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稻神祭:稻作文明的古老印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广西日报》2014年7月9日 秦 雯 参加讨论

    
     
    师公在举行驱田鬼仪式。
     
    
    师公手执法具请稻神。
    
    巨型谷粒雕。
    在隆安县,“六月六、祭稻神”这一古骆越人以纪念稻作始祖生日和栽培稻谷诞生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7月2日,农历六月初六,隆安县乔建镇儒浩、鹭鹚、罗村、博浪等村屯又一次迎来了传统的稻神节。记者亲历稻神祭,感受浓厚的稻作文化气息,追寻绵延千年的历史记忆……
    壹  祭“稻神”寄托丰收期盼
    隆安是壮族传统的水稻种植区,稻神节在当地壮语被称为“芒那节”。“芒”“那”分别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尽管村民们谁也说不清最早何时开始祭祀稻神,却仍然承袭着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独特风俗。
    7月2日一早,乔建镇儒浩村村头山坡上的大王庙里已是香火缭绕。村里各家各户都要先把祭品拿到这里摆放,请大王出行相助后才开始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
    在当地关于稻作起源的传说中,远古壮族先民以野果为生,常常食不果腹,后来鸟部落女始祖娅王发现野生稻谷可以驯化成栽培稻,于是培育出一种叫做糯米的栽培稻,并广泛传授种植和收割技术。为了感谢娅王,人们尊娅王为“稻神”,为她立大王庙,并将她的生日六月初六作为水稻诞生日,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祭祀。
    摆上供品、点燃香烛,“请稻神”仪式便正式开始了。师公们手执法具,有节奏地摇着铜铃,敲锣打鼓,一面唱着请神词,一面虔诚地祭拜……村里的妇女用扁担挑着祭品来到田边,鸡、猪肉、米酒等一字排开,燃香烧纸,洒酒于地,向稻神祈福。
    “请稻神”之后要“招稻魂”。壮族民间认为,禾苗是有灵魂的,稻谷长得不好,是因为田鬼作怪,稻禾魂飞魄散。要使禾苗长得好,就必须把受惊飞走的稻魂招回来。招稻魂是用一根青绿色的芦苇绑上一条彩色纸幡,插在稻田中间,每隔几丈远便插上一枝。据说,之所以用芦苇,是寓意禾苗长得像芦苇一样粗壮。接下来,便是“驱田鬼”。师公们头戴黑色傩面具,手拿铁剑、铃铛及各种乐器,沿着田埂巡游,驱赶祸害的田鬼,使禾苗生长旺盛,扬花出穗。
    仪式结束后,师公们被各家各户争相邀请去吃“百家宴”。“百家宴”上少不了米饭、粥、米粉、米糕、粽子、糍粑、米酒等特色食品,反映了当地长期稻作生产积淀而成的饮食文化。如今,寄托着丰收期待的稻神节,已成为隆安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认为,隆安稻神祭是远古骆越民族稻作文化生活的记忆,始于远古,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布洛陀经诗译注》中的《赎谷魂经》有“谷魂四处逃,谷魂到处散,王搭花神龛,把谷魂招归,回来吧谷魂,归来吧谷魂”的记载;《布洛陀经诗》的《唱罕王》篇中有“鸡鸭祭大王,猪羊祭祖母”等内容,说明远在夏商时代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期间,稻神祭已成为壮族先民重要的民间宗教信仰。
    贰 “那”遗存见证稻作文明
    如果说稻神祭、娅王传说源于壮族先民稻作文明的古老记忆,那么隆安丰富的“那”文化遗存则证明了这里作为稻作文化的重要中心,早在6000多年前就迈入了文明的门槛。
    在古稻作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大石铲。大石铲是学术界公认的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的标志性文物。壮族先民在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过程中发明了耕作工具——大石铲,不仅有力推动了农耕文化的发展,还逐渐形成了与之紧密相关的大石铲祭祀活动。
    隆安已发掘40多处大石铲出土遗址,是世界上发现大石铲遗址最多的地区。其中,大龙潭祭祀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大石铲祭祀遗址。从大龙潭文化地层中收集的炭屑测得其距今约6000年。而大石铲在遗址中多以奇特的堆放形式出现。经考证,这一堆放形式与农业祭祀有关。南宁民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梁肇佐认为,石铲衍化为一种祭祀品,不仅是壮族先民对劳动的赞美,也蕴含着他们对稻作丰收的虔诚追求,远古的大石铲农业祭祀活动和壮族的稻神祭活动有着深厚的渊源。
    2012年,广西骆越文化专家一行在隆安发现了一组古骆越稻作祭祀雕塑。这些祭祀石雕都有砺石打磨过的痕迹,造型多为鸟、蛇、鱼、蛙、象等古骆越民族的图腾,还有不少巨型谷粒状雕塑。最令人惊奇的是安吞坡祭祀坛旁的稻神雕塑。雕塑是一个高1.5米、宽0.8米的鸟头人面像,安装在5米高8米长的基座上。这种鸟头人面的设计与稻神是鸟部落女王的古骆越传说十分吻合。
    在隆安境内,还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野生稻的存在,是发明水稻栽培最主要的物质条件,只有在野生稻分布的地区,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才成为可能。
    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存不仅体现在考古发现上,在隆安,有很多风俗与水稻息息相关,如当地流传已久的农具节、祈雨节,芒那节等。此外,隆安还是“那”地名最密集的地区,全县含有“那”“纳”地名的自然村屯有138个。有学者认为,“那”字地名的出现与稻作农业紧密相连,是稻作文明出现的历史印记,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壮族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
    “隆安有着其他地方少见的稻作文化厚度,是中国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展示点”,中国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庭望在考察了隆安“那”文化遗存后如是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