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史学工作者而言,古都西安应当是学术生涯中去过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我也是如此,几乎每年都要前往一两次。按道理对于西安古城我应当非常熟悉,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为每次到西安开会,会后考察的大都是城市周围散布的汉唐皇室和贵族的陵墓、寺宇以各种唐代的遗迹。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为悠久的都城,西安这方面的遗迹确实不仅数量多,且“质量”也高,同时汉唐建筑宏大的气魄,往往也会让人联想起汉唐盛世,可能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大家忽视了对西安城市本身的考察。 那么,现存的西安城修建于什么时期?她与唐长安是否存在联系?带着这些疑问,借着到西安开会的机会,对西安城进行了一次步量。 案头工作 近年来,西安对城市周边大量唐代古迹进行了复原和重建,著名的原唐长安北侧的大明宫遗址、南侧的大雁塔、小雁塔以及东南角的芙蓉园和曲江池,不过如同目前全国各地复建的那些古迹,这些遗址公园中真正的古迹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现代人“想像”出来的,虽然也有些依据,但无论建筑本身,还是整体格局都与唐代关系不大,而且大都位于现存的西安老城之外,因此这些并不是这次步量的主要目的。 唐代皇城之上的城市 打开一幅现代城市地图,与其他城市相似,西安城的街道格局也基本以环形路和棋盘格街道的结合为主,其中最内环,也就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环城南路和环城西路构成的环形路就是西安老城所在。经过长期维修,老城城墙保存了下来,是目前西安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众所周知,唐长安规模巨大,周长约36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而目前西安城墙的周长虽然达到了11公里多,在明清城市中也算规模巨大的了,但与唐长安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因此现存的西安老城应当是后来兴建的。不过,唐代长安城的大明宫、大雁塔、曲江池等都分布在西安老城的北侧和南侧,由此显然现存的西安老城与唐长安也不会毫无关系。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查阅了一下文献,唐末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对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为破坏,拆毁了宫室、官署和民居。此后由于城市人烟稀少,为了便于军事防守,当时驻守长安的韩建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改建,以唐长安的皇城为基础修建了一座新的城池。明初又以此为基础将城池向北、向东进行了拓展,由此也就形成了今天看到的西安老城。 秦王府—八旗教场—新城 从地图上来看,西安老城内部的绿地不多,主要集中在城内东北部,其中占地最大的新城广场又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按照“衙门永远是衙门”的规律,可以推测这里在古代应当存在一个大型官方建筑。还是使用老地图,在一幅清光绪十九年(1893)绘制的《陕西省城图》(图1)中,这里被标绘为“八旗教场”。“八旗”大家都知道是清朝军队的一种组织方式,“八旗教场”显然是军队的训练场地。但是为什么这里会有“八旗教场”呢?这个问题待会再说。既然现在的西安老城是在明代奠定的格局,那么我们应当继续往前追溯。留存至今的明代的西安城图较为少见,不过现代人绘制的复原图还是不少,在这些复原图中,这里都被一致绘制为“秦王府”。再翻阅元《长安图志》中的《奉元城图》,在城内的东北部并没有大型建筑的痕迹。因此,可以认为今天陕西省人民政府和新城广场的前身应当是明代的秦王府。 与清代诸王定居北京不同,明初朱元璋在大肆屠戮功臣的同时,还分封自己的儿子、侄子等亲戚到全国各个重要的城市担任藩王,统领军队。其中秦王朱樉是地位仅低于皇太子的次子,由于其年龄校长,因此被赋予了较重的兵权,驻守西安,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顺便提及的是,燕王朱棣之所以有能力起兵谋反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全国一些大城市中先后兴建了一批王府,秦王府即是其中之一。 秦王府的范围,从现代地图上来看,皇城东路、皇城西路应是王府东西城墙的位置,皇城东路的曲折应当是后来道路改建的结果,当年应当是南北笔直的。北墙应当位于西五路,现在市政府的北门即在这里;南墙则应当就是西新街的位置。 满城在哪里? 现在回到之前的问题,即西安城中为什么会有“八旗教场”?这事还要从清朝初年说起。满族入主中原之初,虽然军力鼎盛,但由于兵力太少,难以在全国各地普遍驻兵。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府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八旗军队派驻在在全国一些军事要地和重要的城市,这些八旗军队被称为“八旗驻防”。这些派驻各地的八旗军队虽然精锐,但与周围的汉人相比,数量依然还是太少,因此只得在这些八旗军队的驻地周围修建起了城池,以强化防御,这些修建的城池则被称为“八旗驻防城”,也就是俗称的“满城”。这些“八旗驻防城”或者位于原来城市附近,或修建于原来城市之中,形成城中之城。 西安作为西北重镇,在清初,理所当然的也设立了“八旗驻防”,按照记载,修建的“满城”位于原有城市之中,占据了整个城市的东北部分,其南侧城墙从今天鼓楼向东延伸至长乐门,基本也就是今天东大街一线;西侧城墙则从鼓楼向北延伸至安远门(今天的北门),大致位于今天北大街的东侧;东、北两侧城墙则沿用了原有西安老城的城墙。此外,按照记载,为了进一步强化西安的军事力量,清康熙年间曾经还派驻过八旗汉军,为此还在城市中修建了一座“南城”。这座南城紧邻满城之南,东墙和南墙即是外城城墙,北墙即是满城的南墙,新修的西墙大致位于今天马厂子、东仓门两条街道一线,不太规整。不过,这座规模不大的“南城”仅存在了90余年,因此在西安城的发展历史上并不算重要。 确定步量路线 经过案头工作,本次步量基本以明清西安城为主,大致路线如下,打车到环城南路和环城西路的交汇口,也就是西安老城的西南,考察老城的城墙,但是为什么单单要将考察的起点定在这个城角呢?这里先卖个关子。然后,沿着城墙南侧向东步行,从南城门进城,向北至钟楼;然后沿着东大街向东,至南新街,向北抵达新城广场;最后,原路返回至鼓楼,再由鼓楼向西至化觉巷的清真大寺。至于午饭呢,在著名的回民街还担心吃食吗? 步量城市 形状独特的西安城的西南角台 打车到了西安城的西南城角,将这里作为考察起点的原因实际上非常明显,因为这个城角角台的形状与众不同,是圆形的。我国现存的城墙绝大多数都是从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这些城墙的角台几乎全部都是方形的,西安这样的圆形角台可谓绝无仅有。 对于这一形状独特的角台的成因,在学术界和民间都流传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比如一种民间传说对此有着这样的解释:明代城墙修建之前,西安有位王姓老太太,遭受儿子和儿媳折磨,最终饿死在街头。当地父母官得知此事后,在西安城墙西南角台附近将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问斩。由于认为方形代表着堂堂正正,因此将角台改建成圆形,以示对二人行为的蔑视,并以此警示后人。而在学术界影响力较大的一种观点则认为,西安城的西南角位于一条断裂带上,由于发现这一断裂带时,城墙基本已经修建完成,难以再做大的改动,因此只得将角台修建成圆形以避开这一断裂带。仔细想来,学术界的这种观点也不靠谱,因为古人根本没有工具能如此精准的观察到断裂带。 近年来考古学界倒是提出了一个更为靠谱的说法:有记载提到元代曾经对西安城进行过全面的修建,同时现存不多的一些元代城墙的角台大都为圆形,因此西安城的西南城角呈圆形,很可能是元人的功劳。那么其他三个城角为什么又是方形的呢?这又要说到明初对西安城的扩建,由于当时是向北、向东扩建,因此东北、东南、西北的城角都需要新建,按照明代的习惯这三个城角的角台也就建成了方形,只有西南城角这一圆形的角台保留了下来。 经过炮火洗礼的西安城墙 由西南城角西行,现存的西安老城城墙顶宽约12米、底宽15—18米,高度约12米,这一宏大巍峨的城墙,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也算是佼佼者了。这一坚固的城墙甚至在近代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北伐前夕,河南军阀刘镇华在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帅所部10余万人围攻西安城,驻守西安的杨虎城、李虎臣当时的兵力仅有万余,双方力量悬殊。杨虎城、李虎臣百般守御,而刘镇华则动用了大炮,不过由于西安城墙坚固,一番狂弄乱炸居然未能对西安城墙造成严重的破坏。八个月后,冯玉祥率领救援军队抵达,刘镇华只得解围而去。 迁建过的钟楼 抵达南门,也就是原来的永宁门后,向北进入老城,街道两侧基本都是现代建筑,向北不远即是原来满城的西南角——钟楼。这一建筑位于方型基座之上,砖木结构,总高36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而鼓楼则位于其西侧不远处。 实际上,明初的时候钟楼并不在这里,而位于今天西大街与广济街的交汇口,到了万历十年(1583)的时候才移建了过来。由此就带来一个问题,通常中国古代城市中的钟鼓楼或集中位于城市南北轴线的一侧;或对称分布于城市东西轴线或南北轴线的两侧;或集中位于城市的中部,但西安的鼓楼以及移建前的钟楼似乎都集中位于城市的西侧,与上述三个原则都不符合。要解答这一问题,又要再次涉及到明初西安城的扩展,按照记载这次扩建分别将城向北、向东扩展了三分之一,现在虽然无法明确复原原来北墙和东墙的位置,但大致东墙应当位于今天的南新街一线,北墙应当位于今天的西五路、莲湖路一线。由此一来,迁建前的钟楼和鼓楼其实都位于扩建前的西安城的中部。而万历十年的迁建,显然也是为了改变扩城后钟鼓楼偏于城市西南部的窘境,使得钟鼓楼集中位于城市南北中轴线的南侧。 面积被低估的秦王府 从鼓楼然后沿着东大街向东,至南新街向北很快就抵达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和新城广场。在南新街与新城广场接口东西两侧发现有两段已经行砌砖修复后的城墙,不过修复的过于“现代”了,而且还利用城墙开设了一些商业店铺,显得不伦不类。继续东行,至皇城东路向北,很快在省政府幼儿园附近又发现了一段城墙,这段城墙没有包砖,还基本保存着原有的面貌。眼见快到中午,绕环秦王府一周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正准备前往大清真寺,对着地图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按照记载,秦王府的周长约有9里左右,规模宏大,明清时期一些北方府州的城墙周长也不过如此。但通过地图测算,之前复原的秦王府的周长只有2.3公里,相当于明代的4.3里左右,显然过小了。 带着疑问,坐在路边,打开电脑,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原来的估计确实有误。按照明代的规制,王府一般有内外两重城墙,那么之前估计的秦王府可能只是内城,外城应当在更外围的一层街道。地图上的地名也为这一推断提供了依据:北大街以东对着西新街的大街为“西华门大街”,明清紫禁城西门即名“西华门”,因此这条街道应当是原来秦王府西门外的街道。但这条街道的起始点为北大街,而北大街距离秦王府内城的西墙过远,显然其不是王府外城西墙所在,外城西墙应当位于北大街东侧的新民街和商朴路一线。王府内城北墙所在的西五路以北第一条东西向大街的名称为“后宰门大街”。元代北京皇城北门为“厚载门”,明成祖建北京紫禁城后,民间将北安门也俗称厚载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民间将“厚载”演绎为了“后宰”,由此可以推断明代秦王府外城北墙很可能就在“后宰门大街”一线。由于中国古代建筑讲求对称,因此王府内城南墙所在东新街往南的一条街道“西一路”应当就是王府外城南城墙所在的位置。同时,后宰门大街延伸至革命公园中心位置后,向南放射出一条道路,在距离上这条道路至王府中轴线的距离,与新民街至王府中轴线的距离大致相同,因此原来秦王府的东墙很可能就位于这条街道。虽然这条街道越过西五路后就消失了,但西五路以南是近代修建的体育场,这种大体量的建筑破坏了原有的街道格局。最后,在地图上测量,这几条街道围成的矩形周长约4.5公里,相当于明代的8.3里,与9里大致相近。 清真寺与小吃街 原路返回至鼓楼,再由鼓楼向西至化觉巷的清真大寺。化觉巷清真大寺,又称西安清真大寺,据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此后历代修护保存至今。与很多近现代修建的清真寺不同,这一古老的清真寺依然保持了中国古代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即单体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但整体的建筑布局和清真寺的朝向则采用的是伊斯兰清真寺的建筑方式,可以说是将中西方建筑元素融于一身。这种建筑方式,还可以在目前已经为数不多的,有着悠久历史但未经近现代重建的清真寺中看到,如北京的牛街清真寺和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走出清真寺,这一带由于是回民聚集区,所以到处可见诱人的回民小吃,桂花糕、静糕、泡馍小炒等等,其中很多店铺保持着路边摊的格局,没有像北京前门那样变得所谓的“高大上”,因此原有的风味也保存了下来。友情提醒一下,每一样不要吃得太多,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一路走来总是有惊喜,留着肚子是明智的选择。 结语 一提到西安,大多数想到的就是举世闻名、格局宏大的汉唐长安,但除了那些远离市区的宏伟陵墓以及城市周边目前兴建的如火如荼的仿唐建筑之外,现在保存下来的西安老城的底子实际上是明清城市,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生活方式都是如此。所以,如果想了解真实的西安的话,来西安旅游的时候,除了凭吊那些帝王将相的陵墓之外,最好还是到老城区走走,而且是真的“走走”,走马观花是要不得的。 ——发表于《地图》2015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