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省委、省政府兑现向中央作出脱贫承诺的第一年。全面完成年度脱贫退出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王仕平表示,今年将着力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精神面貌提升等方面出亮点、出示范、出经验。 精准扶贫 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措施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建档立卡的基础台账,精准聚焦扶贫脱贫对象。”王仕平介绍,具体办法是逐一对照贫困户、村、县的退出标准,对今年计划脱贫退出的12个县、1253个村、120万人口展开地毯式、逐村逐户自查评估。 “目的在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工作进度,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到位地整改。”他说,按照“整体布局、分类施策、分期推出、稳定脱贫”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措施、支持政策、干部指导,提高贫困群众的满意度。 “我们始终着眼于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全力推动产业、就业、教育、健康、民政、金融、保险、交通、安居、水利、社会保障等行业的扶贫政策和到村到户措施的落实落地。”王仕平说,此外,还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集中力量在攻坚期内解决好“直过民族”(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所有工作的推进,核心都在‘精准’二字上。” “一族一策” 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王世平介绍,3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决定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如期脱贫。 “省里专门统一制定了11个“直过”及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项目资金投入50.22亿元。”同时,省委、省政府积极协调了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云南烟草专卖局等5家企业集团,总计投入64.5亿元,帮助布朗、阿昌、怒、普米、景颇、拉祜、佤、傈僳等8个“直过”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万人,今年已到位资金11.5亿元。 在此基础上,省里又采取“一族一策”的方式,分别制定短、中、长期相结合的帮扶方案,立足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突出“扶志”和“扶智”、固边与环保,短期紧盯条件改善、群众增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兜底政策落实、特色产业发展与劳务输出。“当前,正着力整合资源,力争在适龄儿童上学、‘两后生’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精心打造一批示范点,为全省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探索新模式、积累新经验。” “挪穷窝”“换穷业” 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 “今年,全省已全面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3年行动计划,实施以省发改委为主的‘双牵头’责任机制,易地搬迁建档立卡确认的20万户、70万人,及需同步搬迁的10万户、30万人。”王仕平对此的评价是,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年内全省将实施18万户67万人2797个集中安置点建设,目前开工率达89.8%,12个首批摘帽县开工率达94.8%。与之同步,省里采取差异化办法,对搬迁贫困户户均补助6万元、并享受6万元的国家长期政策性优惠贷款;同步搬迁户户均补助1.5万元,保障贫困户基本建房需要。 “我们还配套制定了金融、土地、林业、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系列特惠政策措施,确保搬迁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补助一点、资源入股分红一份、外出务工就业一人,逐步实现稳定脱贫。”王仕平说,省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已经组建,省、市、县三级还搭建了122个县级融资平台,建立了省级统贷统还与州市县分贷分还相结合,分级承担、上下衔接、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目前,32.5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已全部拨付到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