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不令犯人苗稼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菩萨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不令犯人苗稼
    师(懒安)即造百丈(怀海) ,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得后如何?一曰:一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宋·普济着《五灯会元》卷四)
    阅读禅宗语录,总令人感到无比的亲切,虽然对答的内容乍看之下似觉平常,细细思考,益觉有味。百丈怀海禅师用非常浅显的例子,寄寓精深的哲理,长庆懒安因而能够契悟佛性自具,不需向外驰求。禅师们智慧活泼通达,能近取譬去引导众生发现自心本性,《五灯会元》里面多的是这样的例子。
    中国以农立国,古代的中国以农民居多,因此,禅师们在开导时也多以与农业有关的事物做例子,一则可以唤取共鸣,再则由于是日常生活所见,具有亲切感,容易引发想像。
    懒安禅师尚未悟得佛理之前,不知佛性自具,因而问怀海禅师如何去识得佛性。这里的“识一当然不只是粗浅的作表面的认识而已,而且要透过深入的理解,然后才能用心去求。然而,这样一问,便显示懒安禅师把佛当作外在的对象,虽然想用心去认识,奈何佛性自在人心,岂可外求?于是怀海禅师为了破除懒安禅师的疑惑,便举牧牛一事为例作说明。要识得佛性就好比去找一条牛,因为是客观外在的事物才有寻觅的必要,问题是:佛性既然是本性自足,那么,向外寻觅当然了不可得,就好比既已骑牛,牛便已在胯下,却要四处找寻,终无寻着之时。
    懒安禅师看来资质是不错的,因此才接着问:“识得后如何?一前面既已用牛为喻,这里当然顺理成章地用牛来讲解。骑牛觅牛的人在找不着自己的牛之后,经过一番折腾只得无功而返,回到家中从牛背上下来,这才发现牛根本就没有丢,只是骑者自迷,因此,了解佛性就不必去外面找牛,“如人骑牛至家”,恍然大悟,然后将牛牵到牛舍,自己也安心,这种回到家而又找到牛的喜悦,便是识得佛性的具体写照。
    懒安禅师毕竟不是平常人,不会以此为满足。因此便继续问,识得之后如何保任?当然,这已经不是再去觅牛的问题了,怀海禅师的回答很妙,他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一牛绑在牛舍而不放牧,则终无吃饱之日,然而,牧牛若放任它随处吃草,那么,牛便很容易跑去吃农人辛勤种植的苗稼,因此,牧牛人必须时时注意看着它,不让它有机会去侵犯人家的苗稼,一旦牛有这样的意图时,就要拿起木杖或藤条,把它驱离作物区。为什么怀海禅师要用“执杖视之”呢?牧牛人大可以把牛绑起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问题是:把牛绑起来,就一个牧牛人来说是不尽职的,而且牛绑起来仍会有状况产生,绑在草上的牛,受不了苗稼的诱惑,仍有可能将草连根拔起(绑在木上的则可能将绳子扯断),如此一来,不但犯人田稼,牛也可能因而走丢:即使都没有状况发生,牛被绑苦,绳索长度有限,难免就吃不饱。就牧牛人来说,失去牧牛的意义。因此,以牧牛人为喻,他不但要让牛吃饱,还要防止牛去犯人田稼,防止牛走丢,“执杖视之”之重要而且必要,也由此可知。
    佛性人人本有,不假外求,保任之法即在抄畴时省视勿使犯错,才不致于悟后又迷,前功尽弃。宋明理学家常说:“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弃。”就是这个道理。百丈怀海禅师用喻精彩,智慧通达,长庆懒安禅师资质高卓,一点就通,一问一答之间,禅家机锋毕现。
    《五灯会元》中的文字简短浅显,比喻多用常见的事物,不但叙述完整、意象丰富,而且意境幽远、禅理深邃,值得细细捧读,用心领会。
    摘自《中国佛教》第37卷8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