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经中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其中除了本生故事以外,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为基础,每一则故事背后所传达的宗旨,都是以解脱、慈爱、平等、无私、善良、诚信以及善恶因果为主,这都是当时佛陀住世说法时,用以教导弟子的精要。 故事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分古今、不分老少,用故事讲道理的方法,深富教育启发意义。以《圣经》为例,在西方,圣经故事早已广泛流传,并在全球以各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反覆运用,对西方的科学、文化等诸方面发挥了重大影响。然而,佛教三藏经典中,许多极富教育启发的经典故事却因佛经原文的行文晦涩难解,一直未能获得一般读者的广泛性阅读。 有鉴于此,中华印经协会特别收集、整理,编辑这《佛经故事选集》的系列书,俾以将佛陀的教法藉由图画故事,深入浅出的传达出去,甚至化为教育的力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因此认识佛教。故而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以轻松的口语对白方式表达,在保有经典原文中心思想的原则上加工,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活泼,并藉由故事来传递佛教善恶业报的观念。 《佛经故事选集》系列所收集的故事内容丰富,其中有《佛陀本生故事》,专门讲述世尊成佛前的本生因缘、《菩萨与罗汉的故事》则是描写菩萨以及阿罗汉弟子们修行的过程。此外,尚有以女性为主角的《女性故事精选》以及推广护生理念的《戒杀放生故事集》等等,内容精采多元,通俗易懂,适合各年龄层阅读。 生命电视台 台长 中华印经协会 理事长 海 涛 落荒而逃的魔鬼 从前,在舍卫城郊外有一个非常荒凉偏僻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善于变化自己的形体,经常在这一带作祟,祸害不少人。 曾经有一个远来的商人,带着不少香料,准备到舍卫国做生意。当他走到城郊峙,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半人高的野草和几株杂树在夜色中摇动着。 走了一会儿,他的肚子开始饿了,准备先吃点粮食再进城投宿。他走到一棵树下,放下货物,取出粮食慢慢吃了起来。他一边吃着干粮,一边闭上眼睛盘算这些货物出手后能赚到多少钱。 这时候,魔鬼悄悄出现了,他闻到从包裹里散发出来的香气,猜想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香料。魔鬼趁这个商人不注意,化成一道白烟,随着吞下去的干粮一起进入商人的肚子里,这商人却丝毫没有察觉。 商人填饱肚子后,又拿起包裹,站起身继续向舍卫城赶去。走了不久,肚子开始发出声音,他心想:‘奇怪?刚才吃了那么多干粮,怎么肚子又叫了?’ 商人忍耐着走了几步,肚子却开始痛起来,而且越来越痛,仍佛有什么东西在肚子里蠕动着。他实在忍受不住,就扔下装有货物的包裹,在地上翻滚起来! 他越滚离包裹越远。这时候,魔鬼趁机化作一道白烟从商人的嘴里散出来,然后拾起包里跑掉了。结果这个商人不仅被魔鬼折磨得死去活来,还丢掉许多香料。 正因为魔鬼常常这样作祟,所以很少有人敢到这里来,这里也就显得更加荒凉恐怖了。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有串去舍卫城外三十里远的一个寺院中,傍晚回来时恰巧路过这里。目犍连一走到这里,马上感到一阵寒意。 天快黑了,目犍连急急忙忙的赶路。等到目犍连走近时,魔鬼便从树后门出身来,化成一道白烟,从目犍连的鼻子进到他肚子里。目犍连因为一心赶路,并没有注意到。 目犍连走着走着,突然觉得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像雷声一样。目犍连觉得十分奇怪,他停下脚步,在路边的杂草丛中盘腿生了下来,摒除一切杂念后,发现原来是个魔鬼在自己腹中捣乱,于是目犍连大声的对魔鬼说: ‘你这个魔鬼还是快出来吧!我是佛陀的弟子,你根本不能伤害到我,所以赶快离开吧!否则我会用法力将你打入地狱!’ 魔鬼听了之后,以为目犍连只是吓他而已,仍然继续在目犍连的肚子里作怪。 目犍连见魔鬼还不出来,就对他说: ‘魔鬼你快出来吧!不要再作怪了,我是佛陀的弟子目犍连。’ 魔鬼一听到这句话,不由得害怕起来,因为他知道目犍连是佛陀弟子中最有神通力的一个,于是匆忙化做一道白烟,从目犍连张开的口中钻了出来,然后跪在地上请求目犍连宽恕他。 目犍连原谅了这个魔鬼,并告诫他以后不可以再骚扰过往的行人。魔鬼答应后立刻一溜烟的跑掉了。 从此,魔鬼再也不敢出来作祟,而这个地方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泡沫般的美丽 从前,在摩竭国有个观园,里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这一天,有一男一女在园内烧香拜佛。那个男子是城中一个大臣的儿子,名叫畏间;那女子是个漂亮的女人,名叫上金光首。这两个人被彼此吸引,在拜佛时一直忍不住偷偷看着对方。 突然间,上金光首仰翻在地上,四肢僵硬。畏间非常惊讶,过去推了她一下,可是她却一动也不动。 畏间不知所措的看着躺在地上的上金光首,只见她的脸色发黑,眼睛、嘴角、鼻孔、耳朵都开始流出脓血来,一股恶臭直扑他的鼻孔。畏间这才明白,上金光首的确死了,而且在炎热的阳光下已经发始腐烂。 转眼间,美丽的上金光首变成一具腐烂的女尸,一群群绿头苍蝇循着恶臭飞来,全都在尸首上吃喝那死肉败血。 畏间怎么地想不出上金光首的死因,不禁惊恐万分,准备拔腿跑掉。刚站起来要跑的时候,却听到身边的树木说起话来: ‘这女子死得真可怜!那么漂亮的脸蛋,那么苗条的身材,却不明不白的被抛在这里。’ 又有一棵树说:‘这位先生,难道你只贪图她生前的美丽,不管她死后的凄惨吗?’ 畏间本能的停住双脚,他奇怪树怎么会说话,听到树的话,他一时间感到惭愧,便从身上脱下外套,将那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盖住,搬到树林中藏起来。 畏间向园外走去,刚走了几步,忽然看见半空中亮起万丈佛光,照亮整个天空。佛光中佛陀威仪万方,神采奕奕。 畏间顿时忘记了刚才的事情,心中异常兴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再定睛一看,令他更惊奇的事发生了,帝释天放着五彩祥瑞的光芒,站在他面前。 ‘小伙子,恭喜!恭喜!你年纪轻轻就有福报看到佛陀的法相,肯定做了什么善事吧?’帝释天走过来赞扬畏间。 畏间听了这话,忙对帝释天说:‘帝释天神,您真是救苦救难。我正愁得不得了呢!请您给我指条光明大道吧!’ ‘小伙子,不必发愁,有什么事与我到佛所去说。’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佛陀居住的精舍,帝释天变出一朵花来,交给畏间说: ‘把这花放在佛陀的身上,有什么话尽管对佛陀说。’ 畏间照上帝释天的指点将花放在佛陀足上,退后叩首说: ‘佛陀啊!我要告诉您一件事。今天有个女孩邀我到观园去游玩,后来莫名其妙的死去了,她七窍流血,皮腐肉烂,我看到简直吓坏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佛陀正准备开口说话时,从外面走进来了两个年轻女子。畏间看见她们大吃一惊,原来那个年长一点的正是上金光首。 两个女子拜完佛后走了出去,畏间转头一看,佛陀和帝释天神都不见了,面前却站着文殊师利菩萨。 ‘小伙子,你认识刚才拜佛的那对姐妹吗?’文殊师利菩萨问。 ‘我只认识那个姐姐,她是上金光首。’畏间回答。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你从今天的事情中知道了些什么?’ 顿时,畏间心中觉悟了,他马上回答道: ‘美丽不过就像泡沫一样,会年老、会消失,上金光首也是如此。我不用着迷于她美丽的容貌,就连与她之间的快乐都是瞬息的幻想,只有佛道才足我永生的依靠。’ 文殊师利菩萨满意的笑了,随后便消失不见。这时畏间才明白,这些都是文殊师利菩萨为了教化他而示现的,从此精进求道,后来成了德光耀菩萨,最后成佛。 贪睡的比丘 佛陀常教导弟子们在学习佛法时要认真,要用心,绝不能懈怠、懒惰。大多数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勤奋修行,很多弟子因此得了道,修成罗汉,消除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有一个比丘,就是不肯用功,每当别人在打坐修行时,他却呼呼大睡。僧团里的师兄弟们劝了他好几次,他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这个比丘最大的毛病就是嗜睡,每天吃饱就睡,睡觉时还将自己的房间关得死死的,一个人在房中蒙头大睡,别人怎么叫都叫不醒。 这天中午,嗜睡的比丘托钵乞食回来后,便回到自己的僧房倒头大睡。他这一睡就没有起来过,僧房中如雷的轩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第二天上午是佛陀为大众说法的日子。所有的弟子都来了,唯独缺那个嗜睡的比丘。 佛陀问:‘那个爱睡觉的弟子怎么没有来呢?’ 一个弟子急忙站起身来回答:‘佛陀!他从昨天中午睡到现在还没有醒过来,我们怎么叫他都叫不醒。’ 佛陀心中想起,这个爱睡觉的比丘从今天算起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如果让他这样在昏睡中死去的话,他是得不到善终的。佛陀非常怜悯他,所以先让弟子们诵读经文,自己带着阿难前往贪睡比丘的僧房去。 佛陀和阿难还没到,远远就听见雷鸣般的轩声,一阵接着一阵,一阵高过一阵。推开房门后,轩声更大了,那位比丘依然蜷缩在床上,睡得正香。 阿难先叫了几声,可是比丘毫无反应,依然睡着。后来佛陀走到比丘床前,用手指轻轻摇了摇比丘的身体,这个熟睡的比丘马上醒了过来。 比丘见到佛陀正站在自己面前,慈爱的俯视着他,急忙起身向佛陀顶礼,说道: ‘尊敬的佛陀,论原谅弟子无礼。’ 佛陀告诉他说:‘你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我不忍心见你在昏睡中死去而得不到正果,所以特地来叫醒你。’ 这位比丘大吃一惊,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他又惊又怕,不知所措。 佛陀安慰他说:‘这是你命中注定的事。好几世以前,你出家做比丘,却只知道吃和睡,从来不思惟法义,也不遵守佛法戒律。因为没有种下任何福德,命终后灵魂投生成米虫,就这样过了五万年,然后又投生为田螺、蚌和树干中的蠹虫,前前后后各过了五万年。 你前身所投生过的生命都喜欢住在昏暗没有光亮的地方,而且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更特别的是这四种生命都喜欢睡觉,一睡就是一百多年,完全不懂得求上进。经历了二十万年,你才赎清前世的罪孽,所以今生能够投胎为人,并且出家做了比丘。 既然做了比丘就应该勤苦修行,认真钻研。没想到你又像二十万年前一样贪吃贪睡,为什么你总是睡不够呢?可别忘了二十万年前你的前身的结果。’ 比丘听了佛陀的话,羞惭得满脸通红,连忙向佛陀表示忏悔,就在他深深自责、忏悔的时候,一切杂念都随之消除了,并且在最后的生命里修得了阿罗汉果。 无心之过 从前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 天色越来越黑,当他们来到一座树林中,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只能听见师徒俩行走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从远方传来的各种野兽凄厉的叫声。 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抱住师父的肩膀,连扶带推的快步向树林边缘走去。 师父年老力衰,又东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动了,加上看不清楚道路,在儿子情急的一推之下,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刚好头磕在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可是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发觉师父已经死了,不禁大吃一惊,痛哭失声! 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 ‘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就是说嘛!竟然把自己的父亲推去撞石头,真是个不孝子!’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觉得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 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不是你的错。’ 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皱紧,没精打采的。 佛陀看了,微笑着继续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从前有一个父亲生了重病,儿子很着急,到处求医间药。每天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扶父亲上床躺下,让父亲睡个好觉。可出他们住的是一间茅草屋,地上又潮湿,引来许多蚊蝇,整天嗡嗡的飞来飞去,打扰父亲睡眠。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马上找来苍蝇拍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 儿子又急又气,转身抄起一根大棍子挥舞着,对着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恰巧有一只蚊蝇落在父亲的鼻子上,儿子一时没看清楚,慌忙一杖打去,父亲就这样被棍子重重揍了一下,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死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人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可就冤枉他人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 ‘你使劲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小沙弥点头称是。 ‘我讲的故事和你所经历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了安慰,从此更加的勤奋修行了。 习气难断的罗汉 习气在人的身上,就像装过酒的酒瓶,虽然将酒倒光了,但瓶中仍有酒味一样的难以断除。 像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就是一个例子。 毕陵伽婆蹉阿罗汉曾经五百次投生在高贵的婆罗门家,所以造成他骄傲轻慢的个性。 ‘你算什么东西?我可是五百世的贵人福种,你这个暴发户区区几十年又算什么!’ 对于比家世的人,毕陵伽婆蹉阿罗汉总是用这种看不起的态度对待,就算修得阿罗汉后,他还是带有贵族的习气。 有一天,毕陵伽婆蹉来到恒河岸边观赏风景。恒河水神见有罗汉降临,连忙上来接驾,恭敬的说: ‘尊敬的罗汉,难得的圣贤,我万分荣幸。’ ‘搞什么?你这个小奴仆,还不快快断流,让我过河!’ 恒河水神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水神气得浑身颤抖,生气的说:‘你这没礼貌的家伙,给我等着!’ ‘小奴仆,我难道怕你不成?’ 恒河水神立即跑去精舍向佛陀告状: ‘世尊,有个罗汉圣者到恒河水边,我以礼待之,他竟骂我小奴仆,叫我断流让他过,实在无法无天啊!’ 佛陀静静听着,然后说道:‘你不要生气了,我让他向你赔礼道歉,让他忏悔自己的过错。’说完佛陀便和水神一起来到恒河岸边。 华陵伽婆蹉听到佛陀的教诲,便向水神道歉: ‘小奴仆,对不起!’ ‘佛陀,您看!他还是叫我小奴仆啊!’水神更加气愤了。 佛陀对水神说:‘水神啊!毕凌伽婆蹉不是有意的,这是他累世的习气。’ 水神只好无奈的回到恒河水宫去了。 佛陀转身对毕陵伽婆蹉说:‘毕陵伽婆蹉啊!身为罗汉,坏习惯仍然未改。过去一个婆罗门一连骂了我五百次,他可痛快极了,以为我会生气,没想到我毫不生气。他又一连赞美我五百次,以为我会高兴,没想到我也毫无高兴之意,他只好走了。只要能断除烦恼和不良的习气,一切事情不管好坏都没有什么不同,根本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佛陀慈爱的教导毕陵伽婆蹉,希望他能除掉旧习气,成为一位真正的罗汉。 看见佛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