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木垒河,讲述着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一个个文化灿烂、民风古朴的民族之变迁;巍峨的天山,见证着各民族兄弟般的深情厚谊和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 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无论在县城还是乡村,看到的都是一派政通人和、民族和睦的喜人景象。 各族群众像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 承载着厚重历史和远古记忆的木垒,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端的一个县,也是一个边境县、农牧业县、哈萨克自治县,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回等14个民族的8.8万优秀儿女。其中,哈萨克族24667人,占总人口的27.5%。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60年来,木垒随着新中国一同成长与发展,各民族互相交流、交往、交融,铸就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成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力量。建县60年来,木垒未发生一起暴力恐怖案件。成立于1964年的大黄水泉边防哨所,守卫着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边境线,50年来无一例刑事案件与人畜越界纪录。 自木垒建县以来,在相互嵌入式居住的农牧区,各民族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相互交融,一些居住在牧区的汉族农牧民能说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有的甚至精通两三种少数民族语言,不少哈萨克族牧民会讲汉语。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的生动事例举不胜举,先后有8人被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4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木垒先后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模范县、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双模”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区级平安县、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在木垒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兄弟亲如一家,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尊重与依法保护,全县30名宗教教职人员全部享受每年32万元的生活补助;双语教育得到重视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和整理;少数民族干部得到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由1954年的71人增加至1304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34.1%,是解放初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8倍;目前,县四套班子都配有少数民族干部,科级领导班子中配有少数民族干部的领导班子80个(80个领导班子配备130名少数民族干部),占班子总数的85%。 悠扬牧歌欢唱 定居幸福生活 实践证明,定居是游牧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唯一途径,是缩小牧区与农区、牧民与农民差距的重要手段,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策略。 1983年,木垒在雀仁乡建立了昌吉州第一个牧民定居点,从此拉开了牧民定居的帷幕。2009年,国家启动游牧民定居工程,木垒率先实施了对牧民住房、牲畜棚圈和草料棚建设进行补助的项目建设;2010年该工程又得到了福建援疆县市的鼎力支持,推进了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快速实施。随着今年340套牧民定居房的完工,木垒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的1388户牧民定居任务,5800多名牧民结束了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大石头乡大石头村69岁牧民多夏依·汗加尔拜的新房见证了牧民住房的变迁。以前,多夏依一家十几口人挤在狭小的土坯房内,1998年他家建了全村第一座砖泥混合房,成为当时全村牧民的向往。2009年,国家游牧民定居项目启动,政府开始帮助牧民盖80平方米抗震房,羊都住上了漂亮的暖圈。富裕后的多夏依在县城买了一套平房,小孙子也在县城上了双语幼儿园。去年正赶上木垒在新户乡为定居牧民盖楼房,多夏依只花5万元就住上了80平方米的楼房。 让定居后的牧民住得下生活得好,始终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牵挂。2004年至今,木垒先后对3万多名各族青年、农牧区妇女进行技能培训,帮助1.5万人实现就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一个个哈萨克建筑队、女子打工队陆续成立,牧民放下牧鞭开始走进建筑工地、田间地头、规模化工厂,开始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据了解,该县牧民定居前年人均收入不到1800元,定居后2014年底可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60年沧桑巨变。无论牧民,农民,还是城市居民,无不为日新月异的改变而感慨,为木垒和美幸福的生活而自豪! 民心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大局,木垒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在中央、自治区、昌吉州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前全覆盖,“五七工”“家属工”“下岗职工”全部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1.35万名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和生活补贴水平得到提高。这两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木垒地方财政75%以上。 2013年,木垒GDP达到23.9亿元,是建国初期的979倍,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是建国初期的11000多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22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1倍。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木垒抢抓机遇谋发展,把目光放在能源、化工、制造业最具优势的产业上。在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木垒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自治区批准木垒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进投资项目,在县城以北戈壁荒漠,紧紧抓住准东煤电化工工业开发经济带的机遇,以自身资源为优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科学布局事关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在老君庙、芨芨湖构建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和500千瓦国家级风能基地,吸引了大批区内外企业竞相入驻投资。 2013年是木垒小城镇建设实施三周年,三年来木垒实施了25类121项重点民生工程。同时,木垒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地理位置,以阳光、空气、山水、民俗,打造新疆最适宜旅游、居住、休闲的山城,请国内知名设计规划院,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精致、祥和的群众广场,古色古香的商业餐饮和好街,市民休闲静心的守静园、悠然赏景的木垒河慢道,徒步健身的咬牙沟,无不凸显木垒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以5A级景区的建设标准,描绘着山城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