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式发布的高校“双一流”建设名单是近日的热门话题。概括起来基本是:进入名单的高校暗自乐,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即使有些不尽意,但只要进了,就算是责任尽到了,哪个学科更应优先,那是次要的事了,因此,在公众面前表现出一副运用大度的样子。没有进入的学校,一副委屈就别提了。但最为激动的是那些学校的校友,总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应该进而没有进。于是乎,叫屈的、抱怨的、高兴的,瞬间转换到段子手出来了、调侃的、挖苦讽刺的、“幸灾乐祸”的……,恨不得这个名单由自己来安排一遍。概括起来,大家都是一副好心肠,都希望自己的学校、母校好起来,能得到国家的大力资助,发展的更快、更好一些,体现出了大家的荣誉意识的提高,表达了对科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期盼和愿望,这是进步的表现。这也算是“双一流”建设的额外收获吧。我希望大家对“双一流”的讨论更加深入和持久,不管是以段子的形式,还是调侃的语调。这样,会促进社会对“双一流”建设的认同和助力。我的观点是: 1、 社会对“一流”大学的认识应更全面和深入。什么是大学,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目前还处于一种不清晰的、盲目复制西方大学模式的阶段。中国的大学起源,按照各大学的自己的追溯的历史,大多约100多年,这个时候,其实都属于科举制的学堂,基本没有自然科学、工艺技巧的学习,只是八股文形式类的文科,内容属于治国方略、修身养德之类,但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如果要算做大学,只能算是“大人”之学。真正的大学建立应该算是出现在民国时期,因此,我们的大学历史远远短于西方。在1949年后,系统、稳定地建立大学体系到现在,除去文革的中断,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现在和世界发达国家可以一比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大学是文化、科学研究的积累和沉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急于乐见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我们大学发展最忌讳的,违背科研教学规律产生的短期效益必然会带来长时间的损失。 2、 对大学的期待应该更为全面。西南联大的成就,是相当大一部分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一部分人总是认为,我们现在的大笔投入,远远超出了西南联大的投入,却没有培养出西南联大的人才,如李政道、杨振宁等取得世界级成就的大家,“两弹一星”的功臣等。但是如果考虑到当时以下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一是当时能够进入西南联大的学生人数远远1949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段的入学人数,也就是说,当时,只有一些家学渊源、家庭富裕的学子才能有可能进入大学;这些人中选择自然科学学习要么是受到父辈的熏陶、要么对自然科学有着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这些恰好是成为成名成家必备的条件;二是当时的社会尚处于农业为主的低级阶段,传统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没有太多的诱惑和干扰,使得这些人可以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专业,真可谓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三是这些人不担心生活着落,经济的窘迫、工作的压力。毫无疑问,良好的家庭教育营造了他们良好的天资。概而言之,西南联大几乎囊括了全国的青年才俊而育之。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几乎都具备出国深造的经济条件和可能,事实上,他们的才能的最终显露几乎都是在西方完成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神话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成果,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对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因此,对“双一流”大学的期待和评价有赖于社会更加全面的认识。 3、 对大学的评价标准应更全面。什么是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贡献?这是定位一流大学的首要问题。当前对大学的评价标准,我们完全集中在理工农医的发展和论文成果的认可,而相对忽略了文科、大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如果我们考察西方大学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在历史的不同阶段,社会对大学的期待和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二战前,大学的主要任务集中于手工艺、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的探索上;其后,则主要在工业技术的革新上。发展到目前,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以人的衣食住行、人体健康环境为主的生命科学是投入最为可观的领域,也形成了该学科碾压其他学科的势头。在Nature, Science杂志之后,公众都熟知的是Cell等生命类的期刊,其他学科则较少。纵观中国大学的发展,不能不承认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学堂中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推翻帝制的语境营造、在军阀混战中由于中央对基本无暇管辖地方的背景下,以良知和学识维护基本秩序的基层力量,都有旧知识分子的巨大贡献,这也是大多数高校定位自己建校历史的基本认知;在统一祖国,驱赶外虏列强的历史洪流的形成,由五四运动而引发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生运动,对中国从封建社会脱离而出所做的贡献,都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贡献和水平;1949年后,中国在短短的时段内完成的工业、现代农业的成就,就中国大学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贡献,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角度来看,这一部分高校肯定属于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和应有的认识。 当然,我并不是妄自尊大,如果单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评价,我们和西方大学的距离不小。这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4.科学发展的载体是文化,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极少有发轫与西方的科学的内容,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传统的东西都忘科学里装,而应该是改造,比如中医,神农尝百草是科学(实验),但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过多的文化,到近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很少了,现在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重建和改造,把系统认识论的观点和科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正道,如果盲目、简单的认同,那就等于是自杀。近年来,归国回来的科技人员从他们的聪明才智、掌握的科技知识应该有更大的贡献,但却成绩平平的不少,甚至一些也和学术不端联系在一起了。我们传统文化中对科学失败的包容,对人才要么捧上天、要么踩入地狱,喜欢敬神(对人才的)造神(包装人才)的简单做法,让人和落后农村的群众挣到一些小钱,就要在村头建一个小庙、娱乐活动还以庙会搭台,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一样的心态的做法联想在一起,而流行于高校。目前文化氛围产生的急于求成的压力,人才、成果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和简单粗暴是原因之一。如果不解决人才评价体系的错位,一旦获得杰青、长江等项目资助,个人和单位的都永远受益,一顶帽子定终身的弊端,真的如预期的可以解决高校身份定位僵化的弊病?只能是比花钱炒帽子。不过,炒得过高的股市泡沫都破了,炒帽子的游戏还能持续多久?“双一流”建设能否精准定位、取得期望的成就,解决传统文化弊病和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首要的。 5.对“双一流”的认识应全面和平实允和一些,不应引导社会对“双一流”过分关注。显然,教育部对“双一流”的承诺急了一些、话说的满了一些。说到底,“双一流”建设就是解决如何按部就班的分派资金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分钱的问题。经过了“211”,“985”资助建设的高校,显然拉开了和没有两期建设资助高校的距离,虽然一些非“211”“985”的高校进步快、产出多,大总体而言,“985”高校的实力和体量,远非一般院校短期内能赶上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双一流”建设的资金投向必然不会偏离“985”的基础。如果不是那样,招来的骂声和指责会更加尖锐:总是搞半拉子工程,浪费资金。也就决定了“双一流”建设必然是“211”“985”的翻版,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化的翻版。只是拉进来一些发展好的,进步大的、吵闹的比较凶的而已。明白了这个核心,大家也就不必纠结是否“双一流”了,再通过其他渠道找钱才是正道。至于对招生的影响,只能盼望公众对学校的认同了。而管理者着力解决学科、人才、成果评价标准和方法,理顺管理体制,引导社会对大学的全面认识,才能起到对“双一流”建设的认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