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阿贝·克尔凯郭尔(1813年-1855年),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后继承巨额遗产,终身隐居哥本哈根,以事着述,多以自费出版。 克尔凯郭尔作为哲学心理学家和诗人,应该是位活跃分子,他自大学毕业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克尔凯郭尔的父亲出生贫寒,后来靠经营羊毛致富。父亲强暴家中女佣而生下了他的哥哥,家中有兄弟7人,他排行最小。他的父亲为自己早年诅咒过上帝,以及有过通奸行为而自认有罪,后妻和五个子女先他而逝,更使他备感震动,深信这是上帝特意使他领受无穷的痛苦和孤独。他的这种阴暗低沉的心态对小儿子克尔凯郭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尔凯郭尔因自己身世异于常人,而自己又有先天生理缺陷(驼背、跛足),体弱多病,所以自认是个孤独的“例外”,因而他虽然聪颖过人,但生性孤僻内向,行为怪诞,以致他同其父一样终身都为有罪和受惩的宗教情感所支配。他从小就染上了忧郁症,以为自己有两个原罪,自己死了之后会下地狱,因此他整个的生活都是悲观的。尽管如此,他却在生活中早早学会了让自己的忧虑不让他人察觉,对外以轻浮放荡的花花公子形象来掩饰自己的忧郁。 1830年,克尔凯郭尔进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神学,他一心想当牧师,其毕业论文为“苏格拉底特有的讽刺概念”,毕业后虽然考取神学学位,但因不认同丹麦路德教会的教义而从未担任过神职。在哥本哈根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哲学和文学着作,对戏剧和音乐也有浓厚的兴趣,但恐惧、颤栗和忧郁的情绪总是支配着他,无论是1836-1837年间的放浪生活,还是1838年其父死后的独立生活。也许正是这种忧郁,使他后来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另外,有人称克尔凯郭尔是神秘主义者,有人称他是宗教哲学家,也有人称他是存在主义、宗教神学和精神分析三位一体的大师。他生前发表的着述约有5000页,留下的日记约有1万页。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的“存在”,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www.gs5000.cn 克尔凯郭尔仅在年轻时游历过丹麦及其附近的一些地方,三次赴柏林游学,此外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哥本哈根度过的。大学毕业后,克尔凯郭尔没有寻求任何职业,靠着父亲留下的遗产度日,终身以隐居作家的身份从事着述,写有大量的论着和日记。主要代表作有《论反讽概念》、《或此或彼》、《恐惧与颤栗》等。 他对成体系的理性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作了尖锐的批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真实存在的个人。这一点恰恰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或者忽视了,或者不承认的。他认为,真实的生活不可能由抽象的概念体系所包含,反对用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思想、体系去代替具体的、特殊的个人。他坚信,真实存在的只能是个人内心中的存在,是人的个性、人的内心体验。个人在内心中体验到的不幸、痛苦、欲望、悖谬、恐惧、绝望等等,不能用语言表达,不能为理性说明,当然也不能成为观念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性,亦即内在性,这种内在性就是最基本的存在。个人的这种存在在时间上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但是,这种发展变化绝不是线性的和量的积累,不是照黑格尔所说的“对立统一”的“同一性”进行的。存在的状况,是按“或此-或彼”的方式进行的,即要么是这样,要么是那样。因此,最真实的存在,就是个人的内心体验;不幸和苦难是人的罪过,是对人的锤炼,是人得救的前提;孤独、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宿命。因此,个体存在的本质是孤独,存在的根本任务是选择,选择即选择孤独,即孤独地选择。 针对克尔凯郭尔为何隐居,我想,这种选择孤独、体验孤独的解释还是挺说得过去的。 但是名人的事情,有时候让我们后人很是难以说清。竟然还有人认为克尔凯郭尔之所以过上隐居生活,是为了一个女人。也就是他唯一的一次恋爱、订婚与解除婚约的经历,令他变得孤僻,心态异常,甚至近乎疯狂。 克尔凯郭尔在1837年时,是个稍有名气的专栏作家,他认识了雷吉娜,这位15岁的少女也爱上了他,他们慢慢地论及婚嫁,于1840年订了婚。订婚后不久,克尔凯郭尔以为自己应该把内心的感受告诉这位未来的太太,好使得以后可以互相分担忧患、痛苦。可是,当他把自己内心的所有忧郁,尤其自己有两个原罪,将来会下地狱的感受告诉雷吉娜的时候,雷吉娜当时只有18岁,不能接受如此古怪的、颓丧的思想,把他所说的只有一笑置之,所以克尔凯郭尔认为自己不应该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分担给这位纯洁的少女,因此断然地与她解除婚约,最后他从报上得知雷吉娜和另一个人订婚。在解除婚约之后,他感到更加痛苦。 克尔凯郭尔无法以感性的方法解除内心的苦闷,亦即无法以感性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存在,因此他认为排除心中苦闷的出路应该是属于思想的层次,而当时丹麦人崇拜德国的思想与文化,于是在1841年他步上了留学德国之途,到柏林大学学习当时盛行的黑格尔哲学。大学毕业后,克尔凯郭尔回到哥本哈根,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一直到他去世,在他的日记和着作中,他和雷吉娜的关系一直都是他自我折磨式思虑的主题之一。在克尔凯郭尔认为,德国观念论的课程都是属于非常高的理想,把一切都往真善美的身上推去,把人性、具体人生的所有苦闷和痛苦都存而不论,这些均与他的理念不同。于是克尔凯郭尔放弃传统哲学思想的探索,改而探求现实世界的人生哲学,终于使他领悟出影响世人的存在主义。 也许前面种种原因都不是克尔凯郭尔隐居的最终目的,他曾说过:“寻找一个对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寻找一个我愿意为它而活、为它而死的理念。”可能,隐居单纯是他的一种理想生活。谁知道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