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寿东村的胡同里、民宅内,精心装饰的墙画赏心悦目,构筑了“粮画小镇”最鲜明的特色;衡水于庄等4个村,统一规划,连片打造了民俗体验街、民俗文化步行街;涞水野三坡景区沿线村庄,景村共建,吸引了大批游客…… 从典型示范到连片打造,从样式单调到特色鲜明,从建设美丽到经营美丽,今年以来,我省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标准,聚焦重点片区和重点村落,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12个专项行动,形成了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干净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四美乡村”成为燕赵大地上的靓丽风景。 坚持“四美”标准,集中连片打造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河北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放在决胜‘十三五’、打好翻身仗的大格局中来谋划。”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表示,要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力争“十三五”末实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全覆盖。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去年以来,我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共铺设供水管道877万米,安装安全饮水设备8000多台套,硬化村道1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万盏,改造危房2.2万户。 发挥聚合效应,集中连片打造。以一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重点村或中心村为主,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引领,带动周边若干村庄共同创建美丽乡村片区,使美丽乡村建设由过去的“盆景”式创建向全域同建过渡,让更多的农村、农民受益。 强化规划引领,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内的完整的规划体系。全省50%重点县完成了特色风貌规划,142个中心村完成了村庄规划。 位于太行山麓的涞水县,聘请中建集团规划设计院、中央美院规划设计院等顶级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野三坡景区沿线村落统筹推进,连片打造具有太行风情的百里峡艺术小镇。 去年以来,我省把3600多个重点村分成200个片区,现在,一些美丽乡村片区建设已初见成效。白洋淀片区聚合了51个村,完成了改造提升全部任务,建成后被誉为天蓝水清、苇绿荷红的“北国水乡”;平山西柏坡片区,定位“革命圣地、红色乡村、城市品位”,具有太行山区特色的14个美丽乡村已现雏形; 涿鹿县规划建成了6个市级重点片区,形成了塞上风情村群。 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层次和水平,今年,我省又实施了“11234”工程,即建设100个高水准美丽乡村片区、100个特色小镇、新建200个中心村、打造300个旅游专业村、建成4000多个省级重点村。其中,着力打造石家庄抱犊寨等12个省级重点片区。 突出地域特色,实现各美其美 涿鹿县东窑沟村位于一条深山沟,村子有着上千年的陶瓷烧制历史。在村里,随处可见用黄土、石头和瓷片垒砌而成的院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就地取材,把制陶的泥土、碎瓷、碎瓮片等作为房屋外装修的主要材料,逐渐形成了村子的一道特有风景。“陶瓷是村庄千年不变的符号,也承载着老一辈人许多的记忆,摸着这些用碎瓷片垒砌的外墙,就好像回到了很多年以前。”村里的老人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省坚持因地制宜,从各村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突出地域特色,实现各美其美。 为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对山区村,提倡多用石头建房、依山建房,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在平原,多建白墙红顶房屋,多种树种花,打造绿树掩映的景观;在湖泊及水库周边,突出水乡特色,打造水乡景观。如今,在北戴河片区,“避暑胜地、浪漫乡村”的旅游风情已成大观;在金山岭长城片区,依托古长城、好山好水,田园风情已成规模…… 留下记忆,留住乡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各地将有历史、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老祠堂、古槐、抗战地道遗址等,不仅完好地保存下来,还通过修复,精心打造成了民俗馆、纪念馆,传承了历史文脉,丰富了村庄人文资源。 邱县新鲜庄村,有一处老房子曾是冀南银行第三印钞所的所在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对房屋进行了修缮,恢复了部分地道,并建立了纪念馆,成了一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该县刘云固村有一棵生长了1600多年的古槐树,村里修建了古槐广场,摆放了石桌、石凳,张贴了与古槐相关的传说漫画,一处文化游园立现眼前。 注重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去年,全省新建村民中心47.4万平方米,修建文化广场179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88.4万平方米,建设农家书屋4.8万个,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645个,村庄的人文内涵大大提升,村民的精神生活大为丰富。 经营美丽,富裕乡村 花香遍地,满目葱茏。固安南王起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花卉种植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辐射周边3公里,占地2万亩的花木繁育基地,种植的花木达300多个品种,被誉为“京南花木第一村”。去年全村花卉产业收入过亿元,人均收入10万多元。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富民优先。按照“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的思路,我省下大力推动现代农业、规模种植养殖、乡村旅游业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增加活力,逐步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 邯郸县南吕固村,利用土地流转建起了邯飞家庭农场,成为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观光生态园,月均营业额20余万元;昌黎县条子峪村改造民居、修道上山,大力发展葡萄采摘旅游,今年葡萄采摘时节,直接经济效益达800多万元;涞水县南峪村将闲置宅基地统一打造为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推进农宅旅游,目前全村60%的农户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我省还通过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推动美丽乡村实现由内而外的蝶变式跃升。特色小镇融合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等,成为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平台,既加快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也大大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馆陶已建成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其中,粮画小镇寿东村,引入粮画企业,带动周边10多个村、300余户从事粮画创作,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今年春节期间,馆陶5个特色小镇就引来游客73万人次。 “互联网+”也给美丽乡村建设插上了翅膀。正定县塔元村建起了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采用“电子商务+实体经济”的模式,把我省的一些优质农产品经过包装设计后,线上通过电子商务B2C平台,线下通过农超对接,销往了全国。 经营美丽,富了乡村。据统计,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省各地将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食用菌、休闲农业等特色富民产业融入其中,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种养、特色工贸和家庭手工业专业村,全省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56个。建起7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10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从业人数28.1万人,带动从业农民人均年增收9011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