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宣鉴和尚本是一名精通讲授金刚经的法师,教导中道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然后乃能成佛。当时南方的僧人宣扬即心即佛,心中大不以为然,于是担着所著的金刚经注疏--青龙疏抄,往南方云游欲与南方的僧人一辩高低。首先即来到闻名的龙潭禅师那去参访。 刚到澧州之界,德山看到路上一位卖油饼婆子,便放下担子想买点心吃,于是向老婆婆点了一份点心。 老婆婆问道:你挑的是什么? 德山回答道:是金刚经之青龙疏抄。 老婆婆又说:问你一个问题,若你能回答出来,则油饼奉上供养。若回答不出来,请到别处去买吧! 德山答:那你就问吧! 老婆婆道: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请问和尚您要点哪个心呢? 德山无言以对,大感连个老婆婆的言语居然不懂!于是请教如何参拜龙潭禅师? 老婆婆手指向远方。 于是德山和尚来到龙潭禅寺,一入堂门便道:久向往龙潭之境,到了,潭也不见,龙也不见。 龙潭禅师于屏风后出来,说道:汝亲到龙潭 德山和尚于是礼龙潭禅师而退下,就在寺院挂单。 到了晚上德山又入法堂,侍立于龙潭之侧至深夜,龙潭于是说道:何不下去休息 夜间山区室外黑暗,德山掀开竹帘而出,见外面黑暗,又回过头来说道:外面太黑! 龙潭禅师于是递过烛火给德山和尚,就在德山刚接到烛火的当下,龙潭一口将烛火吹灭。 德山豁然大悟,便礼拜。 龙潭问道:你见到什么而礼拜呢? 德山道:某甲自今后,更不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 隔日龙潭禅师上法堂,说道:这中间有个好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日向孤峰顶去,立吾之道法。对德山的彻悟印证。 德山于是将所著之青龙疏抄取来,在殿前一把火将自己毕生所学烧个精光,便举语云: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深奥道理,还不如将一滴水投于万壑之中。 火灭欲了,心的清净无染生起了,或说本来就是清净无染啊! 如是则见本来面目之清净光,世间之光无法透过生死,但智慧之光可以彻遍三世!所谓一灯能灭万年暗,一智能除万年迷。当我们看到本来面目之后,才能听懂禅师的无言语。 若还有生起一念可断可证,都是妄想分别!世间人诚实可怜,当你欲与开导分享,奈何世人多以己见,而无法将它人之语会归于内心,甚至会归于佛法,而反用世间种种分别来度量说法者。其实当别人给我们一句佛法开示之时,要做的是反观内心,反观自己是否与法相应,是否做到,而不是老想着别人执着来着,否则即增长无明,否则当下就成了一休的弟子,师父已将女子放下,自己却把这件事一路扛。根器的利钝就在是否反观内心,而不心缘于外。而不是将他人的言语又背在心上,却手指他人啊! 世人的心是杂乱的,学佛之人千万别学那些半调子口头禅,不懂其中之理,又强自说空。记得初来成都,每日赶校车,一日遇一研究生,起先还客气的请教吾佛教,后来即一再否定吾所言,多么愚痴啊!就只看一两本胡说八道的佛书能明白所有佛教,而这类的中国人实在多不胜数,中国人就是太自大了。后来吾即对他说道,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见,何来无我之说?他还能说道:反正就是无我! 了解佛法须从无我去参,在未证之前不管多么理解佛经,都还是有我的。若像此研究生强词夺理,即落我见即落生死。他不知道正与反,即是矛盾! 学佛之人须慎察自我的慢心,否则有何利益可言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