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的传说《玉虹桥》 清朝嘉靖年间,水月庵的尼姑仁惠收了一个徒弟,受戒后给她取名为果玉。果玉生得貌美心灵,诵经就象唱歌一样悦耳动听,并且,她经常帮助师兄师弟做些针线活,因此,水月庵的师傅、师兄都很喜欢她。 一天,仁慧师傅病了,大家心里都十分焦急,这个跑去给师傅端水,那个跑来给师傅送饭,都忙得团团转,师傅的病就是不见好转。 果玉突然想起以前在家时,父亲带她上山打柴,经常采回一种叫“赛仙丹”的草药,医好周围不少乡亲们的病。她决定到父亲领她去打柴的那座山上,采回草药来,给师傅治病。 一路上,那参天的古树,青翠欲滴的丛林,鲜艳的野花,叽叽喳喳的鸟雀,都引不起果玉的兴趣,她一心只想为师傅早早地采到药。走着走着,突然间雷声隆隆,暴雨象瓢泼一样浇了下来,淋得果玉全身湿透了。她也不顾这些,仍然急急赶路。 在下一道箐时,路太滑,果玉一不小心就滑跌了,一直滚到箐底。膝盖檫伤了,鲜血一股劲地淌。她咬咬牙,支撑着爬了起来,看到全身又是泥巴又是血,忙到沟边去洗,把伤口包扎好。刚要上路,迎面走来一个中年妇女,笑微微地对果玉道:“小师傅,雨下得这么大,为何不躲一下?看你,全身湿成这个样子,还不快跟我到家里歇一歇!” 果玉连忙向老妇人施礼道谢,并说明自己要去给师傅采药治病,途中不便久留,说罢又继续赶路。来到一座桥边,只见桥面上的木头都被洪水冲走了,果玉急得直叹气,在桥边转来转去,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回去吧,师傅的病等着自己的药呢;不回去吧,这河怎么过呢?这时,对面又来一个顶着蓑衣的姑娘,走到果玉前问道:“小师傅在河边转来转去的,是想过河吧?”果玉点点头道:“我师傅病了,要去给她找药。” 姑娘笑着说:“既然桥都断了,小师傅还是回去吧,免得在这雨中受苦。”果玉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我一定要给师傅采到药。这里不能过河,我绕道去!” 就在果玉说完话的同时,雨突然停住了,只听姑娘在后面叫她:“小师傅,你回来吧!”果玉回过头,那姑娘不见了,却有一道七色彩虹象桥一样架在小河上。果玉正在奇怪,那彩虹发出声音来,正是那姑娘的声音:“小师傅,你就从彩虹上过去采药吧。”果玉又惊又喜,连忙从彩虹上走过去,刚过河,那彩虹就飞起来化成一朵五彩祥云。 果玉找到了草药,一路小跑赶回水月庵,马上熬了给师傅喝。第二天,师傅的病果然好了。 师傅很感激果玉。果玉将路上遇到的事讲给师傅,师傅惊喜地说:“果玉,你是遇到观音大士了。这是你勤学苦练,至诚待人的结果呵!” 后来,仁惠师徒为了纪念这件事,就在果玉遇到观音的那条河上修了一座桥,取名为“玉虹桥”。说来也怪,每到雨过天晴,那桥上就会出现一道彩虹,美丽极了,就跟果玉见到的一模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