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离的传说 在秦州区秦岭乡西南两公里处,有一钟峪村,当地人叫钟永里,其实原名叫钟永离。这其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传说唐贞观元年,高僧唐玄奘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去西域求取真经。路经十四年,受尽八十一难之苦,回到长安后,太宗大喜,传御旨大赦天下,并要为历代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先烈英灵设坛超度亡灵。因此招告天下各大名山寺院各门各派的高僧高道,前来长安听取玄奘传诵真经。并御旨天下各郡州县,凡有大钟者,也携往长安参加开坛庆典。 当时的天水为秦州,接圣旨后,立即访查,只有所管辖的一个叫钟峪的村子有大钟一口,高五尺多,钟口大三尺有余,重约千斤。经州推荐,挑选了几十名年轻力壮的汉子,择定吉日拿着官文,抬钟前往长安参加开坛庆典。 话说此去一路顺风,十几日后便行至陕西眉县县城。将近午时,却不知因何事城门未开,吊桥高悬。只听丈多宽的护城河水哗哗流淌。当时只能停下休息,等午时放桥开门进城。不一会儿,只听钟声大震,守城的士兵放下吊桥打开了城门,出进城的人蜂拥而来,他们也都抬着钟往进城挤。当时几十个人抬着千斤重的钟在吊桥上过,影响了出进城的秩序,顿时乱成一团。这时,被守城的士兵看见了,他们出来便问:你们抬的什么东西,这么挤干什么。当时负责抬钟的头人拿出官文,对他们说明了情况。那些兵士们听了仰天大笑,并指着城头的大钟说:你们看看,咱这高八尺、口大六尺、重约一吨的钟都没有资格参加庆典,你们这么远抬着这么个小玩艺想上长安,真是天大的笑话,赶紧抬下去把路让开。这些人听了执意要进城,可守城的士兵硬不让进,推推搡搡之间,那些士兵趁抬钟的人不备,一拥而上,将钟掀翻到了吊桥下的护城河内,顿时不见了踪影。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令几十个抬钟的人吓得魂飞魄散,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守城的士兵把他们赶下了吊桥。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丢了钟不能前往长安参加庆典,又无颜回家乡给父老交待,头人便说,情况已成这样,咱们几十人各想主义,四散隐名埋姓,总之就再不要回故乡了。 时隔半年之后,有信息传到了村子里,说村里的钟被眉县守城的士兵推到了护城河内,那抬钟的几十人因丢了钟,没有脸面回来与家乡父老交待,四散而走,不知去向。这消息被村里最有威望的长者听到,他便放声大哭。他边走边哭,喊着说:“咱们的钟回不来了,咱钟峪再也没有钟了,咱们的钟永远的离开了咱们……”。哭喊了半天,老人因年事已高,一时气接不上,便与世长辞了。村民们为了悼念长者,纪念一去不回的大钟,便将村名改为钟永离。时过境迁,后来人们又叫成了钟永里。这就是“古钟庆典去不回,村名更改钟永离”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