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岩寺志》封面的题署者曾助是著名学者,姓乔,曾动是其名,号大壮。四川华阳人,1892年生,以书法、篆刻、诗词、骄文名世。一生嫉恶如仇,追求民主。抗战期间,先生避乱重庆,在华岩宁愿草屋栖身,开荒种菜、作书治印维生亦不与污吏合流。 乔家先世累代翰林,大壮先生的父亲早逝,受祖父茂营公(名树梢)影响至深。茂营公有文名,负时望。大壮年幼时,祖父督责甚严。受名师教诲,于经史小学诸子均打下深厚基础。后来与其弟曾佑同人清译学馆,专修法文。他曾与鲁迅在教育部共事,均为金事。二人对坐办公达四年之久,他心折鲁迅要求民主和进步;鲁迅钦其为人正直,因此交谊很深。1925年,女师大风潮事起,北洋政府非法免去鲁迅职务。先生仗义执言,声援鲁迅。鲁迅被迫南下,先生也辞职离开了教育部。 1927年,先生赴南昌,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工作。后来,他曾拿出有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合影说:“他们这些革命者为了人民是什么都能牺牲的。而我有家室之累远远不能比拟。但我必终身不作对人民不利之事。”同时教育子女:“我只能负责给你们良好教育,帮助你们各人自立。但无分文财产留给你们。凡属乔家子孙,必须自己自立和努力为国家作有益之事,永远不许依靠祖宗,更不许不劳而获”。 南昌起义失败后,乔大壮先生先后到平汉铁路局、南京实业部、广东省商业所任秘书。 抗战军兴,担任实业部主任秘书的乔大壮率全部人员迁往重庆,并携有巨额公款。有亲戚见他家一贫如洗,就劝他把钱借给别人做生意,以便趁机发一笔小财,但他坚决不答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绝不妄取一文,这就是先生的为人。 抗战中期,国民党政治腐败,官吏贪污,物价一日数涨,民不聊生。先生不与污吏合流,偕妻住在华岩寺草房之内,自种蔬菜,过着清苦的生活。后来实在难以维生,便为人治印以补家用。他的润格并不按时论价,因此,往往所刻甚多,而所得甚少。但他不避辛劳,挥刀不止。手指卜老茧重重,终有了万元积蓄。当时其子女婚嫁在即,先生节省得连布衣也未添制一件。然而,他听到当年在教育部的老友徐森玉(抗战中居上海)因拒绝为日、汪卖命而 身临困境时说:“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为爱国而遭难,我哪有不帮之理?”遂将一万元全数赠给了徐森玉。 在华岩期间,大壮先生与钟镜和尚时有晤谈及写诗唱和。在《寺志》中就收录有《待老山华岩寺》、《呈镜公》等数首律诗。他们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同时,他们一个祖籍华阳,一个祖籍西昌,算得上是四川老乡。当时钟镜和尚结交的达官显宦及书坛巨掌不乏其人,而他偏请乔人壮为《华岩寺志》题签,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乔大壮先生廉介绝俗,颖悟好学,又极富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人们称他“如莲花般洁净的灵魂,如水晶般坚强的意志。”其高足蒋维箱教授则谓:“先生的博学是人所罕见的”。尤其在书、印、诗词、骄文方面的造诣,人所共见。 其书法初学虞世南、徐浩,又临诸遂良、王献之,后参以欧阳通的劲挺,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字体形态极雅,安排错落有致,行气不板不滞,表现得旷逸不群。题署《华岩寺志》封面时,乔先生书法尚处于峭拔劲挺向沉静平和的演进期,因此点画结构,小欧特点明显。其篆刻则善于按照印文内容随宜变化,不拘一格而各显情趣,得徐悲鸿。潘伯鹰等喜爱。悲鸿先生“质诸鬼神而奚疑”、“始知真放在精微”等印章即出自乔先生之手。 其诗词亦多佳构,《华岩寺志》中录有律诗数首小I以词的成就最大,先生也以词人自居。当代词家唐圭漳教授称之为“词坛飞将”,著名文艺评论家朱东润教授评义ilJ为“当代之冠”。这里有许寿裳先生遇刺后乔大壮先生所填《苏幕遮》词一首,可见一斑: 暖风吹,寒雨滴。白发花前,前路从头觅.加人山竹鸣太急。窗外鱼大。一片惊涛碧。酒粼生,帘影隔。明日阴晴,不敢寻消息。壁上四弦曾裂帛,拨到无声,断了何人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