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红河县梯田旅游日益升温,国内外游客数量、旅游总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幅。然而,在美丽风景的背后,红河县又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老区、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话题 如何在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中,找到结合点?红河县坚持以政府主导,力争通过全境式旅游开发,实施全域性扶贫带动,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造血功能”,以旅游带扶贫,以扶贫促旅游,让世界遗产的“金字招牌”发挥最大效应,着力破解“美丽的贫困”。 旅游+扶贫 突破发展格局 八月的撒玛坝梯田绿意盎然,草木葱茏。眼看着两层楼的客栈里,八方游客络绎不绝,红河县宝华乡宝华村的普成芬心头乐开了花,“今年春节游客爆满,客栈的10个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出去,前后差不多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客人来了又走,留下一张张如梦似幻的梯田照片,普成芬请人挂到网上,客源一下拓展到了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从以前靠打零工,种二亩包谷、谷子年收入不足3000元,到现在乡村游的带头人,普成芬的变化是红河县扶贫攻坚的生动样本。 一直以来,作为稀缺的文化遗产资源,哈尼梯田以独特的梯田风光、高山云海、哈尼村寨、稻作农耕文化蜚声海内外。随着哈尼梯田申遗成功,红河县文化旅游价值凸显,旅游日益升温。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5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旅游总收入1.68亿元,旅游发展后劲十足。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金字招牌”背后,红河县依然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县34万人口中,还有99542人属于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33.15%,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红河县的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扶贫工作是我们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小康工程,全县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县委书记张智俊表示。 变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2014年以来,红河县按照“两增两减一保护”要求,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县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旅游开发、脱贫致富、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齐头并进,力争通过全境式旅游开发,实施全域性扶贫带动,从发展滞后到后发赶超,实现与全省、全州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涛介绍,旅游扶贫是旅游功能的新拓展,具有目标明确、项目清晰、脱贫见效快、受益面广、受益期长的特点,“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培育成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主导产业,让群众分享旅游开发和梯田保护的红利,让世界遗产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交通+产业 夯实发展基础 今年五一小长假,红河县成功举办第三届“撒玛坝杯”自行车环梯田耐力赛暨哈尼磨秋文化旅游节,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共接待游客9200人次,同比增长74%;旅游收入644.76万元,同比增长89%。“原本限定400个名额,没想到报名的有800多,为保证人员安全,不得不一再提高参赛资格。”一边是旅游火爆的景象,一边是交通瓶颈的制约,“冷热交替”让县旅游局局长张永贵扼腕叹息。 发展旅游让山区群众尝到了甜头,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交通就是其中的一大短板。2011年底以前,红河县还没有弹石路,之后才通了二级公路,但目前境内依然没有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为此,该县制定了“先环线,后片区,三辐射”的建设方案,一条环线即以县城迤萨镇—乐育乡—宝华乡—甲寅乡为主的核心旅游环线,两个片区即以哈尼多声部发源地阿扎河普春为核心的东部歌舞之乡和以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大羊街为核心的西部奕车秘境,“通过一条环线和两个片区建设,已经基本能够辐射到全县13个乡镇。”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红河县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用扶贫的实际行动检验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成效。整合美丽家园、环境整治、生态搬迁等项目,引导农民直接参与旅游产业。通过深化“1+1包1”帮带工程和“1+7+15”网络联户贫困群众工作体系,对全县71个贫困村选派了第一书记,使挂钩联系帮扶贫困户工作实现全覆盖。 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支撑是关键。为提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红河县委、县政府按照气候海拔特点,实施“三条产业带”布局:在海拔1000米以下推进热区产业带建设。主要发展水果和蔬菜种植,争取用1到2年的时间,率先实现热区脱贫;在海拔1000-1800米之间的中半山区,打造旅游产业带。以现有的旅游环线为串联,打造撒玛坝哈尼梯田5A级景区。同时以旅游为纽带,引导群众发展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业、生物药材加工业、特色产品零售业、民俗文化体验业等文化旅游商业;在海拔1800-2700米之间的高寒山区,充分发挥森林生态优势,依托“云药之乡”品牌,建设生物药业产业带,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生物药业,推广葛根、三七、丹参、金线莲等生物药材种植,实现高海拔地区贫困群众脱贫。 保护+创新 丰富发展内涵 一批又一批旅行者背起行囊走进梯田,他们把梦留在红河,也把爱留在红河。森林、梯田、村寨、水系构成了哈尼梯田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与千百年来在此生生不息的哈尼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依靠对生态文明和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潜心挖掘,红河县提出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海拔1900米以上的荒山进行植树造林,并扩大水源林规模,提高梯田水资源安全度,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旱地实施退耕还林,通过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和保护。2014年度,结合产业发展和农户意愿实施以辣木和芒果为主的退耕还林面积8518亩,完成任务的85.18%。新增农林产业面积18.34万亩,实现农民人均拥有农林产业面积5.46亩。抓好红河谷热区林果业种植,发展连片1000亩以上的规模化热区水果种植区域11片,使荒山绿化,热区开发一体同步推进,同时,抓好城乡造林绿化、道路绿化、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 走进我省首家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小时候跟着奶奶学唱歌,平时只能跟着影碟模仿舞蹈动作。现在在这里,我们可以系统学习哈尼古歌。”15岁的李四英来自哈尼多声部发源地——阿扎河乡,自小喜欢民族歌舞的她通过面试,成为首批学生,享受“三免一保”的助学政策。 哈尼族的农耕文化、传统习俗、音乐舞蹈被视为梯田的灵魂,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外部影响,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断裂的威胁。“以职业教育方式激活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红河的一小步,走出了改革创新的一大步。”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双璧合一;扶贫攻坚、保护传承,力求双赢。旅游扶贫,红河县刚刚起步,前景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