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黄果树:“全球低碳生态景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贵州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蓝天白云青山壮美大瀑布
    
    黄果树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色古尚台摄
    
    2015年世界城市日纪念活动闭幕合影
    
    黄果树管委会主任王洪勇接受颁奖
    
    奖杯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秘书长吕海峰(左)与黄果树管委会主任王洪勇(右)
    
    百鸟嬉戏
    
    黄果树景区风景古尚台摄
    核心提示
    坚守发展与生态建设两条底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善做山水文章,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2015年6月27日至2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可持续旅游与人居环境建设”分论坛在黄果树召开,会议经过讨论,发布了《黄果树共识》。
    2015年10月29日,在美国纽约2015年世界城市日纪念活动——第十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暨十周年庆典上,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同山东章丘绣源河风景区、深圳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斯里兰卡西格利亚古城堡遗址一起正式荣获“全球低碳生态景区”荣誉,在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前再添一个世界品牌。在庆典上,黄果树景区作了题为《开启黄果树生态旅游跨越发展新时代》的主旨演讲,重点介绍推介了黄果树的生态环境、低碳环保、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及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情况,向全球充分展示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全新面貌和魅力风采。
    绿色铸就大美景色——黄果树景区低碳发展之路
    核心景区面积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0%以上。年平均气温15.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负氧离子含量多达每立方厘米2.8万个,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全年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这是我省黄果树景区,坚持低碳发展之路,绿色铸就自然美景。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自1977年筹建以来,始终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先后投入近40亿元实施了一批景区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高标准完善了景区的供水、排污、道路、电力、照明、消防、生态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系统工程,实现了景区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通过了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景区除闻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外,还拥有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坝陵河访古景区、石头寨景区和郎宫景区。整个游览线路40余公里,推出了以瀑布家族、典型喀斯特地貌自然山水风光的生态观光游,以地方布依民族民俗文化、抗战文化、西游文化为内涵的历史文化游,以滑石哨为代表的乡村民族民俗体验游,以坝陵河国际低空跳伞、镇宁·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为代表的体育健身旅游,以国际啤酒节、生态论坛等国际活动及6D生态科普馆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体验游,以红崖天书为代表的科考教育旅游,极大地丰富了景区游览内涵。
    2010年以来,景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稳定在500万人次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接待游客14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1-9月份,共接待游客1493.22万人次,同比增长36.08%;实现旅游总收入103.17亿元,同比增长35.36%;实现门票收入38523.71万元,同比增长48.74%。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秉持“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景区山体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0.35%提高到2015年的53%,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平均每年递增1个多百分点。
    2011年以来投入近10亿元实施了黄果树大瀑布上游村寨923户群众移民搬迁及生态绿化建设恢复工程,为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打下坚实基础。2014年,启动黄果树生态文明建设暨绿色黄果树行动计划,计划从2014年至2020年,用7年的时间完成造林绿化2.7万亩,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融亚热带山水植被风光、壮美瀑布群、神奇喀斯特、布依族风情、历史古迹、神秘古文化为一体,年平均气温15.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负氧离子含量多达每立方厘米2.8万个,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温泉资源富集,偏硅酸、锶、氟等矿物质含量达到国家饮用泉水标准,是旅游、休闲、运动、疗养的理想胜地。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有壮美的瀑布群、天然盆景、水上石林、溶洞、温泉、石头村寨、天主教堂、蜡染、布依民俗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39处,其中自然资源26处,人文资源13处,其中5A级旅游资源1个,4A级旅游资源10个,3A级旅游资源14个,2A级旅游资源14个。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建立了智慧旅游平台监测系统,对景区内游客动态容量进行监控,实行景区最大承载量控制机制。在冬季进行景点轮流封闭,以促进植被和生态恢复;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酒店油烟、空气质量及噪音的监测和整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景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年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
    根据2014年335天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天数146天,二级标准天数189天,全年环境空气优良率达100%,监测数据来源于核心景区外围,核心景区环境空气质量更优。声环境质量根据功能区划分,分别达到《城市区域噪声标准》0类、1类区标准限值;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级、昼间50-55分贝、夜间40-45分贝;地表水环境经监测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2)。
    景区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1种,二级保护珍稀植物2种。主要野生动物有五类35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动物14种,还有其它相关的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如穿山甲、猕猴、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黑鸢、普通鸷、白腹锦鸡、红腹锦鸡、草鹗、领角鹗等。
    喀斯特上的黄果树大瀑布,山水秀美、植被茂密,白鸟飞翔。置身景区犹如走进美丽的山水画廊。
    打造一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把低碳革命进行到底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全球低碳生态景区”荣誉,坚守发展与生态建设两条底线,坚定走更加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全球低碳生态景区”,开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绿色发展的新征程。景区制订长远规划,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化、品质化和现代化,避免拆除、再建设的重复和浪费。规划明确:继续扎实推进绿色黄果树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景区景观提升工程,计划从2014年至2020年,用7年的时间完成造林绿化2.7万亩,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核心景区达到90%以上。
    行进在绿色低碳的路上,黄果树将落实一个接一个的行动计划: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将加快黄果树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陡坡塘西游文化体验道、黄果树温泉度假酒店、石头寨慢游等项目建设,启动景区旅游环线、旅游悬挂式轨道交通建设,同步推进景区快行系统、人行道慢行系统和水系系统建设。加大黄果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力度,对即将消失的民间习俗、节庆、舞蹈、戏曲、语言等采取保护措施,发掘开发形成以民族歌舞、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等为主的特色鲜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精品民族文化旅游线路,极积探索建立景区和周边乡村一体化发展各方受益的共赢共享机制。
    通过继续举办国际性论坛,办好黄果树国际啤酒节、坝陵河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等国际文体赛事活动,持续推动黄果树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重点开拓休闲度假、体育健身、商务会展、生态旅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产品,积极开发温泉、漂流、探险、科考等体验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真正实现黄果树旅游业态上的升级,切实体现“自然·自在黄果树”的意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