全身佩戴贵重饰品,多为宝石、金银饰品镶嵌的戒指、项链、腰带等,发式为碎辫子,在辫梢上佩戴各种饰有珊瑚、绿松石、银盾等的发套,直垂至脚。衣服多镶以氆氇或动物皮毛装饰其边缘,更显雍荣华贵。男子佩藏刀、背猎枪。根据各地装饰风格的差异又可分为若尔盖型、海南型、卓尼型等。
    (六)青东祁连山地牧业服饰区(ⅡA2)
    本区包括青海湖周围的海北、海西的广大草原地区以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本区地形较为复杂,年均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有着发达的畜牧业。这一带历史上长期处于民族纷争和地方割据政权中心地带,曾先后兴起过鲜卑文化、吐谷浑文化,冲突和融合始终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特点。体现在服饰上,除具有牧区服饰特征外,还具有蒙古族、回族、土族服饰的特点,如大通一带服饰色彩受土族影响多用紫红、咖啡、黄、蓝色;华税藏族妇女头饰辫套“加喜”形制和佩戴方式独特,有蒙古服饰风格;普遍喜戴金银质项链则是受到汉族影响。头饰“玛尔登”(红布胎上缀满银质碗形饰品)流行于刚察县哈尔盖乡;“玛瑙头”流行于大通县向化乡一带,海北、海西的部分地区妇女腰部也佩银盾。
    (七)西宁农业服饰区(ⅡC)
    本区大致范围在青海省日月山以东、黄南山地以北、祁连山地以南。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横穿而过。该区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居住河谷海拔约2200米以下,属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自然条件最为优越,是青海省主要的农区,人口稠密。这里自古以来处在我国东部与西部交通要冲地,是中原文化与包含藏文化在内的周边文化交流融合的过渡地区。区域内服饰受到土族、撒拉族、汉族影响,服装款式基本同于藏族的大襟袍服,喜戴毡帽,着布衣棉袄。服装分冬装和夏装。以湟中一带的服饰为代表,夏秋季节,男女都穿白布汗衫,黑坎肩。冬春时节,女子穿颜色鲜艳的大襟衣服,外套黑色坎肩。佩戴耳环、戴戒指、手镯或串珠,头饰辫套是妇女装饰重点。少女梳小辫,并系上几枚小铜钱,结婚后则戴辫套一双。农区辫套不同于牧区,皆为饰有银牌的绣花辫套或大花瓶式辫套,制作精致,花式有“藏八宝”点缀。精细的彩线刺绣也是该区服饰的一大特色,多见于长方形辫套和女靴上面。
    (八)甘南农林服饰区(ⅡD)
    本区主要包括白龙江流域的迭部、舟曲、文县、武都和卓尼农区,四川的南坪、平武一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境内高山深谷、森林密布,气候暖湿,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加之历史文化发展,故而形成了款式多样、风格独特的民族服饰。服装面料多使用轻便、透气的布、褐子、麻,服饰领口、袖口下摆、帽边饰以装饰性强色彩艳丽的条纹或云形图案,体现的是一种平面装饰效果,女子头部也辫发,下着裤并绑腿。该服饰区可分为舟曲型、迭部农区型、白马型和卓尼型。
    (九)康北牧业服饰区(ⅢA)
    本区处于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逐渐向川西高山峡谷过渡的高原夷平面上,包括西藏那曲东北部、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州北部牧区一带。区内自然条件与青南高原相似,其服装款式与其他牧区服饰大体相同,以皮袍为主,袍面领襟与下摆、袖口镶以水獭皮或豹皮。饰品除牧区常有的奶钩、火镰、腰刀、针线包、护身佛盒外,还有各种珍贵的项链、手镯、金银饰品等,有如康区其他地区一样,女子梳若干小辫,头顶或额、两鬓缀宝石,饰物直接佩于头上;男蓄发,加红色或黑色丝线扎辫盘于头上,犹显豪放气慨。
    (十)康中半农半牧服饰区(ⅢB)
    本区位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河谷上游之地,包括西藏昌都、四川省甘孜州的大片区域。这里高山峡谷纵列,也有平阔之河原耕地,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属于亚寒带、温带湿润气候区。在这样海拔高差悬殊、气候条件垂直变化的地区内,生态环境的差异必然造成生产生活的差异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该区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地区,康巴服饰以甘孜德格、白玉一带服饰为典型代表。康巴女子头饰“梅朵”,传为格萨尔王妃珠牡所佩戴,其材质、大小、样式各地又有变化;男子普遍蓄发,加红色丝线扎成独辫盘于头,尾线垂落于头侧,状若“英雄结”。服装样式男女基本相同,内穿右襟齐腰短袄,外罩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服装衣袍肥大舒适,追求华丽,喜用动物皮毛饰边。全身佩戴贵重饰品:用玛瑙、天珠、绿松石制成的项链、头饰、手镯等,色调鲜艳、对比强烈,形成一种立体装饰的效果。康中服饰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佩饰的不同,有一首民间谚语充分说明了康区服饰的地区差异性:“理塘服饰我知道,大小银盘发上套;昌都服饰我知道,镶银皮带腰间套;贡觉服饰我知道,三串项珠胸前吊……”。
    (十一)康巴木雅农业服饰区(ⅢC2)
    本区指雅砻江中游以东,甘孜州道孚尼措寺以南,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北,折多山以西,雅江以东丹巴西南的大片地区,包括甘孜九龙和雅江、康定、道孚的大部分区域。雅地区男子服饰与康巴汉子服饰相同,农区妇女的服饰分冬夏两季袍服,服装面料有棉、哔叽、皮毛等,妇女夏秋穿无袖长衫,多黑色,也有棕色者;冬季,在无袖长衫内加穿一件长袖氆氇长衣,富者也穿短皮袄和皮裤、毛织裤,脚穿皮底靴子。戴龙头耳环,结发成绠交叉盘于额上,发辫上有戴辫套或插小银盘为饰的习惯。过去女子穿百褶长裙,现基本上都穿裤,中老年妇女还戴具有本地特色的“袋状帽”。由于木雅地区处于南北民族迁徙的走廊与东西汉藏、汉彝等民族或族群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汇合地带,因而,体现了服饰上既有康巴藏族传统的服饰,也有其他民族或族群的服饰特征。根据不同的服饰特征又可分为扎巴型、雅江型、塔公型、九龙型等。
    (十二)康南农业多元服饰区(ⅢC1)
    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三江流域的河谷下游地段,包括四川的乡城、稻城、德荣,凉山木里县和云南德钦、中甸。这里是我国民族史中著名的“藏彝民族走廊”的文化交汇地带,有藏族、彝族、普米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文化呈现多元性、复合性特点。康南地区地形复杂, 河流多、河谷深,而且绝峡交错,交通不便,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区域内还呈现许多小区域类型,服饰特点明显。总的来说,康南服饰是农区服饰的典型代表,属连衣裙类型,女子上身穿右襟短衫,衣襟镶边,外罩大襟坎肩,下穿宽而长的百褶裙,腰系鲜艳丝绸腰带,有披毪披的习惯,胸前也佩戴各种项链和佛盒。头饰、服装衣料以及装饰风格各地又有差异,可分为迪庆型、木里型、乡城型等。
    (十三)嘉绒农业服饰区(ⅣC)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一带,包括阿坝州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理县、汶川、芦花以及甘孜州丹巴一带。本区处于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过渡的边缘,气候温湿,季节分明,土地肥沃,以农业为主。这里自古就是藏与汉、羌等民族的文化结合部,文化呈现多样性、古老性的特点。男子服饰同于其他藏区服饰,体现了与藏族的联系。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体现了嘉绒藏族的地域文化,其基本式样为“三片”:头顶一片绣花头帕,腰前后各拴一片围腰。一般上穿锦缎上衣,下着五彩白褶裙或裤,腰系自织花腰带及绣花围腰,冬季外着深褐长衫,披方形披风。在头帕图案、围腰装饰及衣服样式上各地又有差异。岷江河谷的嘉绒藏族还受到羌族习俗影响,平时喜穿长衫,系布围腰,冬天穿羊皮褂等。
    结语
    本文在区划过程中注意与藏族服饰本身特点相比照、印证,区划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藏族服饰整体风貌和区域特征。
    首先,综合性的服饰区划兼有自然区划和文化区划的双重属性,是自然和人文跨学科研究的大胆尝试。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的,体现的是区域空间静态的服饰状况;而文化因素包含了历史演变和族群间的互动与文化交流,体现的是服饰动态的发展。因而,综合性的藏族服饰区划能够帮助我们较全面地认识藏族服饰及其文化。
    其次,藏族服饰区划不是一种均质的划分,表现在区域之间服饰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相对的,反映了藏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这也是采用综合分区法的原因所在。以卫藏、安多、康巴文化区的服饰特征为例,三个文化区服饰既有共性又表现出差异。然而,每个区域内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性。卫藏地区服饰差异较小,体现了文化的一致性;处于山区峡谷的工布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表现出服饰的个性特征。安多地区以牧为主,服饰特征大体一致,仅在一些边远的农林地区才表现出服饰较大差异;康区地处横断山区,自古就是众多民族迁徙的通道,其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兼融性、复合性,尤其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缘地区。
    形成这些地域文化特点的原因很多,但自然的因素是明显的。牧区地势平坦、开阔,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较为便利,牧民的流动性强,生活空间极为相似,其服饰表现出一致性;相反,农林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劳动固于一地,环境相对封闭,长久以来就造成了小区域间服饰的差异。而藏南谷地虽属于农耕区,但人们生活于宽谷地带,地势高差不大,并且区域内气温适宜,气候条件相当,所以服饰大体一致。总之,由于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与当地的人文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文化边界与自然地域分异界线大致吻合。
    最后,各服饰区表现出来的服饰表象,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内涵。各服饰区所表现出的服饰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特征,有着深奥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信息。由于特定服饰区域形成的自然成因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方显其研究的价值。以康南服饰为例,其表现出来的多元文化特性反映了藏族与彝、白、纳西、普米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情况。如果将康南服饰与康中服饰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核心区表现出该民族或族群的核心文化要素,在文化的过渡区则体现出绚丽多彩的文化特质。因此,服饰分区研究对研究藏族文化变迁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