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凝聚力量 战胜灾难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云南日报 张雯 参加讨论

    新闻回放
    8月3日16时30分,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距震中仅17公里的曲靖市会泽县震感强烈。地震共造成会泽县死亡12人、受伤378人,受灾150905人,涉及16个乡(镇、街道)、179个村委会、1197个村民小组,共24275户房屋受损,导致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群众财产不同程度受损、受灾。
    灾难突如其来 救援争分夺秒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曲靖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抗震救灾,以最高的效率抢救生命、救治伤员,以最快的速度抢修恢复基础设施,以最大的运力调集大批的救灾物资,以最优的服务妥善安置群众生活,以最强的措施恢复正常秩序,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反映快捷、指挥有力、工作有序、运转高效、成效显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灾情发生后,曲靖市立即启动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市委书记高劲松要求,要把抢救人员放在第一位,抓紧搜寻和伤员救治,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有力防范余震和各类次生灾害,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8月3日晚,市长范华平和副市长朱兴友即带领相关部门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各项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灾情就是命令。”会泽县消防大队接到调令后,立即启动地震救援预案,第一时间出动4台车辆23人携带生命探测仪、凿岩机、手动破拆器等设备赶赴受灾最严重的纸厂乡江边村委会开展救援。随后,曲靖消防支队、武警曲靖支队、会泽县、马龙县、麒麟区、富源县、沾益县人武部……一批批救援人员赶赴灾区,一车车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纸厂乡境内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但高山峡谷不能阻挡武警、消防官兵、民兵们行进的脚步。8月3日22时左右,消防大队、武警救援队伍、人武部民兵在道路受损严重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下步行10余公里到旱谷地展开搜救行动。
    余震、大雨、房屋随时倒塌,这些都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考验。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和民兵们奋不顾身跳进松软的土坑,合力抱出碗口粗的梁木,小心翼翼地搜寻着每一名被埋压者。在夜间湿热的条件下作业,很多战士的抢险救援服被汗水浸透了,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大家毫无怨言,帮助群众快速搬运从废墟中挖出的财产,救出被废墟掩埋的人员。
    战胜艰难险阻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要把抢救人员生命摆在第一位,争分夺秒营救被困群众。省、市有关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救灾工作,会泽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指挥部和抗震救灾工作小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要求各工作组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8月3日18时20分,接到省军区抗震救灾命令后,曲靖军分区司令员卢兴波迅速带领部队赶赴会泽县纸厂乡。震后72小时是最为珍贵的黄金救援时间,军分区部队始终把全力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为了给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战士们星夜兼程赴灾区。
    “救人、救人,赶快救人……”一路上官兵们默默念叨着这样的信念,不顾山高路陡,不惧余震威胁,在漆黑的高山峡谷间快速行进。卢兴波率领的第一批95名救援力量赶到纸厂乡后,发现通往江边村委会的道路狭窄,泥泞湿滑,且部分路段受损严重。在此关键时刻,指挥员毅然决定让大家扛着救援器材装备行进,官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稀泥中,冒着山石滑落的危险,终于在步行数十公里后,在20时到达目的地。他们连夜冒雨开展人员搜救,救出伤员20人,组织群众125人转移至安置点。
    此次地震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造成纸厂乡江边村区域内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导致该河段水位急剧上涨,致使江边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800余人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群众转移工作刻不容缓。
    5日,接到灾情通报后,已经两天两夜未眠的卢兴波当即组织115名官兵历时近3个小时,翻越海拔2800米的大梁子山,连夜为两个村组的灾民送去粮食、饮用水等救灾物资。
    “我们都饿了两天了,一看到你们,我就知道我们得救了。”刚领到大米和饮用水的李老汉拉着卢司令员的手激动地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牵动着大家的心。13集团军铁拳师铁骑团派出5台车17名官兵4日赶到灾区,搭建帐篷,运输物资,慰问灾民。解放军第44医院专家组成的野战医疗队驱车18小时,驰援灾区。成都军区疾控中心救助队6日上午赶到灾区,负责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不出现疫情。
    牢记党员使命 把群众安危放心上
    在灾害面前,纸厂乡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团结互助,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抗震救灾,让百里党建示范作用得到了彰显。面对灾情,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守抗震救灾一线,冲锋在抗灾一线,出现在抗灾一线,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和带领群众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他们始终让党旗在抗震救灾中高高飘扬。
    李立安,纸厂乡江边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地震来临时,他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发动群众自救,始终坚守,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本色,充分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一场战斗,在危急关头基层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就地组织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实施救援,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显示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志们,地震了,走,赶快去救援。”这是地震发生后,李立安喊出的第一句话。
    地震发生后,妻子熊荣会埋在房子下面,看不见,也听不到声音。李立安急忙喊来10多人帮忙,来不及看到妻子被救出,他又跑到隔壁抢救被掩埋的群众。从8月3日16时30分到8月5日18时30分,李立安休息不到3个小时,一直没见到妻子,没送妻子上救护车,没和重伤的妻子打电话。他顾不上家里受灾,没有来得及问一下家人的安危,作为村组干部,他第一时间带头冲向重灾区,投入抗震救灾,他克服困难,组织群众积极自救,恢复生产。受灾群众激动地向李立安竖起大拇指。李立安在5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组织转移灾民214人,安置灾民525人。
    地震同样也震不垮的还有纸厂乡人民的精神。在堰塞湖水位上涨过程中,江边村委会老房子村民小组村民崔荣清、肖太梅两口子的房子被水淹没,而此时肖太梅已怀孕9个月。在当地派出所的安排下,夫妻俩和女儿被送到了纸厂乡的灾民安置点,8月5日17时,肖太梅在纸厂乡卫生院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婴。崔荣清将孩子取名“崔震欣”。他说:“孩子在地震发生后出生,我就想到了震欣二字,欣代表着欣欣向荣,希望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地震震倒了我们的房子,但永远震不垮我们的精神。”
    灾难面前不低头 直面挑战加快重建
    地震发生后,大量居民临时安置在安全区域搭建的帐篷中。时令入秋,气温逐渐降低,临时安置帐篷在保暖御寒上无法满足过冬要求,过渡安置活动板房建设迫在眉睫。为此,曲靖市、会泽县住建局于8月7日启动了过渡安置工作,会同教育、卫生、各受灾乡镇统计核实了过渡安置的人数、所需安置房间数及面积等数据。目前,各乡镇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完成了搭建点的选址工作,各搭建点场地平整已全部完成,活动板房搭建有序开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及部署,曲靖市及时成立会泽灾后恢复重建前期工作领导小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重建选址、民居设计等前期工作同步快速推进。
    会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实行规划与各项评估同步,规划编制与民房、学校、医院恢复重建同步的“两同步”。曲靖市、会泽县将在15天内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曲靖市将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行优先上报、优先审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逐一核实梳理项目表,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按国家标准测算投资;加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力度,着力解决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管线改建、移民搬迁、大件运输以及施工用电、用水、通信等困难问题。
    恢复重建的选址工作稳步推进,曲靖市组织专家对会泽县纸厂乡各村村委会重建选址进行现场勘查。曲靖市将优先安排过渡安置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修复、农民生产与生活必需用地,适当调整农田布局。曲靖市住建部门则迅速启动了灾后民房重建户型设计,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3家设计单位结合民房特点,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进行方案设计。
    曲靖市住建局选派专家对受灾的13个乡镇房屋震损鉴定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及业务指导。经过房屋安全鉴定,对房屋破坏比较小,经维修加固后,能继续使用的,鼓励农户积极迅速开展自行维修加固工作;具有较大安全隐患或倒塌的房屋,先对农户进行安置,后拆除重建。民房重建工作遵循“科学选址与合理选址相结合,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异地搬迁集中重建和就近就便分散重建两种方式。住建部门已开展单体民房设计工作,设计充分考虑经济水平现状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性。设计在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设防等标准的同时,充分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及地方性建筑等特点。在民房重建施工方案设计、抗震设防等级、设防措施落实、材料选用和工程质量控制等环节专家们将给予充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努力把灾区重建为居住安全、环境优美的美丽新乡村。
    采访手记
    感动 敬佩
    鲁甸6.5级地震的发生,离震中较近的会泽纸厂乡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作为一名记者,我来到了灾区进行报道,虽然此时交通、电力、通信等都已恢复,但是仍能看到、感受到地震给群众带来的创伤。
    纸厂乡没有我想象中的乱,一切都井然有序。
    走进罗别古小学,学校的操场上搭满了救灾帐篷,一群孩子在帐篷前玩耍,而一群穿着红马褂的志愿者也在各个帐篷里忙碌。在这群志愿者中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童军,他来自2500多公里外的江苏,听说这里地震便来这里做起了志愿者,他们的精神让我敬佩。
    电力部门为了让大家用上电,做出了“搭建一顶帐篷就接一盏灯”的承诺,我也跟随电力工人对此进行了采访。吃过午饭,我们便驱车前往浑水塘村,由于前几天刚下过雨,山路很泥泞,车行走在上面好几次都打了滑,山路也很窄只能容一辆车通过。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到了浑水塘的岔沟村,下了车再顺着山路往山上爬了半个小时终于见到搭在山间的10顶帐篷,电力工人们已经把电线接好,而此时已近下午3点,他们却还连中午饭都没吃,问后得知,由于搭建帐篷的速度太快了,为了每天多接几盏帐篷灯,他们只能带上干粮和水借休息时吃一点,晚上九十点再回去吃晚饭。
    这次在地震灾区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和会泽县、马龙县人武部负责堰塞湖打捞的民兵们一起乘坐冲锋舟采访在堰塞湖中奋战的救援人员。以前只有几米宽的湖面现在变成了几十米宽,两岸边被淹的房子依稀还能看到屋顶,水里飘着木头、被子、衣服、鞋子等杂物,可见当时撤离时情况是多么的复杂,大家只能带上贵重物品、被迫离开家。由于地震,两岸的山体都有明显的滑坡迹象,本来郁郁葱葱的山就像被谁撕下了一块,整个场面深深地震撼着我。
    虽然房子倒了、家园毁了,但大家的精神还在。愿灾区人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早日重建家园,恢复往日生活的宁静、幸福。
    本报记者 张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