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吴晗和胡适在 30 年代究竟是什么关系,对吴晗在 30 年代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应该怎样估价?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因为,30 年代是吴晗学术著作最旺盛的时期,避开这段历史不写不行,把这段历史从略或简单化了也不行。于是,我们重新借出吴晗和胡适往来的信件,逐件研读和分析,结果发现在能查到的十多件信中,其中绝大多数是谈学术的,是商讨或请教学术上的某些问题的。唯有一封是谈国事的,吴晗在这到信中一开头就说:“处在现今的时局中,党国领袖卖国,政府卖国,封疆大吏卖国。”“翻开任何国任何朝代的史来看,找不出这样一个卑鄙无耻丧心病狂的政府。” 他在信中对胡适的“读书救国”表示怀疑,认为空口喊“救国”有什么用,学生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问题上,应当“为自己争人格,为国家争光荣”,亦即不当亡国奴,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吴晗认为学生如果连这种思想行动都没有,就无异于是“看着人家大批出卖你的父母兄弟,听着若干千万同胞被屠宰的哭声,成天所见到的消息又只是‘屈服’、‘退让’,假使自己还是个人,胸膛中还有一滴热血在着的时候,这苦痛如何能忍受?”之后,我们又从吴晗一本记载明代东林党人和阉党进行斗争的藏书《碧血录》中看到他在扉页上写下的一句话:“读完此韦,胸中不知是甜是辣,因想及自己将来如何死,若死在床上则未免太笨拙,最好是自己作—主意,想—洒脱干净死去……,岂不快哉。”充分流露出吴晗在国难当头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此外,还有许多杂文、信件和诗,也都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例如在一篇杂文中他称国民党政府“是专杀同胞不作别用”的政府,指责日本用机关枪枪杀中国老百姓,而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则誉作“一串光荣的史迹永远使人民追忆”,“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征兆”。吴晗的爱国思想跃然纸上。况且,师承关系并不一定都是政治关系。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传授和接受知识的关系,老师对学生在治学道路和学术思想上,往往有较深的影响,而在政治上虽然也会有所影响,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政治态度可以随着时局的变迁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师生之间往往会按照各自的阶级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政治主张。事实上,30 年代胡适的一些大弟子,后来不少人就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了光荣的共产党人。 在近代中国,许多进步知识分子,都是由爱国主义转变为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吴晗正是因为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国难深重的时刻,很自然地从一个资产阶级学者转变成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进而转变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在《吴晗传》中突出了吴晗所走道路这条线索,对吴晗和胡适的关系以及往来信件的内容,如实地在传中作了介绍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他的转变。 《吴晗传》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吴晗在“反右派”中的表现。众所周知,吴晗在“反右派”中是积极的。这段历史写不写,在吴晗的一些朋友和学生中也有分歧,有人建议可以不写,怕说不清楚。但我们认为,既然是传记,就应该真实地反映吴晗的一生,有意隐其短扬其长,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认为“反右派”这段历史在传中照样应该恰如其分的反映。于是,我们对吴晗在“反右派”和“大跃进”中这段历史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吴晗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对党的政策和对毛主席坚信不移,从在昆明的民主运动到当了北京市副市长,十多年间一贯如此。凡是党领导的运动他都积极参加,毛译东同志的一切指示他都坚决照办。因此,他对“反右派”、“大跃进”运动并不怀疑,也不可能怀疑。在“反右派”中,吴晗的弟弟吴春曦、袁震的妹妹袁熙之都被错划成“右派”。吴晗是很有人情味的人,他对两个亲人被划成“右派”非常痛心,但他从行动上还是拥护“反右派”的。这种被扭曲了的感情,吴晗内心是矛盾的,也是痛苦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发现了他当时给他弟弟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吴晗对弟弟的莫挚感情,但又不得不希望弟弟能“脱胎换骨,回到人民的立场上来”。这到信颇可反映他的上述思想。信任既不可能分清是非,服从自然也就会转化成盲从,吴晗就是在信任和盲从的驱使下,不知不觉被卷进“左”的洪流中去。但是,作为一个讲究实际的学者,特别是在他比较熟悉的领域里,是非概念是比较清楚的。吴晗在 1959 年以后,就较早地发现学术界“左”的倾向,“以论代史”、唱高调的文章屡见报刊杂志,接着他也发现在我们国家的整个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左”的倾向。但他无能为力,只能用自己的笔写成的文章,来评判社会上出现的不好现象。解放后近十年几乎没有写成什么文章,历史的使命又使他发奋起来。他开始写了大批杂文,提倡敢说真话,提倡优良学风,反对“左”的倾向,尤以研究海瑞一组文章最为突出。60 年代初的三篇“说道德”文章,不管他的论述是否周密,但他反“左”的主题却是很鲜明的。我们把这些如实地写在传中,有的同志(吴晗的朋友)读到这段书稿时,说“这样写才象吴晗,吴晗当时就是这样”。 第三个问题是十年动乱中,吴晗是最早的受害者,被林彪、江青迫害到家破人亡。许多吴晗的朋友,出于义愤,希望《吴晗传》多写这段历史,写得充分些。这也是一个比较难办的问题,从体例看,这段历史是书中的一个部分,应有适当比例。另外,这段历史材料很多,如果都写上去,重点不突出,也不容易写好。我们在汇总这段历史的材料之后,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决定处理这段历史时,宜粗不宜细,选择其中最典型、最能感人的材料写入传中,这个部分并写了两万字左右,由于材料精选,一些同志读到这部分书稿时,认为这段历史着笔虽不算多,但却能感人。上海、北京有一些老教授来信说,“我们是含着眼泪读完这段文字的”。有的说:“这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生动教材。” 吴晗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十分生动的历史。可以说,从他的学生时代到他被迫害致死,有许多突出的事件,使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目中。对这样一位有较大影响的人物,要写得恰如其分是不容易的。因此,书中内容未免有疏漏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上我们都是搞历史的,比较注重史料来源和出处,尽量做到事事有根据。因此,书中没有进行文学加工,可能写得过于严肃,甚至呆板、不生动。这些不足之处,我们决心继续搜集史料和听取读者意见,等这本书有机会再版时作一次较大的修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