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苦瘠曾经甲天下。 “春种一斤谷,秋收一斗粮”,是这些地区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32年的反贫困斗争,使“三西”百姓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进脱贫水、修通脱贫路、发展脱贫产业成为“三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三个大招。 牵手黄河,从源头入手解贫困 西海固迎来“脱贫水” 虽然名称上有“海”,但西海固与海无缘。缺水,是西海固最大的贫困源头。 四处乱窜、无孔不入的沙尘,吃的饼子从布包里拿出来,没吃几口就硌牙。晚上钻被窝,得从被子上抖落一层沙土,更别说种庄稼了……缺水的记忆深嵌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泉村村民田彦平的心里。因为家乡海原县太缺水,他在1998年携家带口搬到龙泉村,但这里的情况也没好多少。 苦熬苦盼着,终于“引黄灌溉”来水了。田彦平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种了10栋拱棚甜瓜,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全村3800多人,人均收入在去年达到了5500元。龙泉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缺水村了。 今年8月25日,是西海固贫困群众高兴的日子,因为“扶贫扬黄”工程中的农业移民工程通过竣工验收,长达19年的工程胜利完工。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介绍,“扶贫扬黄”工程是上世纪90年代立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宁夏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扶贫项目。工程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塬,扬黄河水,计划开发建设200万亩新灌区,将宁南山区难以彻底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100万贫困人口迁入新灌区。工程于1996年5月奠基,2005年10月全线通水,搬迁安置贫困群众40万人。 随着骨干工程的延伸,这里诞生了全国最大的县级扶贫移民集中安置区。红寺堡灌区经过开发和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搬迁满三年的移民,80%粮食自给有余,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的目标。 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圆德移民新村是西海固的一个集中搬迁安置村。村民普遍反映:“用水一年四季都正常,很方便,再也不用背着背篓到老远的地方背很浑的水吃了。” 水有了,生产条件、生活水平都跟上来了。这个村子共建住房528套,安置移民群众2347人。截至去年底,移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比2012年增长38.5%。 固原市扶贫办主任王世明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风吹沙石跑。”西海固缺水的记忆,被“脱贫水”彻底地滋润了。 但,西海固地区仍然集中着宁夏85.4%的贫困村和80%的贫困人口,仍然是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平均6591元相比还少704元。 啃下交通不畅这块“硬骨头” 平凉修好“脱贫路” 一道道大山,一条条深沟。在六盘山深处,甘肃省平凉市的贫困群众很难走出山梁,山里的货出不去,外面的商品进不来。平凉市扶贫办主任禹文长说:“修好一条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平凉地处六盘山特困片区。其中,庄浪、静宁、泾川、灵台、崆峒4县1区是国家片区贫困县,崇信、华亭两县是省列“插花型”贫困县。 按照扶贫标准,2014年平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594个、贫困户10.11万户、贫困人口40.6万人,分别占全市行政村、农村户数和农业人口的40.8%、23%和20.87%。这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严酷的地区或是少数民族乡村,呈现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差距大,连片特困区域多、攻坚难度大,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的“三多、三大”特征。 禹文长分析,致贫原因是立地条件差、人均占有资源少、受教育程度低、增收产业缺乏、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多重因素叠加。此外,交通不便是重要制约,平凉脱贫攻坚,必须要把道路条件差这根最硬的“骨头”“啃”下来。 从2011年开始,平凉着手编制交通扶贫开发规划。2012年,规划涉及的8892个项目全部进入甘肃省交通运输建设“总盘子”,平凉一大批公路项目建设得以全面实施。 禹文长介绍,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在全市集中开展交通突破行动: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5000公里以上,实现全市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开通三大突破,从根本上破除贫困群众的“扶贫路”的“路障”问题。 原安乡吉林村是静宁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子,别说去平凉市,就是去静宁县城赶集,也是这里的贫困群众多年盼望的一件事。在国家扶贫资金的帮助下,平凉市决定修一条公路,把原安乡和静宁县城连接起来。在去年修好的公路上,吉林村村民孟金玺开着自己的农用车,拉荞麦,拉玉米:“这条路,就是俺们庄户人的脱贫路。” 平凉市副市长李富君说,到去年底,平凉全市乡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87%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这些路,就是贫困山区的脱贫路、致富路。 因地、因户施策,脱贫路径多元 产业扶贫走红“三西” 扶贫的水送来了,扶贫的路修好了,“三西”地区脱贫攻坚有了基础。要脱贫,要致富,搞好精准扶贫的产业是重点。 对口帮扶“闽宁模式”中的产业扶贫,是宁夏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样板。截至今年,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已经19年,把发展现代农业和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融合起来,是宁夏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条重要路径。 华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水英表示,“闽宁模式”把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林公司的命运和宁夏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绑在了一起。华林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物流+市场”的一体化经营方式,引领当地及周边贫困农户发展绿色蔬菜产业。 截至目前,该公司吸纳826户贫困户在基地从事农事作业、田间管理等,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把他们培养成技能型农民。每位务工人员月平均收入在2600元左右,贫困户家庭成员收入提高了70%以上。 因地施策,产业扶贫让静宁县城川乡彻底改变了面貌。 这个乡位于东山梁流域,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多人,耕地面积4.2万亩。过去,主要种植小麦、荞麦等作物。2002年以前,全乡人均纯收入800元,是有名的吃粮靠救济、穿衣靠捐赠、花钱靠借贷的贫困乡。县委书记王晓军说,城川乡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依托于此,在县委主导下,城川乡因地施策,大力发展果品产业。 经过多年苦战苦干,如今,东山梁流域果园面积达到3.6万亩,人均1.98亩。2014年,果品产量达到4万吨,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50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8%。静宁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孔智清说:“看到果实累累的苹果,长期贫困的群众睡在被窝里,笑都笑醒了。” 因户施策,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多元化,是宁夏西吉县的一个心得。 西吉县田坪乡燕李村根据贫困实际,实施了“全赠半返”模式循环养羊,由出资方向一期扶贫养殖户赠送繁种基础母畜,待母畜产羔仔后,扶贫养殖户将一半数量的健康母羔返还转赠二期养殖户,原基础母畜即为一期养殖户所有。这样实现了接续养殖,滚动发展,有效脱贫。 王世明说,对症下药就能真扶贫,真脱贫。以产业扶贫为重要平台,西吉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25.44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15.56万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02元增长到6222元。今年预计减贫人口能达1.9万多人。 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贫困群众看得见好处,享得到实惠……产业扶贫,就这样在“三西”地区走红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