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諸比丘說:「曾有一世,天帝釋提桓因求受一戒:『只要佛住世的一天,絕不向惱亂我的人報復。』當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知道後,便心懷不軌,手持利劍,向天帝走去。 遠遠地,天帝看到阿修羅王手裡拿著利劍向他而來,便喊:『阿修羅,站住!不得妄動!』 這麼一來,阿修羅王便動彈不得,他緊張地說:『你不是有受持一戒,只要佛陀住世,你都不會向惱亂你的人施以報復,現在你怎麼讓我無法動彈?』天帝說:『是啊!我是受了這條戒,但還是不能讓你動!』這時,阿修羅王掙扎地喊著:『快放了我!』天帝於是改口說:『不然,你發誓不再亂來,我就放了你!』阿修羅王則說:『你先放了我,我就發誓。』但天帝仍堅持:『先發誓!再放人!』 於是阿修羅王勉為其難地說了一首偈子: 『貪欲之所趣,及瞋恚所趣,妄語之所趣, 謗毀賢聖趣,我若饒亂者,趣同彼趣趣。』 釋提桓因這才放了阿修羅王。 天帝放了阿修羅王後,前往精舍向世尊請法:『世尊,我於佛前誓言受戒,絕不向擾亂我者施加報復,但阿修羅王卻存心挑釁,拿著利劍欲加害於我,我只好施法讓他不得動彈,且要他發誓不再妄動,才放了他。世尊,我這樣做算不算破戒?阿修羅王會不會故技重施,又來搗亂?』佛陀說:『你要他發誓,不算毀戒,如法如律,而且阿修羅王也不會再來擾亂你了。』天帝聽佛陀這麼一說,如釋重負般歡喜離去。」 世尊藉此因緣告示諸比丘弟子:「天帝釋提桓因在三十三天自在為王,不為撓亂,常常讚歎不撓亂法。出家學道者,也當讚歎不撓亂法,常行此道。」比丘們聞佛教誨,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十》 省思 凡從己身而出,必當回到己身,猶如山谷回音,觸惱人者也會受到觸惱,因果歷然,真實不虛。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釋提桓因能夠行忍辱之法,不為外境所動,心中坦蕩,所以能夠在三十三天自在無礙,且為人所尊。對於他人的觸惱,如果能夠像釋提桓因一樣安忍不動,不造惡業,不種惡因,是為自利;令對方止住身口的造作,避免更大的衝突,造成更嚴重的禍因,便是慈悲利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