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狄更生“迷恋”死亡吗?狄更生怎么死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艾米莉·狄更生,(l830年-1886年),是美国着名女诗人,她的诗公开出版后,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她在美国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仅次于惠特曼。1984年,美国文学界纪念“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诞生二百周年时,在纽约圣·约翰教堂同时开辟了“诗人角”,入选的只有惠特曼和狄更生两人。
    
    关于这位着名的女诗人,为何“迷恋”死亡,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在她的1700多首诗里,有三分之一的诗是写死亡的。她的诗写死亡深刻的蕴含和影响,表现对死亡的迷恋之情。诗人深感失去朋友的悲痛,深知落日的余晖要比它所有的光辉更亲切,只有当失去朋友时,才会感到所失的朋友的可贵和可爱。如“我的生活曾两次关门”一诗。
    狄更生相信死亡和永生相连,相信死与生形成一种自然循环,死是生的开端。“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一诗,就体现了她的生死观。读这首诗,使人感到死和生的不可分割性。在这里,两者都被诗人巧妙地人格化了,死神是一个亲切的车夫,他停车等我上车,车里还坐着“永生”,我被死神的和蔼与礼貌所感动,于是放弃工作和休息,随他悠闲地穿过学生课间休息的学校(象征人的童年阶段),越过庄稼成熟的田地(象征成年),看到夕阳西下(象征晚年),感到夜里衣薄体寒(尸骨之寒),在坟墓里呆了数世纪。诗人第一次认识到,死神的马车是走向永恒的。换言之,人虽死而灵魂犹生。这一点反映出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她的诗里,确实能找到她迷恋死亡的地方,但是,她又因何如何迷恋是死亡呢?是因为她已经修炼成了圣人,还是因为她已看破了红尘?有一种说法是这要的,她很有可能患有某种疾病,比如孤独症。对于她的生平,是这样介绍的:狄更生于1830年12月10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镇一个律师家庭。祖上是当地望族,父亲一度出任国会议员,家庭以保守的传统自居。她从小受到正统的宗教教育,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单调平静,很少外出,仅作过一次旅行。20岁开始写诗,早期的诗大都已散失。1858年后闭门不出,70年代后几乎不光房门,文学史上称她为“阿默斯特的女尼”。研究者至今仍不明白她长期隐居的原因。
    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留下诗稿1775首。在她生前只有7首诗被朋友从她的信件中抄录出发表。在她创作时,爱默生所领导的“超验主义”运动在离阿默斯特不远的康科德兴起,她年轻时曾接触到爱默生的思想,爱默生反对权威、祟尚直觉的观点,使她与正统的宗教感情发生冲突,处于对宗教的虔诚与怀疑的矛盾之中。她的诗主要写高傲的孤独、对宗教追求的失望、死的安详等,反映了复杂的心理状态。
    狄更生于1886年5月15日逝世。她的亲友曾选编她的遗诗,于19世纪末印出3集,但逐渐为人忘却。直到美国现代诗兴起,她才作为现代诗的先驱者得到热烈欢迎,对她的研究成了美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热门。从1921年起,狄更生的书信陆续选编出版。其中有许多表现出与她的诗相仿的谜一般的意趣,这也说明她的生活内容过于狭隘。
    有人说,她很可能曾经遭受过爱情的打击,被哪个男人所伤。但是,她却是一个非常善于写爱情诗的人,她的爱情诗里,几乎看不到她曾经受伤的影子。
    狄更生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她的爱情诗甜而不腻、苦而不酸、炙热而蕴藉。爱是她诗歌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她直接写“爱”、“爱与某人”、“所爱”和“爱人”的诗篇有123首。
    她虽然终生未嫁,但并不甘心做一个孤独和缺乏激情的人。如向情侣倾诉深情的“狂风夜!狂风夜!”一诗。诗人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纵然是狂风暴雨,也令人心花怒放,爱情这条船永远在伊甸园里荡漾,在大海的怀抱中停留。这首诗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准备奉献一切的女人的内心感情。
    也许,这个谜一样的女诗人的谜团,还要留给人们继续去猜想、回味。这也正是这个女诗人的迷人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