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上五台山,经常做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除给僧人发袜子以外,紧跟着又给五台山所有的僧人每人发了一个瓷碗。熟不知,五台山自古出产木碗,寺庙里的和尚喇嘛尼姑用的都是木钵(碗),均不用瓷碗。为什么在五台山的出家人爱用木碗呢?据说释迦牟尼出家后用的就是菩提木制成的木碗。出家人效法教主,这是用木碗的原因之一;其二,出家人常常带着钵盂出门化斋,木碗比较轻,也不像瓷碗那么易碎,带上它出门比较方便。鉴于上述原因,当康熙给寺庙僧人每人发了个瓷碗之后,僧人们均有点大惑不解。咋?不让我们用木碗了?各庙院的住持就忙着给大家解释,说不要误会,这是皇上对我们出家人的关心,没有别的意思。 关心?先发袜子,又发瓷碗,就这关心法?他不发袜子,我们以前都赤脚了?他不发瓷碗我们以前没碗端吗?要真正关心,就给发点银子,既简单又实惠,也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的。各寺庙的住持听了大家的议论,觉得很有道理,但为避免口舌惹祸,就各做各的工作,说不要信口胡说,皇上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是出家人,不要操那闲心,更不应打妄语,只顾休闲念佛就是了。 是的,康熙皇上所以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而这“道理”又只有他清楚,是绝对不能跟别人讲的。 这是康熙第四次上五台山朝台寻父。时间是1702年2月,一日,他从台麓寺出发,路经镇海寺时,一改直奔菩萨顶的计划,突然暂歇于镇海寺。一进山门,康熙见大殿前有一位50多岁的喇嘛正在打扫庭院。这喇嘛虽上了点年纪,但身板硬朗,气度不凡。他只顾倾头扫院,并不抬头看康熙一眼。康熙说,法师法号叫什么?那喇嘛低着头回答:“八义 ”那八 喇嘛脚上穿着的圆口儿黑布鞋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出镇海寺以后,他突然醒悟,那“八 义 ”分明是个“父”字。联想到那喇嘛连看他都不看他一眼的情景,便就怀疑他是父皇顺治。这么一想,他又马上返回镇海寺,可找遍了全寺,那老喇嘛就好像就地化了一般,毫无踪影。问寺中僧人,他们均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寺从来没有谁穿圆口黑布鞋。从镇海寺怏怏不乐地出来,康熙一行上了菩萨顶。 康熙这次朝台,主要是为了顺治还债的。 据说康熙第三次朝台时,在台麓寺墙壁上发现了这么一首诗: 离俗当僧花山寺, 不慎破碗被赶出 。 古有子债父替还, 今希父债子来还。 康熙这首诗拓印后带回京城,太皇太后断定该诗是顺治笔体。一家人仔细分析诗意,明白顺治出家后,曾到过一座叫花山寺的庙宇,在那里他不慎打破了一个碗后被赶了出来。为此,他觉得这是欠了人家的债,希望他儿子在看到此诗后能替他还清此债。康熙受母命让人从江西景德镇专制 了一窑瓷碗,这次他特意将这窑烧制精美的名瓷碗带上五台山,分发给每座寺庙,让每个僧人都能分到一只碗。 负债子还,康熙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但令他遗憾的是,他与那“八义 ”喇嘛竟失之交臂,让多少年来一直被他寻找的父皇擦肩而过,真是追悔莫及。 康熙四十九年二月,即1710年,康熙皇帝第五次朝台寻父时,顺治皇帝已经去世。康熙在父皇出家的菩萨顶,触景伤情,因情寄感,写下了一首含蓄隽永的哀诗: 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 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 膏雨随芳节,寒霜惜大时。 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 摘自《皇家与五台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