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清·汪道鼎着:因果选集(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菩萨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正文】坐花主人曰:“以未来之事,而遽降之罚,人以为苛,愚以为厚。何也?使其事既行,即明彰显报,亦于事何补?惟迎其意而逆折之,使之有所警惕,而不敢妄为。在人既不受为恶之累,而吴生亦免削除之报,岂不善哉!虽然如吴生者亦幸矣,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吾恐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四字,出佛经,犹言遍天下也。〗鬼神,未必能尽寐者而呼之使觉也。”
    【译文】坐花主人说:“把未发生的恶业作为罚惩的依据,人们会认为很苛刻,我却以为很宽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事已经发生了,就算很明白的显现出它的报应来,也已于事无补了。只有当人心起不轨时就予以惩治,令他有所警惕,从而不敢胡作非为,这样才既可以不让别人受到恶业的连累,而吴生也可免去失禄位的果报,岂不是很好吗!虽然象吴生这种人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但人即使是在暗处起不轨之心,神明如电的目光都能了知得一清二楚,我恐怕遍天下的鬼神也未必都会在梦中警醒这些人吧。”
    ◎钱文敏公残杀报
    赞参军务养天和 孽种难留语太苛
    试看曹彬免杀戮 江南后患正无多
    【正文】常州多世族,如吕相国宫〖相国,宰相之谓。〗、杨状元廷益、赵恭毅申乔、潘大中丞思榘〖榘,音矩。大中丞,巡抚之称。〗,其子孙皆科第蝉联〖蝉联,相继之谓。〗,书香不绝。惟钱文敏公维城后人最凋零,今且绝嗣矣。相传征苗之役,公以大司寇参赞军务〖大司寇,刑部尚书之称。〗。渠魁既戮〖渠,音衢。(书经)歼厥渠魁,(按)渠魁,贼中大头目之谓。〗,经略欲诛其壮丁〖经略,主帅之称。〗,而宥其稚弱〖宥,音右,宽免也。稚,音治,幼也。〗;质之公〖质,犹问也。〗,公毅然曰〖毅然,决断貌。〗:“孽种难留!”遂尽诛之,髫龀无遗〖髫龀,音条趁。(玉篇)髫,小儿发。(说文)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北史杨异传)髫龀就学,日诵千言。(按)髫龀,七八岁小儿也。〗,是峒苗种遂绝。旋师未几,公即薨,公子亦相继殁,诸孙多残疾者,钱氏之祀竟绝。
    【译文】常州有许多显赫的家族,如吕宫(相国)之家族,杨廷益(状元)之家族,赵恭毅、潘思榘(巡抚)之家族等等,他们的子孙都在历次科第考试中,人才辈出,书香不绝。只有钱文敏公,后人衰微,到今天,已无后人。传说,在征伐苗人的战事中,钱公任大司寇(刑部尚书),参赞军务。苗人造反的头目被捕遭杀之后,主帅想把所有苗族青壮年人全部处死,只留小孩子,向钱公请示。钱公干脆说:“孽种难留!”于是男女老幼,全部斩尽杀绝,那峒苗人便绝了后。官军凯旋不久,钱公就死了,其公子接着也死了。留下的孙子,很多都是残疾者。钱家的香火,竟然从此而绝。
    ◎稳婆苦节
    稳婆原是苦养身 少寡操持奉侍勤
    姑劝再醮坚不愿 憾心割耳实冰清
    【正文】上海城隍,威灵最着。道光丙戌,邑有采访节孝之举。凡无力请旌者,汇其名上之有司〖有司,道府州县是也。〗,建总坊焉。
    【译文】上海的城隍,威德灵感,十分出名。道光丙戌年间,县里发起采访、征集节妇孝子事迹的善举。凡是无力上表请求挂旌表扬的节妇孝子,众人就把姓名汇集起来造册,上报有关上级府县衙司,建一总坊,刻上其名以示表彰。
    【正文】方事之始,设总局于蕊珠书院。以绅士数人董其事。众议是举为风化所关,不可少参私见,乃请城隍行像于局中,司事者皆于神前设誓,以期一秉至公。一日,有举报节妇者,询其家世则稳婆也。董事王生笑曰:“姑舍是!安有稳婆而能守节者?”众以为然。是夕,王生梦为青衣唤入邑庙花厅,见城隍便服端坐,厉声责之曰:“后生小子!不辨真伪,信口雌黄〖信口,随口也。雌黄,详注前余生篇。〗!谤诬贞节,宜即示罚!姑念事出无心,诘明至文庙傍,有耄而拥彗迎门者〖耄,音帽,老人也。彗,竹帚也。(史记高祖纪)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太公拥彗迎门却行。(按)拥彗迎门,今引作持竹帚,扫门前地解。〗,询之可得其详。后宜慎之,再若此,不尔恕也。”王叩首伏罪。神命前吏引之出,及门而醒,即披衣起,坐以待旦。
    【译文】这项工作开始时,在蕊珠书院设立了负责此事的总局,由几位当地知名绅士作董事。大家在讨论中都表示,这是件有关当地风化之大事,不能挟杂少许私人成见,就把城隍塑像,恭请到局里供奉。参予此事的全部人员,在神像前立誓,表示秉公作事。一天,有人前来举荐一位节妇。询问这位节妇的家庭情况,说是个接生婆。当时董事王生在旁,笑着说:“算了吧!哪有接生婆能守贞节的!”大家都认为说得对,此事也就作罢了。当晚王生梦见一个穿黑衣的人,召他进了县城隍的花厅,见城隍穿着便服,端坐在里面,严厉地责备他说:“你这后生小子,不辨真伪,信口雌黄,谤诬贞节。本应给以惩罚,姑且念你事出无心。明天一早,你去文庙旁,有一手拿扫帚站在当门扫地的老人,你向他打听,就会得到详情。今后应当谨慎,再要如此,就不能饶恕了!”王生叩头谢罪。神命先前那个黑衣役吏把王生领出去。到了门口,王生醒了,立即穿好衣服,坐着等天亮。
    【正文】天甫明,急诣文庙前。果见一老者持帚扫地,视之则文庙斋夫也。生因以稳婆守节事访之,老者瞿然曰〖瞿,音句。瞿然曰。(注)瞿然,惊变貌。〗:“相公幸问我,他人勿知也。此真烈妇真苦节,我四十年来与之比屋居,其家世业收生。妇有姿色,少寡无子,翁姑劝之改适〖改适,犹言改嫁也。〗,誓勿从。以姑年迈〖迈,音卖。年迈,犹言年老也。〗,不能为人接生,妇承其业,以养翁姑,颇尽孝。尝为巨家接生,巨家子艳其色〖艳,羡也。〗,欲逼奸之,誓死勿从,以计脱归。巨家子复以多金啖其翁姑〖啖,音淡,以利诱人之谓。〗,翁姑皆劝之,妇割一耳以献,始得自全。吾与比邻多年〖(王勃诗)天涯若比邻,(按)比邻,近邻也。〗,自少至老,未见其与男子戏谑。似此节烈,未知应得旌表否?”王既闻其详,急至局,以夜梦及老者所言,遍告同人,而登其名于册。节妇之为神所敬若是,可不重哉!
    【译文】天刚微明,急忙来到文庙前,果然见一位老人拿着扫把扫地,仔细一看,就是住在文庙里的那个斋夫。王生就向他打听接生婆守节的事。老人有点吃惊,说:“相公幸好问到我,其它人都不知道。她可确实是真烈妇,真苦节。我和她相邻而居四十年,她继承家传之业一直为人接生。很有姿色,少年就守寡,没有儿子。她公婆都劝她改嫁,她发誓不再嫁。由于婆母年老,不能再给人接生,她就继承婆婆的手艺,为人接生,养活公公和婆母,很能尽孝。有次,她去为一大户接生,这家的公子看上她的美色,逼迫要奸污她,她誓死不从,设计脱身回到家里。那个豪门公子,又以很多钱来引诱她的公婆。公婆也劝她改嫁,她竟割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拿给她们,这才保全了自己。我和她邻居多年,从少年到老年,从未见到她和男人说笑过。像这样的节烈,不知能不能得到旌表?”王生既然得了详情,急忙回到局里,把夜里所梦和老人的话,向全体同仁报告了,并且把她的名字登上了节妇的名册。节妇受到神如此的敬重,难道我们可以轻视吗!
    【正文】坐花主人曰:“忠孝廉节,根于至性。天固尽人而畀之,非若富贵利达之或有所吝也。而天之重忠孝廉节,实有百倍于富贵利达者,何也?盖人往往以求富贵利达之故,致举其忠孝廉节而忘之。而筚门圭窦之中〖筚,音必;窦,音豆。(礼记注)筚门,以荆竹织门也。圭窦,穿墙为之,门旁小户也。(按)筚门圭窦,贫家屋也。〗,转有为士大夫所不能为者,天遂不得不因其难能而以为可贵矣!彼穷檐匹妇,苦节自贞,鬼神方亟欲表扬之,以励夫马牛而襟裾者〖励,音利,犹劝也。裾,音居,袖也。(韩文公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犹俗言衣冠禽兽也。〗。而信口雌黄,抑而弗举,其为神所责也宜哉!”
    【译文】坐花主人说:“尽忠履孝清廉贞节,是以善良的天性为基础的,上天原本是平等地施予每一个人,并不因为人的富贵显达而有所吝惜。然而上天对人忠孝廉节重视的程度,实在比富贵名利的显达超过百倍。为什么呢?因为人往往由于追求富贵荣华的原故,以致于把忠孝廉节都忘掉了。而居住在穷乡僻壤的人,反而有人能做出达贵士绅们所不能做到的义举,连上天也不得不因她做到了这样难以做到的事而觉得非常可贵呵!那位贫家的普通妇人,因其苦守贞节,鬼神才极力希望表扬她,以便策劝那些外显华贵而内丧道德之人。倘若象王生那样信口雌黄,抑弃节妇之事迹而不举扬,那么被神所惩罚也在情理之中呀!”
    ◎乞丐福报
    还金此丐本良材 博胜无贪更善哉
    美玉居然忻得贾 妻财子禄一齐来
    【正文】贾阿玉,阳羡人。少丐食里中,常栖城外土地祠。某年除日晡后〖晡,音逋,申时也。〗,见地有蓝布一卷,拾视则女衫中裹银包,约三十金。喜甚,继念:“我丐也,安用此?彼遗金者,难保不以情急伤生。”固坐以待觅者。久之,见一中年妇,自城中号泣而出,遍地寻觅。知其为失物主,呼问之。妇见其为丐者,不顾而泣益甚。阿玉曰:“若觅何物?我坐此久当见之。”妇乃以失衣及银告,且曰:“吾夫欠官粮被押,吾卖女以偿,今失去,有死而已。”阿玉询其衣色及银包纸,皆符。即出以还妇。妇检视感甚,分银以谢,坚不受。
    【译文】贾阿玉,阳羡(宜兴县)人。少年时在街上为乞丐,夜里常栖身于城外土地庙里。有一年除夕日,下午,见地上有蓝布包一个,拾起来打开一看,是件女衫,里面裹着一包银子,约三十两。他先是高兴,继而想:“我是个要饭的,哪用得上这个。丢失银子的人,难保不因此焦急而寻短见。”就坐在路边等待失主来找。过了很久,见一中年妇女从城里号哭着走出来,边走边到处寻找东西。阿玉知道她是物主,就呼叫她。妇人见他是个乞丐,没有理睬,自顾寻找,哭得更厉害了。阿玉说:“你找什么?我坐在这里很久了,该能见到的。”妇人才告诉说,把衣服和银子丢失了,并说:“我丈夫欠官粮被关押,我把女儿卖了,要去交上银子赎人出来。现在丢失了,只有去死了!”阿玉问她衣服颜色和包银纸,回答都相符合,就拿出来交还给她。妇人检查以后,非常感激,就分了点银子出来,给阿玉以示谢意,阿玉坚决不受。
    【正文】是夕卧祠内,见殿上灯烛炳耀,疑天未明,何遽有烧香者?忽闻殿上言:“今日有丐者,不昧遗金〖不昧,犹言不隐没也。〗,全人夫妇两命,功甚大,宜予以福报。”复有人言:“此人应以丐终,寿至三十。”殿上者曰:“宜申东岳,添注禄籍,并予之妻子以劝善。”又命先赐银一箱,旋有人携巨箱置阿玉前,曰:“上神赐汝。”喜极而醒,则黑暗如故。欠伸欲起〖欠伸,注详首篇〗,足下有声锵然〖锵,音枪。锵然,铜铁声也。〗。拾视之,绳系大钱六枚〖枚,音梅。六枚,犹言六个也。〗。窃笑曰:“此岂即神之所赐耶?”因藏之怀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