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听后哭笑不得,她见李松死活不答应,只好想了个办法:“要不这样,你先给张掌柜写个欠条,这样既不坏了你的规矩,也好让我给人家一个答复。” 李松想了想,点头答应了,他提笔写道:今有李松,欠张掌柜老虎两只,立此为证。李夫人拿着欠条,找到张好嘴,解释了一番。张好嘴好说话,还打趣说:“有这张欠条就够了,李老爷肯定会说话算话的,要是不送,我拿着条子找他要去!” 时间一晃过去了一年多。一天,张好嘴的铺子里进来个俊俏的女人,后面还跟个跟班,看样子是大户人家的太太。 张好嘴笑脸相迎。女人看上了一支做工精致的玉簪,跟班过来付账,问张好嘴:“多少钱?” 张好嘴回答:“不多,就五两银子。”跟班正掏钱时,张好嘴习惯性地说了句客套话,“您拿走吧,还给啥钱啊!”谁知,跟班一听,立刻把刚掏出来的银子又收了回去。 张好嘴一看着急了,搓着双手,赔着笑脸解释说:“我就是跟您客气了一句,小本买卖,要真送可实在是送不起啊……” 不料,那跟班立马就翻了脸:“他妈的,跟我耍嘴皮子!说出来的话还能收回去吗?”说着话,他把五两银子“啪”的一声往柜上一拍,“信不信,我马上就能叫人封了你的铺子!”说完,气呼呼地陪着太太走了。 张好嘴一下子愣住了,他心里不踏实,便去找人打听,究竟是哪户人家的跟班,口气这么横?当他一听结果,脸就吓绿了,那女人竟是知府王大人新娶的三姨太,自己这下可闯大祸了! 张好嘴急忙托了个在府衙当差的熟人,当晚提着厚礼去找三姨太求情。但三姨太却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这把张好嘴急得一宿都没合眼。 第二天,张好嘴的店里来了一伙官差,他们说张好嘴贩卖私盐,并很快搜出了一大包。张好嘴知道自己被人栽赃陷害了,急忙作揖求情。可官差根本就不听,当场查封了铺子。 事后,张好嘴的熟人过来点拨了他一下,说只有去找赵通判意思意思,才有可能把铺子要回来。 当天晚上,张好嘴就敲开了赵通判的家门。见面后,他把铺子的事讲了一遍,并送上了一张银票。 赵通判瞄了一眼,开口说:“张掌柜,听说你手里有一张李松写的欠条,只要你去把他欠你的那幅画要回来,我就能拿着画,替你去向王大人美言几句。否则,这事情可不好办啊!” 张好嘴终于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赵通判在捣鬼,目的还是为了得到李松的画。可眼下的问题是,就算自己厚着脸皮上门去讨,李松也不一定肯画啊。 但张好嘴为了自己的店铺,也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李松。他把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李松十分气愤,沉思了一会儿,便爽快地说:“你明天一早过来拿画吧!” 等张好嘴走后,李夫人仍觉不可思议,她问丈夫:“你想通了,真给那个狗官画画?” 李松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还了情 次日一大早,张好嘴果然从李松那里拿到了画。他一刻不敢耽搁,赶紧送给了赵通判。(www.rensheng5.com)赵通判打开一看,只见画中高山耸立,一只威猛的上山虎在回首怒吼,签的落款正是李松。赵通判大喜,打发走张好嘴,立刻去见王知府。 王知府看完画后,也是难掩欣喜之色,他说:“下个月就是总督大人的六十大寿了,正好当作寿礼!” 几天后,张好嘴的铺子总算要回来了,但里面的货早就所剩无几,那姓赵的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畜生啊! 半个月后,凉州城里忽然传出一个消息,说王知府送给总督的一幅画捅了娄子。在总督的寿宴上,他送的那画挂出来没多久,落款处忽然多出了两行字:为虎作伥气数尽,狐假虎威寿命终。总督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好端端的寿宴全被搅黄了。王知府气急败坏地赶回来后,立刻派人去抓李松,谁知早已人去屋空。 王知府便把全部的怨气撒在了赵通判头上,给他定了个徇私舞弊的罪名,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边疆。几天后,王知府也被总督革了职,灰溜溜地离开了凉州。 张好嘴听到消息后,十分惊讶,李松究竟用了啥办法,竟然能让画纸突然冒出两行字,还让赵通判和王知府都遭到了报应?可惜,这个问题已经无人可答了。 十年后的一天,张好嘴的铺子里来了个陌生人,自称是李松的徒弟,特意来还一件东西。说完,他拿出一个画轴。张好嘴打开一看,竟是李松画的一幅画。奇怪的是:上面除了一湾溪水和一堆乱石,一只老虎也没有。 张好嘴问:“上面怎么连个老虎的影子都没有啊?” 陌生人微微一笑,说了句:“会有的。”说完就走了。 张好嘴心想,李松是大画家,今天专门托人送画,已经是给足自己脸面了。于是,他就把画挂在了家中厅堂之上。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张好嘴到厅堂,冷不丁抬头一看,一下子惊呆了。 只见李松的画上居然出现了一群老虎,睡觉的睡觉,喝水的喝水,玩耍的玩耍,仔细数了数,大大小小居然有一百多只。 张好嘴得了李松百虎图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人们纷纷来瞧稀奇。不少人上门来买,但都被张好嘴拒绝了。 不久,李松的徒弟再次登门而来,说是来拿欠条的。张好嘴好奇地问:“我很想知道,你师傅用的究竟是啥办法,让画上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老虎来?” 徒弟笑了笑,说:“师傅把柠檬水和米汤掺在一起画虎,画纸干了,老虎才会慢慢显形。”张好嘴“哦”了一声,又不解地问:“他为啥送我这幅百虎图啊?” 徒弟撕碎欠条后,回答说:“十年前,师傅欠了你一对虎,母生子,子生孙,十年过后,不就正好是这个数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