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四十自述》,胡适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
17岁嫁给49岁老头,23岁守寡,一生坎坷,她连书都没读过,却养出了中国最牛逼的大师,一生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
17岁嫁给49岁老头,23岁守寡 胡适母亲全名冯顺弟,她是冯家第一个孩子。“顺弟”顾名思义,是寄托一种希望。几年后,一家的愿望成真,四口人虽过着清贫日子,但也算是美满。 转眼,冯家有女初长成,顺弟到了婚娶之年。上庄的媒人来提亲,竟然提了个四十九岁的老头儿! 但这老头儿却不一般。他是十里八乡尊称的“三先生”,也就是后来胡适的父亲,本名胡传,算是当地有名的士绅。顺弟以前听过他的事迹——二十岁就曾带领亲友乡民进高山躲避太平天国之乱,居险自卫;后来进学为秀才,花了十余年主持重建胡氏宗祠的工程;家乡安顿好后立志报效朝廷,在四十岁的年纪远游北方,走上仕途。后来,这位“三先生”初娶、次娶都相继离世,从此有志远游,久不续娶。直到如今到江苏任职,生活稍安定,这才回乡谋一门亲事。 顺弟父母听罢这门提亲,心里其实是不愿意的。一来这位“三先生”比女儿大三十多岁,儿女都有了一大堆;二来他还是做官的人家,顺弟是庄稼人的女儿,嫁去做晚娘,少不了受委屈;三来,即便真的成了,旁人也会闲话,说他们贪图人家有势力,把女儿卖了,想换个做官人家的女婿。 但顺弟体谅父母的艰辛。给做官人家做晚娘,聘金彩礼应该多些,将来也可以帮忙,父亲重建祖屋的心愿总能实现了;并且“三先生”是个人人敬重的好人,鸦片烟馆和赌场的人都怕他,每次一听说他要回乡就都关了门…… 女儿虽然愿意了,可母亲终究不希望这门亲事成功。抹不开提亲人的面子,勉强答应开个八字。只是,他们在开八字的时候故意报错一天生日,又报错一个时辰。 媒人拿到庚帖高兴得很,回到上庄请人把“三先生”和顺弟的八字排排看。谁想到,看八字的人竟说:“小村乡的蒙馆先生连官本也不会查,八个字抄错了四个。”媒人不解,“你怎么知道错了?” 他从抽屉里寻出一张字条,“这姑娘不是隔壁灿嫂的侄女么,我大前年就讨过她的八字来,我算过的八字,三五年内不会忘的。” 就这样,排八字的先生排了一会儿,说到:“八字是对的,不用再去对了。” 顺弟的父母知道后都很诧异,他们都说,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也就不再反对。 胡适的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 23岁守寡,胡适才三岁零八个月 婚后不久,“三先生”就带顺弟返回任上去了。 他极疼爱她,常在百忙中教她认字读书。过了两年,顺弟十九岁,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取名嗣穈。嗣穈刚满三个月,“三先生”就被调往台湾任职,顺弟母子一年后才前去团聚。在其后的几年断断续续的团聚生活里,胡传教不满三岁的儿子认方字,顺弟就在旁做助教,儿子认生字,顺弟温熟字。 “三先生”亲手写的楷字,顺弟终身都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他们三人最美满的团圆生活的纪念。 之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三先生”托人把妻儿先行送回绩溪老家。不想此一别竟成永诀,三先生带病在战乱中奔走忙碌,直到双脚不能动才得以离开,死在了厦门。 死信传回家的时候,顺弟正坐在老屋前堂房门口的椅子上,听见读信人读到丈夫的死讯,身子向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一时间满屋子的哭声,好像天地都在那一瞬间翻覆了。 小小的嗣穈看着这一切情状,茫茫然不知所措。二十三岁的冯顺弟就此成了寡妇。 胡适故居 作为当家的后母,大女儿比她大七岁,大儿子比她大两岁,双胞胎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只比她小四岁。“三先生”死后,胡家只剩下几千两的存款,放在同乡的店家生息,全家人就只靠这一点出息过日子。后来存款的店家倒账了,分摊起来,得着一点小店业。二儿子还算能干,往来汉口上海之间撑起一个规模还算可以的茶叶店。 在这样的境况里周旋于儿子、儿媳们之间,主持起偌大的一个家,其困苦艰难绝非他人所能想象的。大儿子从小就败家,抽鸦片烟、赌博,到处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家中总有一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不肯离去。顺弟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不曾看见这些人。等到近半夜,才请一位临近的本家来,每位债主发一点钱,好说歹说,这些债主才一个个散去。然后大儿子就敲门回来,因为是新年,顺弟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也不曾露出怒色。 大儿媳是个极无能又不懂事的人,二儿媳虽能干气量却很窄。她们常常闹意见。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有时脸色变青,很是怕人。 每个儿媳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两个儿媳后来都生了儿子,有时生气,就打骂孩子出气,一面打,一面还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旁人听。顺弟只忍耐着,忍到忍无可忍的一天,在屋里轻轻地哭一场,不骂一个人,只哭自己命苦。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这时,总会有一个儿媳捧一碗热茶送到床前,劝她止哭。顺弟慢慢停住哭声,接了茶,那儿媳站一会儿才退出去。 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总是那个闹气的人。 冯顺弟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胡传死后,胡家尚剩下几千两的存款,放在同乡的店家生息,也可以勉强支撑不至于挨饿受冻。 可偏偏大儿子从小就败家,抽鸦片烟、赌博,到处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家中总有一群讨债的,每人提着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不给钱就不走。 冯顺弟表面上依旧平静,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给孩子压岁钱,只当不曾看见这些人。等到近半夜,才请一位临近的本家来,每位债主发一点钱,好说歹说,将这些债主一个个打发回去。 债主走后,大儿子才敢敲门回来。因为是新年,冯顺弟也不骂他,脸上也不曾露出怒色,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饭过年。 大儿子没出息,偏偏大媳妇和儿媳妇也不是善茬,总是指桑骂槐,时不时拿些尖酸刻薄的话来刺激下冯顺弟,冯顺弟也不去计较,假装没听见,从来没说过一句伤人的感情话。 冯顺弟仁慈大度,却并非没有原则,对于超过底线的侵犯,冯顺弟一定会坚决予以反击: 胡适的五叔是个游手好闲的小人,成天在外游荡、赌博、吸食鸦片,一次在烟馆里发牢骚,竟说胡适的母亲生活不检点,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他不少好处。 这话传到了冯顺弟的耳中,气得冯顺弟大哭起来,哭完之后,冯顺弟将本家的几位长辈请来,并把胡适的五叔叫来,当面质问。五叔自知理亏,最后当面认错赔罪,冯顺弟这才罢休。 而胡适也像极了他的母亲,对人永远是谦谦君子,哪怕遭论敌奚落,也从不记恨于心,可在民族大义、自由真理面前,他却丝毫不会退让,哪怕是蒋介石,也敢当面批判。 胡适本人也坦然承认,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有句话说,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一流的父母是榜样,冯顺弟就是胡适最好的榜样,最一流的父母。 青年胡适 聪明的母亲,从不会当众教训孩子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这样回忆他的母亲: “我的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如果犯的是小事,冯顺弟就在第二天的时候早早起来,等儿子醒来时便好好教育他,让胡适反思昨天所做的错事。 如果犯的是大错,那也绝对不会姑息,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上房门,该骂的骂,该罚的罚,该打的也要打。 有一次吃饭后,胡适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件背心,小姨怕他着凉,就拿了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 小姨说:“穿上吧,凉了。” 胡适随口回了句:“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话一出口,冯顺弟就从家里出来了,胡适便赶快把衣服穿上,到了晚上,冯顺弟把胡适叫来,让他跪在地上,重重地责罚了一顿:“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地事!好用来说嘴!” 冯顺弟气得发抖,胡适则跪在地上哭,一边哭一边用手抹眼泪,不知道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得眼翳病。医来医去,都不见好。 冯顺弟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拿舌头舔胡适的眼翳。 教育孩子本是最正常不过,但绝大部分的父母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责骂,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产生抗拒和排斥感,往往是适得其反。 聪明的父母绝不会在众人面前当面训斥孩子,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好好讲讲事情的厉害关系,该骂的骂,该罚的罚。 在这一点上,冯顺弟超过了绝大部分的父母。 书,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 胡传临死前曾留下遗言:“穈儿天资聪颖,应该令他读书”。 冯顺弟的心中也一直怀揣着这份信念,不惜成本,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在胡适还不满四岁的时候,便被冯顺弟送到了学堂,因为年纪还小,要别人抱起才能坐到高凳上,一座就是好久,因为坐上去就爬不下来了。 学堂的学费并不贵,每年两块大洋,为了让先生多加照顾,冯顺弟给了六块,而且逐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了十二块。因为先生的多家照顾,即便年纪小,胡适的功课也丝毫不比别人差。 据说经常有一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围在胡适的身边听他讲故事。于是就有了这样神奇的一幕:胡适用他的绩溪土话将古书的故事翻译过来,身边则有一群姑娘一边听他讲故事,一边纳鞋底。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冯顺弟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冯顺弟毕竟是冯顺弟。 就在胡适出国留学的几年里,冯顺弟却日益病重,重到连起床都办不到,却从未告诉她的儿子。她私下里请人来家里拍了张照片,然后保存起来,跟家里的人说: “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请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如此情深,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最令人敬佩的是,她甚至向别人借了八十块大洋给儿子买了一部图书集成。 八十块大洋是什么概念呢?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月薪是八块,相当于毛泽东十个月不吃不喝的工资总和,而当时北京一套四合院的房子也不过二百块而已。 冯顺弟却全部用来给孩子买书了。 如果冯顺弟也像大部分的父母一样,将这些买书的钱通通换成零食、衣服、鞋子、车子、房子,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中国一定少了一个享誉世界、名载史册甚、影响历史变革的大师,不过是在微不足道的世界中增添了一粒砂土罢了。 我们的父母天天都在绞尽脑子,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既能赢在起跑线,也能笑道终点站,各种培训班、各种补习班、各种兴趣班,却从不肯半个钟头陪孩子读本书,这样的家庭又怎么能培养出人才呢? 对知识的渴望和获取,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学区房。 在这一点上,这个连学都没上过冯顺弟却足以将大多数的父母踩在脚下。 冯顺弟四十五岁那年,胡适留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成为名声大噪的“洋博士”。 第二年,儿媳怀孕的消息从北京传来,冯顺弟高兴地合不拢嘴。对她来说,一生的使命与期望算是全部了结。 紧绷了数十年神经,一旦松懈,冯顺弟本来疲惫不堪的身躯在瞬间轰然倒塌。从发病到溘然长逝,不过十几天的时间。胡适都还没来得及从北京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 后人常常感叹“民国之后无大师”。 民国的确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其中很多都出身寒门。 他们依然能够屹立在中国文化的巅峰,让后人感叹、仰慕和尊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背后有很多像冯顺弟一样的父母: 他们自己生活在社会底层,同样迫切希望子女成龙成凤。 但是他们不会动不动就以父母之权威,凌虐在孩子的意志之上。 或许他们没钱,无法给孩子丰厚的物质财富,却能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馈赠:一条通往知识巅峰的路。 他们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在孩子的教育中慈爱、温柔。他们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和榜样。 如果说胡适为代表的大师们是民国天空中耀眼的星辰,在背后点亮这些星辰的就是像冯顺弟一样的父母。 为此,他们可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