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茂旗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10年以来,该旗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达茂旗地处祖国北疆,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该旗坚持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统领全旗工作,每年召开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民族工作,定期召开旗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抓民族团结就是抓生产力”,已成为全旗的共识。 达茂旗把发展地区经济放在抓好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期间,累计整合各类兴边富民资金14亿元,实施项目63个,切实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依托“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这一国家级品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今年截至7月底,全旗旅游营业收入达5.9亿元,同比增长53%。同时,实施百灵庙镇精品城镇建设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特色”城镇,各族居民居住有了房屋,散步有了公园,健身有了场所。特别是针对禁牧牧民新建了移民小区,彻底解决了牧民进城居住的问题。 达茂旗把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全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建成九年一贯制蒙古族学校1所、民族幼儿园2所,形成了从幼儿到初中阶段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族学校开设搏克、射箭、舞蹈等民族艺术特长班,实行牧民子女教育补贴。上高中和大学的孩子,能享受到1000—6000元数额不等的补贴。针对少数民族创业人员,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和小额贷款支持,几年来,180多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就业,其中少数民族占22%。鼓励牧民参与文化旅游产业,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现牧民稳定致富。健全完善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专门出台面向禁牧牧民的优惠政策,财政出资将其全部纳入合作医疗,对60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生活补助,对人均草场补贴不足的补足5000元,对进城购房的每户补贴2—3万元。大力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重点加强蒙医蒙药事业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就医条件。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落实文化惠民项目,实施草原书屋、数字文化进蒙古包等建设工程,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在牧区苏木镇党政正职中至少配备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并适当提高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例。目前,全旗少数民族干部1263人,占干部总数的34.4%。重点培育壮大乌兰牧骑队伍,使其真正成为文艺创作和文艺表演排头兵。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编排演出了大型民族音·舞·诗剧《草原祭礼》,制作完成纪录片《秘境寻踪》,拍摄上映了电影《百灵庙的枪声》《草原英雄小姐妹》,优秀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传承。(记者格日勒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