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一切具足 - 公案100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菩萨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切具足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这是指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具备开悟的条件乃至于成佛的条件,不用向心外的他人追求什么佛法。
    就禅修者来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开悟靠自己。个人怎么修呢?方法是师父指导的,真正的悟见佛性则需自己用功,根本没有所谓的「门」,努力就是门。如何努力?放下自我的执着心、自私心、烦恼心、追求心、厌恶心、不耐烦心,那时就能见到佛性。易言之,如何放下是师父教的,见到佛性或智慧的显露却不是任何人给的,连佛也无从给你,那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
    大家都会说,年轻人是有待琢磨的璞玉,是社会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经过琢磨的玉,不是任何人变化出来的,乃是玉石本身就藏着玉。有些人认为只有少数天赋异禀的人才是玉,自己大概不可能是玉。就佛法的立场而言,这种观点是错的,佛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类固然有,即使连猫狗等所有大小动物,乃至于朝生暮死的蜉蝣,佛也承认它们都有佛性,只不过它们尚未经过人的阶段修炼,佛性尚未显现。
    人类之中有智、愚、贤、不肖的差别,也是事实,但佛对众生平等看待,现阶段固然呈现出智、愚、贤、不肖的形态,其纯美的本质还是可以开发的。低能儿若加以教育,可能会自立自强。残障的孩子体力虚弱,父母和社会如果不放弃对他们的帮助和栽培,也可能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佛法认为,人生悠忽几十年,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小段落,即使这一生已无希望成为大材,没关系,只要给他熏习、给他帮助,即使再不肖、再愚钝,也能使他的品质逐渐提升。如果观念转变,建立起信心和愿心,弱智者也很可能会变为正常而很有能力很有智慧的人。
    对任何人不要失望,不得放弃。秉持「一切具足」的信念,对己对人都能给予鼓励和肯定,既不会自暴自弃,也不会小看他人;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助助人的社会中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