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回族语言文字的传统和生活常用语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回族在线 newdu 参加讨论

    回族由于历史多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时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使用中文文字。但这并不能说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回族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外来语的使用;二是独特含义的生活和宗教用语的使用;三是若干方言土语的使用。以上构成了回族语言的显著特色。回族内部使用的这些语言,历久不衰,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我们要要尊重它的存在。像尊重这个民族一样去尊重她的语言。回族内部语言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她的存大与宗教生活、生产、民俗等等密切相连。尊重她的内部语言的存在,也是尊重这个民族。
    回族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历史
    唐、宋时期,从波斯、阿拉伯等国来华贸易的穆斯林商人,他们生活在广州、泉州、扬州、杭州、长安等城市,把自己原来的波斯、阿拉伯语等语言自然而然地带到了中国。代岳珂在《程史》中写穆斯林“称谓聱牙”,刻的“异书”“如篆籀”,就是指讲的阿拉伯语,刻的阿拉伯文。《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自唐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诡服殊音,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联城,以长子孙。”由此可以肯定,当时来华贸易的穆斯林商人使用不是中文。
    元代,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大批的波斯、阿拉伯、中亚人也迁徙到中国来,且分布在全国城乡各地。其政治地位也比较高,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当时朝廷专门设立了“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监”这样一种学习研究回回语言文字的机构,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徐霆的《黑鞑事略》把当时元朝通行波斯文称作“回回字”。
    据《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元代遗留下的石碑载,上面刻有阿拉伯文字,说明当时阿拉伯文流行也很广。元代陶宗议在《南村辍耕录嘲回回》一节中,记载回回语言时说“阿剌,其语也”。通过上述文献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元代的开放政策,回回人不但讲阿拉伯语、波斯语,朝廷还为回族使用阿拉伯和波斯语言文字提供了有利条件。直到元末明初,虽然有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的上层回族人士,处于社交和仕进也学习汉语,但在整个回族内部主要还是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这一时期,在回族当中还出现了阿汉对照的各种公文、门牌等。明代在“四夷馆”和“会同馆”内专设“回回馆”。
    明朝后期至清王朝,朝廷对外实行封闭政策,对内特别是对回族实行了强制性的汉化政策,不准回族内部相互通婚,不准启用回回姓氏,回族语言自然也受到限制。如安徽巡抚鲁国华向皇帝告御状,说内地回民“异言异服”,请求取缔。清王朝还采取措施,强迫回族迁徙,分布成诸多小群体的回族大都生活在周围多是汉族的环境下。这样使回族的语言逐渐衰落,而因逼迫和处于日常交际需要学习汉语的越来越多。
    回民在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后,普及讲读阿文和波斯文的经典也遇到了困难,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从明中叶以后,有些回族学者立志经堂教育,招收学生,讲授经典,这一活动很快在全国回族聚居区得到推广和发展。回族的经堂教育,采用的是统一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授课时使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言并夹杂汉语发音,形成了具有回回民族特色的大量的专门语汇,回族俗称这种语汇为“经堂语”。由于经堂教育的兴起,回族习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拼写的阿拉伯字母叫“消经”(帮助消化本经),。历来波斯语典籍在经堂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大。这些波斯语典籍在引用《古兰经》或“圣训”原文时,往往夹杂一些阿拉伯文的宗教术语。回族人就在在这些波斯和阿拉伯文旁边注上小儿锦,还有的标在正文空页处。此外,还可以找到用小儿锦拼写的经堂学习笔记和词汇对照表。这些典籍、笔记、词汇对照表,多为手抄本。此后,又出现一些印刷本典籍,如《满俩》、《白亚尼》、《伟戛业》等,据当代回族学者冯增烈先生讲,也有全套的小锦翻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小儿锦也被广泛用于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汉文、记事、通信的工具。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回民起义》第三册,收有一帧说明文字为小儿锦的照片和一篇用小儿锦撰写的《纪事》。《秦难见闻记》中收有同治元年(1862)由西安城内递送到回民义军前哨阵地的小儿锦信件。西安50年代编印的《中阿双解谐韵字典》,是一部以汉语词汇为主、附有阿拉伯文原词并注上小儿锦汉语拼音的字典。凡此种种,都是回族语言文字普遍使用的证明。
    回族语言文字在近代生活中的运用
    在许多清真寺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石刻中,夹杂有大量的小儿锦。清代以来编印的宗教读物中,小儿锦更是屡见不鲜。西安有一部《克塔尼》,是清顺治年间一位阿訇撰写的,完全是小儿锦。1935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清真教条切实问题》,上面印汉文,下面是按字对照的小儿锦。1954年临夏印行一本《信仰问答》,上面印阿拉伯文,下面附有整段的小儿锦译文,编译者是东乡井口寺四师傅。在青海及甘肃临夏地区曾广为流传的《回语读本》,下面为讲解信仰和礼拜知识的汉文,上面为对应的小儿锦译文。在新疆地区回族阿訇中间,有整本用小儿锦书写的《素尔夫》。
    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当中还有不少用小儿锦编写的宗教读物。广大回族穆斯林每年到过节、过“尔埋力”都要听阿訇用经堂语讲“瓦尔兹”,这样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具有回回特色的语汇。近来在回族民间发现用小经文字写的账本、遗书、唱词,还有解放前地下工作者用小经作的工作笔记等,1955年8月,西安刘宗云阿訇参加陕甘回族赴东北参观团期间,用小儿锦写下一个多月的参观日记,成为记述新中国风貌的一部小儿锦作品。至今有些地方回族青年男女还用消经写情书。
    “小经”是回族特有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共有36个字母,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回族人称其为“消经”,也叫“小经”、“小儿经”,最后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回族把这种“小经”称为“小儿锦”除了回族外,小经文字还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是回、东乡、撒拉等族共同的书面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使用的是波斯和阿拉伯语言文字。小经文字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在一些汉文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偏僻地区。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此文字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古老文献在日益散失,抢救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小经的研究和保护。早在20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就开始此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在欧盟驻华代表处的资助下,南大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小经”课题研究小组又于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行程万余里,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小经”这一珍贵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回族的语言除此之外还有:回辉语:海南岛三亚市羊栏区回辉乡和回新乡的回民,民族内部仍保留着一种跟国内任何民族都不一样的语言,名为“回辉语”。
    康家语、河州话也是回族独有的语中,待日后详述~
    当今回族生活常用语
    经过回族在线各地诸多成员的努力,目前搜集和整理了一部分回族常用语,在此感谢各位会员的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是从回族书籍中摘抄,使其释义更为准确。在此也感谢这些关注民族文化的阿訇与学者和在线会员们,祈真主赐福于他们。回族常用语是很丰富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共同去搜集和整理和完善,祈求伟大的真主囊助我们实现这个愿望,啊米乃!
    A
    阿卜带子: 小净。如, 我得去水房做个阿卜带子
    阿卜杜:阿拉伯语(‘Abd)的音译,意为“奴隶”、“仆人”、“奴仆”
    阿卜杜拉:真主的奴仆
    阿丹:亚当
    阿德里:阿拉伯语(‘Adl)的音译,意为“正直”、“公道”、“正义”。
    阿格力:阿拉伯语(‘Aql)的音译,原意为“智慧”、“智力”。
    阿给白:阿拉伯语(Aqibah)的音译,意为“结局”、“后果”。
    阿给白:结局
    阿黑热提:阿拉伯语(Al — Akhirah)的音译,意为“后世”、“来世”。
    阿訇: 波斯语(ākhond)的音译,又译做“阿洪”、“阿衡”,意为教师,老师。如,回阿訇德高望重,很受大家的爱戴。
    阿兰:阿拉伯语(‘Alam)的音译,意为“世界”。回族人引申为“胸怀”、“气度”。如:我们的阿兰要宽呢。
    阿兰:世界(引申为胸怀,气度)
    阿里勒提:后世
    阿林(尔林):阿拉伯语(‘Alim)的音译,意为学者。
    阿米乃:阿拉伯语(Amin)的音译,又译做“阿敏”,意为“请主承领”,“求主恩准”。如,主啊,答应我们的请求吧
    阿目:阿拉伯语(Al —‘Amah)的音译,意为平民,老百姓
    阿热比:阿拉伯语(Al —‘Arbbiyah)的音译, “阿拉伯语”
    阿师格:阿拉伯语(‘Ashiq)的音译,原意为“爱人”、“爱慕者”
    阿舒拉:第十日
    阿斯玛:阿拉伯语(Ansmāa)和波斯语(’Asemān)的音译,意为“天空”
    阿斯曼: 天空,天。如, 阿斯曼上星星亮得很
    阿也提:阿拉伯语(Ayāt)的音译,又译做“阿耶蒂”、“阿亚特”,意为“节”或“段”,指《古兰经》各章中按经文内容、语句、音韵划分的基本单位。
    阿赞:呼唤礼拜的人
    阿扎:波斯语(Azhl)的音译,意为“期满”、“期限”。如:今天王阿訇的阿扎到了,下午三点归主了
    阿兹拉伊勒:阿拉伯语(‘Azrā’il)的音译,意为“死神”。
    艾布·哈尼法:阿拉伯语(Abū — hanifah)的音译,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派教法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回族穆斯林均属此教法学派
    艾哈卡姆:阿拉伯语(al — Ahkām)的音译,为“号空”(指教规教法)的复数词,意为“律例”
    艾哈迈德:阿拉伯语(Ahmad)的音译,是《古兰经》中所载先知穆罕默德的别名。也是回族穆斯林男性常用经名之一
    艾合德:阿拉伯语(Ahad)的音译,意为“独一”,是真主的美名和属性之一
    艾合里·逊奈:阿拉伯语(Ahl Al — sūnnah )的音译,意为“逊尼派人”
    艾玛乃提:阿拉伯语(Amānat )的音译,意为“忠诚”、“信任”。回族常把人生在世对社会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也称之为“艾玛乃提”。如给儿女们成家是父母的艾玛乃提
    艾米尔:阿拉伯语(Amīr )的音译,意为“领导者”、“官员”。如,他是我们的艾米尔,他将领导我们勤劳致富
    艾目热:阿拉伯语(Amr)的音译,意为“命令”,回族穆斯林引申为“口唤”。回族赋予此语特殊和普遍两种含义:①指筛赫的口唤。如:您老人家的艾目热到我上,我就遵命努力照办。②指常人之间的相互委任。如:今天大会主持者的艾目热到我上,我给大家讲上几句。
    艾斯里(也称“勿斯里”):动水,埋葬前的沐浴——亡人大净
    艾苏力:阿拉伯语(Asl)的音译,意为“根源”、“血统”
    艾尤布:阿拉伯语(Ayyūb)的音译,是《古兰经》中记载的伊斯兰教先知之一。艾尤布也是回族穆斯林男性常用经名之一,昵称尤布
    艾哲理:阿拉伯语(Ajel)的音译,原意为“到期”、“寿限”,如:他的艾哲理到了。不过一般回族穆斯林在表述这一意思时,多使用“口唤”一词,如:他的口唤到了 安拉:阿拉伯语(Allāh)的音译,又称做“安拉乎”,意为“真主”。是回族穆斯林对所信仰的“真主”的阿拉伯语称谓。回族谚语:万物在,安拉在
    安拉洪麦算力:阿拉伯语(Allahhumassali)的音译,意为“主啊,你祝福吧”。回族穆斯林每逢伸开双手作“杜哇”后,就口诵此句,并以双手抹脸结束“杜哇” 。
    安拉:真主
    安拉乎:真主
    安拉乎艾克拜热:阿拉伯语(Allāh’Akbar)的音译,意为“真主最伟大”。回族穆斯林在礼拜入拜及其他宗教生活中或日常生活中遇到高兴喜庆之事时的念词
    安拉至知:回族穆斯林经堂语。阿拉伯语(Allāh — A‘lam)的意译,意为“安拉最知道”。回族穆斯林用于表示自身诚信和谦虚的口头禅。如,甲对乙如果产生了不信任,乙为了表白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真实,一般便会说:“安拉至知。”又如,回族穆斯林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或难解之谜也会说“安拉至知”
    B
    巴巴:波斯语(Bābā)的音译,原意为“父亲”、“长者”,后引申为对回族穆斯林先贤的尊称。
    巴推里:阿拉伯语(Bātil)的音译,意为“虚假的”、“无理的”、“无效的”。如:现在买卖场上巴推里大得很,我们做为穆斯林,要远离巴推里之事。
    巴推尼:阿拉伯语(Bātin)的音译,意为“内心的”、“本质的”。回族穆斯林认为,外表与内在相比、外功与内功相比,内在的东西更为重要,如:这件事外表看起来不太好,但巴推尼是好的
    把把:回族穆斯林群众中自称为得道者。回族穆斯林把用吹、念、按摩或其他独特的方式给人看病(多为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人,也称做“把把子”
    白黒里:阿拉伯语(Bakhīl)的音译(注:回民受方言影响,“白”念biǎ音),意为“吝啬鬼”。如:白黑里的人不能进天堂
    白嘿力:吝啬
    白拉提:阿拉伯语(Barā’ah)的音译,又译做“白拉特”,原意为“清白无辜”、“赦免无罪”。相传,穆罕默德在公元620年伊斯兰教历的8月15日夜晚,独自前往麦地那的白格尔(今麦地那圣寺东南侧)墓地作求祈,事后对圣门弟子们说,这一夜真主降临到距离世间最近的天体,并晓谕:凡穆斯林在这一夜诚意悔罪、祈福,都可以得到主的赦免和允准。又说,这一夜是天使更换记录每个人善恶行为的文卷并祈求真主赦免罪责的夜晚,是忏悔之夜。回族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8月的前半个月,要请阿訇和满拉到家中念讨白,主动多做礼拜,以求得真主赦免自己全年的“罪过”,俗称“转白拉提”。这一个月被称做“白拉提月”,伊斯兰教历每年8月15日夜又被称做“白拉提夜”或“赦免之夜”,苏非派回族穆斯林又叫做“念夜”
    白勒可台:吉庆、喜庆
    白俩:阿拉伯语(Balā’)的音译,意为“灾难”、“祸患”,回族穆斯林通常用以指灾难。如:浪费粮食要遭白俩呢。
    白俩尔:阿拉伯语(Balāghah)的音译,意为“雄辩”,后专指阿拉伯语修辞学。如:不念白俩尔的阿林,《古兰经》中的奥妙就理解不了
    摆嫁妆:回族婚俗。即用于婚礼上的说唱,又叫“表针线”、“说针线”。摆嫁妆一般在婚礼当天进行,新郎新娘按回族习俗举行过婚礼后,新娘要将陪嫁的嫁妆及亲手做的针线活(鞋、帽、袜、被套、枕套等)摆放在院子当中,让大家观赏、评品。这时,娘家专门请来的摆针线的人(男性、女性都有,男性一般叫“说家子”或“唱家子”,女性一般叫“巧姐儿”),便开始用顺口溜的形式给大家摆嫁妆,内容多为夸赞女方娘家大方,新娘心灵手巧等。摆嫁妆词一般幽默风趣,以增添喜庆的气氛。如一段80年代中期的摆嫁妆词这样说道:铜锤子、铁剪子,亲家奶奶的脚片子;黄的是金,白的是银,亲亲热热一家人;又娶媳妇又得财,又得袜子又得鞋(念“亥”音);大立柜是顶天的,梳妆台是镶边的;一边搁的是电视机,一边挂的是呢子衣;丫头高兴小伙子喜,你亲我热到一起
    拜节:回族节日习俗。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民把在开斋节或古尔邦节期间的走亲访友,称做“拜节”,以示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逢年过节的“拜年”区别开来。拜节除亲友互相拜访之外,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女儿们都要带上礼品看望岳父、岳母。拜节讲究赶早,否则被认为是心不诚。回族俗话说:“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
    拜提:阿拉伯语(Bayt)的音译,回族穆斯林常说的“拜提”有两个含义:①指“房子”、“家”、“住宅”。如:这是谁的拜提?②指诗歌的一句。如:这句拜提含意深刻
    拜同拉西:阿拉伯语(Baytullah)的音译,回族穆斯林译为“天房”
    班代:忠实的信徒
    搬阿訇:回族宗教礼仪习俗。即清真寺聘迎开学阿訇的仪式。由于清真寺的阿訇多为聘任制,任期届满后,若不再续聘,则称为“散学”,若另聘新阿訇,则须由本坊穆斯林们同意,并派人携带礼品前往邀聘。应聘后全坊穆斯林择日迎接,迎接日举行专门仪式,在清真寺内诵经讲瓦尔兹、设宴,以示庆贺。这种迎接的仪式就叫“搬阿訇”
    板桥道堂:中国伊斯兰教苏非派哲赫忍耶门宦道堂之一,始建于1943年。因以宁夏金积堡板桥(地名,在今吴忠市西南5里处)为传教基地,故名
    邦布达:波斯语(Bāmdād)的音译,又译做“邦答”,意为“晨礼”。伊斯兰教每日五时的第一次礼拜的名称,即天晓后,日出前的礼拜。邦布达共四拜:两拜圣行,两拜主命
    邦家:宁夏回族日常生活用语,即“已经”、“大约”等意思。如:他早上起身走的,现在是下午四点钟了,邦家快到了
    邦克:波斯语(Bānk)的音译,意为“召唤”、“提醒”,又译做“班克”,即唤礼。穆斯林每日五时礼拜前都必须念邦克,以召唤人们礼拜。其辞主要以赞词和唤礼词为主,内容大意是:真主至大!真主至大!我作证:万物非主,惟有真主。我作证:穆罕默德,真主的使者。快来礼拜吧,快来走获救之路吧!
    邦克楼:清真寺配套建筑。即立于清真寺礼拜大殿前两侧的塔形建筑。高于清真寺,是清真寺用以召唤穆斯林们礼拜的处所
    包油香:回族习俗。回族每逢过节或过乜帖,都要炸油香(油饼),并将熟肉削成薄片,放在油香上,也叫“包份子”,分送清真寺驻寺人员及左邻右舍。回族民间有“马奶奶的油香-大份儿”的歇后语
    保爹保妈:回族旧时生育习俗。一些缺孩子(或只缺男孩或只缺女孩)的人家,在孩子出生满月后,要在近邻中找一家家风较好,子女健康的人家,请其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当“保爹”、“保妈”,以期盼自己的孩子也能健康成长。而被保的男孩便被称作“保乎”,女孩便被称作“保姐”
    报应日:阿拉伯语(Yawmmadīn)的意译,又译做“末日”、“清算日”。即真主对人们所做所为的最终审判和总清算之日。伊斯兰教认为,现实世界是有始有终的,当世界末日来临之时,真主将令所有的死者复活,接受清算。真主根据天仙所记录的每个人生前行为的功过簿对每个人逐一审问,受审者将通过一座架设在火狱之上的细如发丝、利如刀刃的“绥拉提”桥。生前行善者将顺利通过此桥并进入天园,作恶者将堕入火狱
    本等:回族日常生活用语。“本”念四声。即“本事”、“能力”之意。如:你有什么本等,还想当师傅?
    比达尔提:阿拉伯语(Bid‘ah)的音译,意为“异端”、“邪说”。即不合正宗,节外生枝,标新立异的意思,多指在宗教教律上背离了圣人的主张或违背了正统派的教法
    比斯敏俩:阿拉伯语(Bismillāhi)的音译,回族穆斯林常念做“比斯敏俩希”,意为“以主的名义”、“奉主之命”。回族穆斯林一般在宰牲、吃饭、喝水、接受馈赠等行为之前都要默念此语。如:艾合麦德口诵比斯敏俩,向贫困山区捐了款
    便宜:宁夏回族日常生活用语。“便”(biǎn)念三声,即“便利”的意思。如:你就不要回了,在我家吃饭吧,饭菜都便宜着呢。又有“准备好了”的意思,如问:你准备得怎样了?答:便宜了
    别麻热:波斯语(Beemāree)的音译,意为“病”、“疾病”。回族民间称呼疾病多喜欢用此语,如:你的别麻热好了没有?
    别玛尔:病症。如,你有别玛尔啊?
    宾甩:环指
    拨排:回族穆斯林经堂语。意思同“定然”。回族穆斯林认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真主安排和引导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这场灾难是真主的拨排
    波来盖:回族日常生活用语。即膑骨,俗称膝盖
    波赛:波斯语(Booseedan)的音译,意为“接吻”、“亲吻”。回族穆斯林群众对一般圣物都要亲吻一下,如翻开一册经,要首先亲吻然后再诵读,称为做“波赛”。如:他把《古兰经》给我让我念,我只做了波赛,便又还给了他,因为我不会念。
    波斯体:阿拉伯文书法体之一。这种书体是伊斯兰教传到波斯地区后,波斯地区的人们在书写经文时既遵循了“库法体”的风格,又喜欢延伸拖长的笔法,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这种字体体态娇美,流畅自然,被称为波斯体
    伯热克特:阿拉伯语(Barkah)的音译,意为“吉庆”。回族谚语。客人走进家门,伯热克特同来
    C
    踩生:回族生育习俗。又叫做“踹生”,回族民间认为,婴儿出生后,谁先第一个进入产房,婴儿的性情、气质就像谁。故婴儿出生后,除医生外,一般人不得入内。若是男婴,则在家人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有作为的人第一个踏进产房;若是女婴,则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一习俗被称做“踩生”
    参机密:回族日常生活用语。即“参悟”、“思考”等意思。如:真主创造了万事万物,我们应该认真参机密
    参悟:回族伊斯兰教认主学术语。原意指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达到真知,后专指穆斯林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推究以证实真主的存在。
    仓:宁夏回族日常生活用语。仓念三声,特指“作客”、“走亲戚”。如:你农闲的时候,到我家仓仓。两个仓连在一起说时,第一个念三声,第二个念轻声
    抄花子:宁夏回族日常生活用语。特指乞丐,又引申为不会过光阴,侈奢浪费,无所做为之意。回族谚语:抄花子搁不住隔夜食(即不善积攒,存不住东西之意)
    朝罕志: 去麦加天房朝觐
    朝觐: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阿拉伯语(AL-Hajj)的意译。穆斯林一般称为“朝罕志”,把完成朝觐功课的人称为“哈吉”或“哈志”。
    朝向:阿拉伯语(AL-Giblah,音“给布莱”)的意译,即伊斯兰教法规定的穆斯林礼拜时所面对的方向。亦称做“正向”,即礼拜的正确方向。
    扯磨:回族日常生活。即聊天,闲谈。如:他们两人几年没见了,今天扯起磨来没完没了
    扯心:回族日常生活用语。即牵挂。如:儿女外出,父母扯心着呢
    彻哈热闪白:波斯语(Chahār-shanbe)的音译,又译做“彻勒闪白”,即“星期三”
    彻里:回族日常生活用语。即经常,如:他自从干上推销员的工作,彻里出差在外
    逞精:回族日常生活用语。即逞能。如:这娃子逞精说要当演员呢
    冲头:女性穆斯林做大净
    冲洗:男性穆斯林做大净
    抽子:即用麻或布织成的袋子。如用来装面的叫面抽子,用来装米的叫米抽子,用来装干粮的叫干粮抽子等。有的地方把衣兜也称做抽子
    出色俩目:回族礼拜用语。礼拜结束后,全体穆斯林口诵“色俩目”并将头先转向右念一遍“色俩目”,然后再转向左念一遍“色俩目”。这种仪式就叫做“出色俩目”
    穿布:阿拉伯语(kafan音“卡凡”)的意译,即“寿衣”、“殓衣”。回族穆斯林有时又直接用阿语称为“卡凡”。穿布是每个穆斯林入葬时的裹尸布,为纯棉白布,不含任何化学纤维成分。男性三件:大卧单(大殓)、小卧单(小殓)、坎肩。女性除此三件外,再加缠腰布和盖头。穿布是每个穆斯林较为重视的丧葬必备品,回族穆斯林到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时,一般都要自带和帮亲朋好友带一些穿布,用那里的“渗渗泉”水清洗“沾吉”,以备无常后穿用
    穿卡凡:回族丧葬习俗。即亡人去世后,要按宗教礼仪为其做大净(着水),再按程序用卡凡布包裹亡人的躯体
    穿衣挂幛:回族宗教礼仪习俗。即满拉毕业典礼仪式。清真寺满拉学完了规定的教材,并具备了独立宣教和主持教务的能力,品学兼优者,经过考核,达到了胜任阿訇的学历,即可毕业,表示他已经取得了阿訇的资格,从此后可以被各清真寺聘请开学。毕业时,本坊教民们给他做一件绿色长袍穿上,并给他戴上阿拉伯式缠头巾,肩上搭上被面子,邻近的寺坊也送来贺幛等以示祝贺,俗称“穿衣挂幛”
    传月:回族穆斯林斋月用语。即看见新月后相互传达已见月的消息,以确定封斋、开斋的时辰
    慈悯:阿拉伯语(Rahmān)的意译。即“怜悯”、“慈恩”之意。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万物,赋予人们才智,是普慈特慈的。人类的所有的幸福,都是真主慈悯的结果。慈悯是真主的99个美名之一,也是人类对真主的感激和赞颂。如:真主慈悯的,你考上了大学,有了出息。回族谚语:真主慈悯人,胜过慈母疼爱儿女。又:真主寓恩典于慈悯我时
    辞朝:阿拉伯语(Hajjal-widā‘音“罕吉里·维达尔”)的意译,即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率领穆斯林进行的最后一次朝觐,这次朝觐也是穆罕默德生前的最后一次朝觐,这次朝觐也是穆罕默德生前的最后一次朝觐,故被称为“辞朝”,也叫作“告别的朝觐”。此次朝觐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神圣的意义,因为穆罕默德在这次朝觐中所履行的一系列仪式,成为以后穆斯林朝觐必须遵循的范例
    辞学:回族穆斯林经堂语。即清真寺阿訇任期届满后,借开斋节或古尔邦节举行节日会礼之时,向本坊的高目将自己在主持清真寺教务期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之后当众宣布辞职。这一仪式,叫辞学
    D
    搭 救: 拯救
    达旦 :愿意嫁(婚礼上女方的用语)
    达乌德:大卫
    打 算: 问罪
    打梆子: 代行呼唤礼拜
    代斯塔勒:缠头巾。如, 小满拉礼拜时也头缠代斯塔勒
    道 堂: 苏非派传教地
    迪克尔:赞颂,迪克尔赞词主要包括清真言、作证词、太思比哈
    底格勒:晡礼。如, 到底格里时间紧转着天黑了
    吊 罐: 淋浴器
    定 夺: 决定
    定 然: 真主安排得好
    读阿依:祈祷词
    堵啊: 祈祷。如, 请马阿訇给我们做个好堵啊
    堵闪白:星期一。如: 今天是堵闪白。
    杜失蛮:敌人,仇人。如, 这个杜失蛮迟早不得好报
    杜世蛮:仇家
    顿亚: 今世。如, 人活在顿亚上要多行善事
    多斯达尼:朋友们
    朵斯提:同信仰的人,朋友(波斯语)
    朵孜海:火狱。如, 他那种大坏蛋死后必进朵孜海
    E
    尔白:诽谤
    尔德: 会礼。如, 我们一块儿去做个尔德
    尔德艾祖哈:小开斋
    尔德菲图尔:大开斋
    尔嘎布:天诛
    尔林: 学识。如, 马阿訇的尔林高得很
    尔马麦:缠头巾(波斯语)
    尔麦里: 功修和善行。如, 他打算在六月二十八日过尔麦里
    尔撒:耶酥
    尔匝布:惩戒
    F
    发热西:波斯语
    发祖:灵感
    法谛海哈:首章
    法依代:利益
    法则里:真主的命令
    G
    盖毕尔图:愿意娶。如, 婚礼上男方的用语
    盖得勒:前订,定夺,高贵
    盖尔得夜:莱买丹夜月的某一个夕夜
    高目:清真寺辖区的教民
    格迪目:古老,遵守
    给卜耒:朝向,指克尔白方向
    给亚麦提: 后世。如, 我们到给亚麦提再算账
    拱北:清真寺的圆形拱顶
    古尔邦:牺牲、献身
    古若阿尼: 古兰经。如, 王阿訇精通古若阿尼
    古瓦希: 媒人。如, 今天古瓦希来给我介绍对象了
    郭什:肉(回族用来专指牛羊肉)
    H
    哈必卜:知心人
    哈德斯:穆圣言行录
    哈吉:完成朝觐者
    哈拉目:非法的。如, 饮酒是哈拉目
    哈俩里:合法的。如, 这个店里出售的清真食品是哈俩里
    哈苏:特殊
    哈知: 完成朝觐者。如, 马哈知回来了
    海地叶:礼物
    海里凡(fai):清真寺的学员
    海推布:宣讲师(囊教)
    汗干:许诺
    好祸:夏娃
    合推布:演讲者(专指在主麻日和尔德节念呼图白的人)
    赫特乃:割礼
    痕子尔:猪
    恨甩:中指
    侯都斯:新兴
    候坤:戒律。如, 要记住《古兰经》上的候坤
    呼图白:演讲。如, 古尔邦节那天阿訇做的呼图白太好了
    胡达: 真主(波斯语)。如, 胡达呀!请你主持公道!
    胡夫滩: 宵礼。如, 我胡夫滩下来才吃饭
    虎士努提:喜欢,满意(波斯语)
    户力尔:(女提)离婚,休夫
    回回历:教历,也称希吉来历,为太阴历,每年约354天。如,今年是回回历1424年
    J
    吉哈德:为主道而奋斗(圣战)
    加玛勒:俊美
    教坊:清真寺
    教门:口语意思就是教门紧,能够恪守教规和道德规范
    K
    卡宾:聘礼(波斯语)
    卡菲勒(赫塔益):异教徒
    克尔白:天房。如, 面向克尔白跪下
    克凡:裹尸布
    克玛里:完美,完善
    克塔布:经典
    口 到: 吃
    口 唤:同意、认可
    口到:尝
    苦那哈:受罪,罪过
    L
    拉苏尔:真主的使者
    老人家:传播伊斯兰教的人
    耒依扎:黑夜
    里巴:高利贷、利息
    鲁哈:灵魂 。如, 人无常后鲁哈依然存在
    M
    玛沙安拉:好极了。如, 见到你真开心,玛沙安拉
    埋体:遗体
    买克鲁海:令人厌恶的行为
    买斯来:信仰问题
    麦海勒:聘礼(阿拉伯语)
    麦斯吉德:清真寺
    麦扎:坟墓。如, 到一位亲戚的麦扎那里游坟
    麦扎孜:谎言
    满拉:学员
    没水:没有大净
    米尔拉吉:登宵,阶梯
    米合拉布:大殿墙壁正中的一个拱形小凹壁窑
    敏拜尔:大殿的讲台
    木纳非格:伪君子,两面派
    木什雷开:异己分子
    穆安津:宣理师(鸣都,宣礼员)
    穆巴拉克:吉祥的,幸福的
    穆巴里克:祝贺
    穆夫提:掌理教法者
    穆萨:摩西
    穆散白罕:食指
    穆斯林: 服从真主的人。如, 作为穆斯林要经常洗大净
    穆扎威尔:邻居、寺役
    N
    那勒:火狱
    乃夫利:副拜功
    乃玛子: 礼拜(波斯语)。如, 去清真寺做乃麻孜
    乃绥布:运气,福分。如, 这是你的乃碎布
    乃随哈:诚实的忏悔
    乃子热:诺言
    尼尔买提: 食物。如, 不要浪费尼尔买提
    尼卡哈: 婚姻。如, 现在举行尼卡哈仪式
    念知感:感谢真主
    乜贴:施舍。如, 我给一个穷汉散了五元钱乜贴
    P
    盼闪白:星期四。如,七爷在这个盼闪白要把女儿嫁出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