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间】公元前58~前51年 【战争地点】山北高卢地区 【交战双方】罗马VS高卢人 【关键人物】恺撒 【战争背景】 恺撒头像山北高卢又叫做外高卢,主要是指阿尔卑斯山以北、莱茵河以西、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德国、荷兰及瑞士一部分。这里的居民主要是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恺撒时期,高卢分成山南高卢,即指完全罗马化的高卢;那尔波高卢或称行省;和“野蛮”高卢。丰饶的高卢地区吸引了很多罗马、希腊的商人来此地进行交易。 高卢战争前,罗马政坛有3个风云人物比较活跃,他们分别是克拉苏、庞培、恺撒。克拉苏同庞培虽然互相嫉妒,经常争斗,但迫于政治需要,二人从公元前70年就联手被选为罗马执政官。而当时的恺撒,从“军功”到“财富”上都逊色于他们两个人。于是恺撒为了实现他的政治野心,就只有注意罗马的政治局势。前60年,恺撒回到罗马,与克拉苏、庞培订立秘密协定,正式组成“前三头同盟”。第二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其在任期内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使其政治声望大为增加。与此同时,恺撒还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他的平民领袖的声誉,以实现其称雄争霸的野心。 恺撒知道,自己要超过另外两个风云人物,就一定要拥有强大的军力和雄厚的财富,这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最大资本。他关注到高卢总督这个职位,决定任期过后就去当做高卢总督。他到了高卢之后,以此为基地,增加自己的实力和威信,以便将来获取更大的权力。公元前58年,恺撒通过协议出任高卢总督,任期5年;两年之后,再续协议继任高卢总督5年。恺撒任高卢总督,标志着高卢战争的开始。 【战争经过】 公元前58年,恺撒到高卢赴任总督。他以当时罗马下辖的山南高卢为基地,向山北高卢大举入侵,发动了规模庞大的高卢战争。恺撒意识到大批日耳曼人进入高卢地区,将可能引起高卢地区的混乱,这不利于罗马的统治,于是他决定先打日耳曼人。 日尔曼人原来居住在多瑙河以北及莱茵河以东。其习俗与高卢人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一般过“逐水草、草地或树林而居的游牧生活”。更为让人厌恶的是,他们喜欢用流血的方式获取想要的东西,而不用流汗的方式去获得。日尔曼人勇猛善战,往往被高卢地区争权夺势的部落所雇佣,成批地入侵高卢地区,这就对罗马构成很大的威胁。 恺撒首先提出与日尔曼人的首领阿里奥维司斯谈判,要求日耳曼人退出高卢地区,但遭到对方的拒绝。恺撒盛怒之下便同阿里奥维司斯在莱茵河附近进行了一场大战,战斗的结果是日尔曼人失败。 为阻止日尔曼人再次成批地侵入高卢地区,恺撒率军直达日尔曼人的居住地。日尔曼人表面妥协,并两次派使者与恺撒谈判,但暗地里却出兵攻击罗马骑兵。恺撒损失严重。于是,日尔曼人再次派使者来谈判时,恺撒便下令将他们都扣下了。然后,恺撒率军向日尔曼人发起进攻。在没有领导的情况下,43万日尔曼人一时间陷入混乱,死伤无数。一些人为了逃命,纷纷跳入莱茵河被淹死。在这场战斗中,恺撒军无损一兵一卒,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为了彻底消除日尔曼人对高卢的企图,恺撒决定率军渡过莱茵河,深入到日尔曼人居住区的腹地,对其进行威慑。恺撒派人花费10天的时间在莱茵河上架了一座桥,并率军开过莱茵河。面对罗马大军开来,几支日耳曼人决定乞求和解,恺撒接受了他们的要求。8天之后,恺撒认为目的已达到,便让军队撤回高卢地区。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地区,有一些克尔特人的部落,其中最勇敢要数厄尔维几族。在恺撒征服高卢前,有个显赫而富有的厄尔维几人领袖奥尔及托列克斯,为满足篡夺王位的野心,曾煽动族人离开自己的领土,向外侵略扩张。由于事情败露,奥尔及托列克斯在听候审判时,突然身亡。这件事之后,厄尔维几人仍继续在做远征的准备。他们随身仅携带粮食、武器、车辆及牲口,聚集于罗纳河沿岸,妄图通过罗马行省的地界向外移徙、扩张势力。恺撒得知后,迅速赶往日内瓦,派遣一个军团的兵力阻止了厄尔维几人的行动。厄尔维几人改道另一路线,准备侵入桑东尼人境内。恺撒率领五个军团的兵力,取捷径,赶上厄尔维几人。 公元前58年,罗马军队在阿拉河畔,趁厄尔维几人还有1/4的人没有渡河,突然袭击并杀死了大部未渡河的厄尔维几人。而被屠杀的人正是曾打败过罗马军队,并杀死当时带兵的执政官郎琴纳斯的人。因此,恺撒认为该次突袭的胜利洗清了罗马旧日蒙受的耻辱。为追击厄尔维几人的余部,恺撒派兵在阿拉河上迅速造起一座桥,率领军队渡过阿拉河。厄尔维几人十分惊恐,于是派使者与恺撒谈判。使者狄维果不愿将人质交给恺撒,于是,双方在毕布拉克德镇附近进行了一场决战。 战斗开始了,恺撒指挥军队占据了一座山峰,并把4个老军团,分成三列布置在半山腰,新从高卢征召来的2个军团和全部辅助部队被安置在山顶。战斗一开始,罗马士兵居高临下,向厄尔维几人的方阵投掷轻矛,厄尔维几人继续顽强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给养缺乏,被迫投降。 罗马军队在高卢地区暴力行为,引起比尔及人的不满与恐慌。公元前57年,比尔及人缔结同盟,一起反对罗马暴行。比尔及人大多为日尔曼人的后裔,他们勇猛善战,曾抵挡住钦布里人和条顿人的侵略,在军事上享有较高的声望。比尔及人的同盟聚集了40余万人的军队,其中的俾洛瓦契人既勇敢,在人数方面又占有优势,约6万人;苏威西翁内斯人5万;纳尔维人5万;另外12支部族共出兵26、6万人。 比尔及人结盟反抗罗马的消息很快传至恺撒那里。他立刻调集8个军团的兵力开进阿克拉松奈河北岸驻营扎寨,并每天派骑兵去侵扰比尔及人的军营探虚实。在罗马骑兵屡次获胜后,恺撒决定与比尔及人正式开战。由于比尔及同盟军中,聚集了各部族的人马,他们一方面希望取胜,但另一方面又怕自己的家园遭罗马人洗劫,因此军心涣散,战斗力受到极大削弱。罗马军队轻易击败联军中的主力俾洛瓦契人,迫使其投降,并交出了600名人质。 恺撒胜利后继续追击,在萨比斯河同比尔及同盟中的另一主力——纳尔维人进行了一场大战。纳尔维人勇猛剽悍,他们拒绝一切酒与奢靡品,认为那些会减弱勇气,消磨意志;他们还沿袭古人的习惯,将所有的军事力量集中在建设步兵上。当纳尔维人得知俾洛瓦契人投降后,他们一面将妇孺病弱者集中安全地带,一面积极迎战。纳尔维人在领袖波陀奥耶多斯指挥下曾一度重创罗马军队。纳尔维人首先跟踪侦察,然后埋伏于密林丛中,当缓慢的辎重部队进入其视线时,他们便突然以全部兵力猛冲出来,使罗马军队陷入混乱。而繁密的藩篱阻挡了罗马人的视线,又因地形生疏,罗马军队便自然损失惨重。 这样的形势对罗马十分不利,恺撒决定到阵前亲自指挥,终于稳住了阵势。此时,大军后面保护辎重部队的2个军团也赶到,对纳尔维人进行了疯狂冲杀,已经疲惫不堪的纳尔维人仍然顽强战斗,直到再没有力量作战为止。 萨尔斯河战役后,纳尔维人的600位长老只剩下3人,而能持武器战斗的6万名士兵中,只剩下500人。不久,恺撒又降服了阿杜亚都契人。为此,元老院决议为恺撒的战功举行15天的谢神祭。 公元前57年,恺撒接连击败了阿尔卑斯山商路上的塞邓尼人和维拉格里人,使罗马商人可以安全通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高卢地区。第二年,恺撒军队消除了沿海的文内几人的势力,并将他们的长老全部处死,将剩下的文内几人作为奴隶拍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