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南宁的天空这么蓝。”2014年11月28日,从北京前来广西考察服务的30多位院士专家们,对邕城的蓝天发出由衷的赞叹。 12月28日,经历了两天的阴雨天,邕城再现阳光与晴空。市民张女士搬出家里的被子,乐呵呵地晒到小区院子里。而她的女儿,把在青秀山踏青的美景晒到了微信圈。 南宁是个小盆地,入冬以后,常常可见阴霾天气。可这个冬天,阳光、蓝天却不鲜见。 2014年10月26日,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0天,提前66天达到自治区考核标准;一个月后的11月26日,优良天数达到274天,比2013年提前36天达到全年优良率75%的目标。全市境内主要流域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能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年末,各路统计数字显示,南宁市环境保护工作令人满意。 几个“率先”领跑全区 2014年,南宁市有个特殊的活动,那就是迎接第45届体操世锦赛。但这仅仅是该市狠抓城市环境质量的一个契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南宁市委、政府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该市在进入新时代时发展之路的新选择。 以服务“两会一节一赛”环境质量保障为中心,南宁市环保部门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整治大气质量被排在了首位。 ——整治烟囱力度史上超强 2014年,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禁售区,禁止在划定区域内使用、销售高污染燃料。全市共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各类锅炉(窑炉)634台,对广西完成淘汰800台燃煤锅炉年度任务的贡献率为79.3%,拆除各类烟囱907座。这样的整治力度在全区前所未有,在全国环保工作史上也少有。通过整治,减少了影响城市形象的各类烟囱,推动了清洁能源的使用,为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率先实施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 世锦赛期间,市环保局牵头组织了建委、工信委、气象局、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召开空气质量会商会。同时,每天组织5个巡查组进行巡查。在世锦赛后半期,受外来污染物影响,南宁市区出现轻度污染。市环保局请求自治区环保厅协调周边城市对大气污染源重点企业采取限产措施,积极促成与周边地市实施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这是广西第一次真正实施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为今后跨区域大气防控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率先淘汰黄标车、老旧车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大气污染源的一个重要来源。截至2014年12月29日,南宁市领取机动车环保标志车辆近70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82%;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6万辆,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给南宁市淘汰2.2293万辆的任务。 此前,南宁市需要申领环保标志的车辆有85万辆。为了让市民顺利领到环保标志,有关单位用4个月的时间使该市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提高到80%。 目前,南宁市已建成联网实时监控的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站点30个、环保检测站14家、工况法环保检测线45条,年检能力超50万辆汽车;对近900辆客车、公交车进行尾气抽查检测,处罚尾气超标公交车、客车21辆。 摘取国家“示范”金牌 2014年10月,南宁市以节能减排良好的基础,富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的其他城市提供示范带动效应等条件,成为广西第一个、国家第三批12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之一。 “别小看这个牌子,它的意义在于,南宁市未来3年将获得国家15亿元财政补贴资金,这将撬动454亿元的90个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对南宁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曾随市领导一起进京答辩、最终拿回这块奖牌的市环保局负责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节能减排,成为2014年广西难啃的硬骨头,而首府南宁首当其冲。 但南宁市迎难而上。 市长先后4次主持召开环保委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分管副市长多次召开协调会,市环保局牵头负责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通过会同市“两重两问”办督促加快污水管网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厂建设,加强水泥、电力行业脱硝设施运行管理,出台大型水泥企业脱硝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推进完成31个农整污水项目和159个畜禽减排项目,开展机动车减排和污染减排百日攻坚战等措施,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为鼓励大型水泥企业提前执行2015年开始实施的水泥行业排放标准,南宁市在华南地区率先出台了脱硝运行财政补贴政策,预计将发放补贴1000多万元。 南宁市财政还出资268万元,在全区率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目前《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4-2016)》《南宁市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2-2025)》已完成编制。 2014年4月,南宁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签署了《环境与气象合作备忘录》,在广西率先建设了环境数据与气象数据共享资源平台,实现了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与气象数据无缝对接,建立极端气象条件下应对重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提升环保、气象部门快速有效联合防控应对重污染天气和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环保助力“生态乡村” 上林县环保局局长韦雄文说起自己现在的团队,喜上眉梢:“以前我们整个局只有1辆车,出去检查、执法都要轮流安排,监察大队只有5个人,管100多家企业。现在县委政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车给车,2014年一次性给了11名编制、3辆车、一栋15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 环保工作能力的提升,是环境质量提高的保障。 2014年,南宁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市环保系统共投入各项能力建设资金1836.47万元,新增编制28名,县区新增招聘人员20名,新增车辆编制5个,已开工建设县级环境业务用房4个(宾阳、武鸣、上林、横县),竣工2个(宾阳、武鸣)。新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空气自动监测站各一个,改造空气自动监测车一辆,达标验收环保监测市级、县级站一个,试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等。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环保局实行环保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审批地点“三集中”。同时,新增审批豁免项目19项,下放项目环评审批权5类,并授权进驻审批大厅的审批办主任直接行使审批权,使环保审批再次提速。目前,南宁市市本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竣工环保验收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比国家法定审批时限提速80%以上,在广西14个市中审批时间最短。 没有美丽乡村,同样没有美丽南宁。 2014年,南宁市把开展“美丽南宁·清洁水源”活动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抓手。截至2014年11月,出动74万多人次清洁乡村水体,清理小溪(河)流、沟渠、池塘、湖库5.6064万处,清理畜禽废弃物、水体垃圾等7.0916万吨,清理水源地周边村庄内畜禽粪堆2.8484万处,统一规划建设畜禽养殖场、小区628个,完成养殖场(小区)粪污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1655座。同时,建成示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93套,关闭乡村污染严重小企业380个,清理、取缔影响水源地各类污染源、排污口1211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