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17-11-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张兴照 参加讨论

    摘  要:水上交通在文明时代初期的地位非常重要。借助已脱离原始形态的水运工具,商代黄河干支流皆可通航,其时人工水系航运亦不当为空白。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有密切的关系:商代都城选址及战略要地的建构考虑到水运这一重要因素;水上交通在军事征伐中发挥着作用;商代的贡纳、贸易特别是江南铜的北上有赖于水运;水运之路推动着商代文明的自身发展与向外播衍。
    关键词:水上交通  商代文明  黄河
    交通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亦是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必要条件。[1]《汉书·地理志》谓:“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2]交通起源甚早,在中国,车发明的时代尚无定论,而舟距今约7500—8000年即已出现。[3]在文明时代初期,相较于道路开辟与建设的不易,水上交通的利用更为方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卫风·河广》),人们乘一叶扁舟,只要河流所至,便可到达很远的地方。这一以江河为依托、以船筏为工具的交通形式自远古时代便在人们出行与运输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上古时期生态环境良好,且较少出现人与水争地的现象,不仅南方,北方地区的河湖分布亦较为广泛。[4]多水的时空环境为水上交通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先民很早就利用包括匏、筏、独木舟在内的原始浮具、舟船,进行各种水上交通活动。《物原·器原》谓“燧人以匏济水,伏牺始乘桴”,[5]此为传说性质。举文献所载禹夏时期的水运为例,如《史记·河渠书》引《夏书》谓禹治水时“陆行载车,水行载舟”;[6]《楚辞·天问》曰“覆舟斟寻,何道取之”;[7]《论语·宪问》云“奡盪舟”。可见当时的水上交通与政治军事已有密切的联系。南方地区的水运更为普遍,如湖南澧县城头山史前古城设有水门,城内外水上道路相通,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结合,考古工作者在大溪文化的城濠内发现两只船桨,[8]其时的水上交通功能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层面。就人类居址的选择而言,新石器时代与夏商时期的聚落大量沿河分布,其原因不仅有取水之便、农作之宜,水运之利亦是重要因素。[9]史前时期濒海而居的上古先民已开始浮海捕鱼,并逐渐进行沿海岸的飘航活动。夏及先商皆有海上活动的史影,如《竹书纪年》曰:“后荒即位元年,以玄璧宾于河,狩于海,获大鱼。”[10]又《诗·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水上交通在沿海地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早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水上交通伴随着早期文明史的脚步一同前进。
    由于缺少文献记载与考古实证,上古时期水上交通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与忽视。《禹贡》描述的水上交通道路网亦仅仅被作为战国时期设想的水运蓝图。搁置成书年代的争议,我们或许无法否认的是,《禹贡》九州章对贡纳水路的宏大格局与具体走向的描绘背后,隐含着三代久已存在且不断发展的水上交通的大规模与大气象。本文试图由此上溯,深入挖掘甲骨文中相关信息,利用日渐丰富的考古资料,对商代水上交通状况予以揭示,对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发展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商代水上交通状况


    商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末段,水文环境良好,甲骨文记载的水名及从水地名约120个,[11]河湖水面宽阔,沮洳薮泽遍野应是商代地貌景观的一大特点,平原地带的河流多有沟通,为水上交通往来提供了便利。
    

(一)涉渡江河与水上交通工具


    于古代交通而言,河流既是障碍又可利用,涉渡江河乃水上交通的最初及最简形式。商代涉渡河川在文献与甲骨文中多有记载。《尚书·盘庚》:“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亳。”[12]《尚书·说命》载武丁立傅说为相,喻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据《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至于盟津。……遂兴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13]两年后,周武王“遂率戎车
    

    
    

    图1 “涉”(《合集》8409+《辑佚》18)
    

    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14]如此数量的军队渡河,可以想见当时黄河航渡的规模相当壮观。甲骨文中济渡河流的记载颇多,如一期辞例:“王其涉河”(《合集》[15]5225)、“乎子涉”、“令子涉”(《合集》6477反)、“马方其涉河东”(《合集》8409+《辑佚》[16]18,图1)、“涉羌于河”(《合集》536)“涉师”(《合集》5812)……不备举,仅此即知涉渡之人众。涉越大河多用舟楫,亦有以气囊代舟者,如涉河“舟橐用”(《合集》5684)。浅水河道的涉渡更为简单,甲骨文字:(《合集》36908)象持杖涉水;(《英藏》[17]547正)象履石渡水;(《瑞典》[18]附9)象浮水游泳。[19]正由于川泽较多,遍布于商人的生存地域,甲骨文中才会出现各色人等、形式多样的涉渡之举。
    水上交通需依赖于水运工具才能进行。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息县淮河西岸河床下发现距今3500年的独木舟,舟长9.28米,最宽处0.78米,高0.60米,由一个整体的圆木加工而成,保存较为完整,这是商代水上交通工具的实物见证。[20](图2)山东荣成松郭家出土的小船则为我们提供了商周之际独木舟的实物形态。[21]除了独木舟,商代还有其他一些原始的浮具,如筏、皮囊等。[22]真正有代表性的商代水运工具是木板船。甲骨文“舟”字作等形,亦见于金文(图3)。从其字形看,平底、首尾上翘,应是用木板拼接而成,已经超越“刳木为舟”的原始阶段。甲骨文从“舟”的字很多,如洀(《合集》11477、《英藏》2264、合集20272)、受(《合集》10033、《合集》33071)、朕(《合集》1196)、《合集》10405)、《花东》[23]490)、《合集》28103)、《合集》24421)、《合集》10364)、《合集》22271)、《合集》18694)……大量从“舟”之字或可反映商代人们对舟的熟悉及舟船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由甲骨文的一些字形构造及考古发现,可对商代舟船的属具揭示如下:桨,甲骨文有“般”,字形作(《合集》8173),是表示用桨划船的一个字。[24]篙,甲骨文有字形作等,象人在舟上使用篙撑船而行。帆,甲骨文“凡”字作,似风帆之形状,或以为帆之本字或初文。[25]缆,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舟”即“舟”,“古代系舟以索,后世谓之缆”,“为索的繁构”。[26]锚,考古发掘曾见到商代的实物。在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件多钩形铜器,居中为一圆环立柱,下端分出挂钩六枝,质较坚固,高16.5厘米,重1公斤,[27]“此器与今日的船锚无异,其用途显然是一只船锚”。[28]商代舟楫之用,卜辞习见,如“寻舟”(《合集》24609,再次动用舟,或谓“帅舟”,指舟顺流而行)、“出舟”(《屯南》[29]4547,乘舟出航)、“舟”(《合集》33691,推舟)、“析舟”(《合集》32834,解缆动舟)、“舟”(《合集》6073,用缆绳系舟)等,又有造舟和对舟的管理,如“乍王舟”(《合集》13758正,建造王舟)、“省舟”(《怀特》[30]1456,省察用舟)、“舟”(《合集》32850,设舟或造舟)等,[31]多种用舟之举反映了商代水上交通当较为兴盛。
    

    
    

    图2 信阳息县商代独木舟
    

    

    
    

    
    

    
    

    
    

    《合集》655
    

    《合集》32850
    

    《合集》21430
    

    《集成》[32]1148
    

    图3 甲骨文与金文中的“舟”
    

    

(二)黄河航运


    除了横绝水道的航渡,自然江河的短途及长距离航运更能说明商代水上交通状况。商族与黄河长期毗邻而居,黄河中下游是商朝统治的核心区域,以下是对黄河干支流航运的考察。
    《国语•楚语上》载白公谏楚王语,其中言:“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是说殷高宗武丁政事归于冢宰,于祖庙亳邑默思治道三年之事。“自河徂亳”,或可证黄河上能够长途行舟。[33]甲骨文有在黄河上行舟的记载,如:“乙亥卜,行,贞王其寻舟于河,亡灾。”(《合集》24609)
    商王泛舟于黄河,当发生在王畿地区的下游河段。《尚书·禹贡》云:“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由鸟夷所居在渤海湾地区,有着较强的海上交通能力来看,[34]《禹贡》所载或为实录。李济先生曾说:“在安阳发掘的动物骨骼中,最使田野工作者惊奇的是一大块鲸鱼肩胛骨,它的上缘长一公尺多,而且还有一些来自这同一海中巨物的椎骨。这些发现物清楚表明,在三千年以前安阳至少已有某种与海滨地区联系的方便交通工具。这些也给胡渭复原公元前602年以前黄河下游河道提供了证据。”[35]似乎可以设想,自殷都之东泛舟黄河直到渤海正是当时的一条水运之路。
    黄河中游的山陕峡谷段亦可通航。“晋陕之间黄河两岸的高原地带曾经多次发现商代青铜器。……这些地点集中分布在黄河两侧、南北长3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36]此地区陆上交通极为不便,面貌相似的青铜器说明这一狭长地带有着频繁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其交通方式很可能是黄河水运。[37]
    商代后期都城坐落在洹水(今洹河)南岸,洹水不仅是“护城河”,也是当时对外通航的河道。卜辞:“癸丑卜,,贞今春商舟,由。”(《合集》6073)于省吾先生说:“今春在商系舟,当指商都附近的洹河言之。”[38]
    黄河的支流滳水是商代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滳水相当于后世哪条河流,迄今尚无定论,有漳水、沁水、清水、淇水等不同的说法。卜辞有:“王其寻舟于滳,亡災。”(《合集》24608)“王其省,涉滳亡災,不雨。”(《合集》27783)可见滳水应有航运利用。
    洛水(今洛河)上游富有铜、铅矿资源,地处深山的卢氏县洛河沿岸商代聚落遗址数量远较二里头时期和西周时为多,或许正是利用洛河将开发的矿物原料从山区运抵下游的偃师商城。[39]
    晋南中条山有丰富的铜、铅、锡资源,商代在这里有开发活动。著名的垣曲商城坐落在亳清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其位置显然是水运要冲,中条山矿区生产的铜、铅,可以由亳清河水运至垣曲商城,再进入黄河转运至下游。中条山的另一侧有东下冯遗址,由青龙河、涑水、黄河将铜矿、盐池连接起来,所产自然资源通过水运送抵早商都城。[40]
    渭水及泾水在商代亦有水运利用。《诗·大雅·大明》记载周文王为娶商女曾“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能在渭水上“造舟”,或亦可行舟。[41]《棫朴》“淠彼泾舟,烝徒楫之”,郑笺云:“淠淠然泾水中之舟,顺流而行者,乃众徒船人以楫櫂之故也。”[42]诗以“烝徒楫”舟来喻文王征伐,六师扈从,表明渭水支流泾水可以通水运。
    

(三)人工水系航运


    文献中记载人工运河的开挖最早在春秋时期,但至少考古发掘显示,龙山时期长江流域两湖地区的城市城壕,已开沟通江河发展水运之先河。商代人工水系航运,亦不当为空白。
    考察商代的水文状况,自然河流之间的沟通比后世要容易。黄河在历史上或北徙,或南泛,在黄淮海平原上留下众多河道,河、淮之间的沟通便可利用这些自然水道。以鸿沟为例,大多数学者皆以《河渠书》所载论定鸿沟作为运河的开凿时间在春秋时期,岑仲勉先生则认为:“《史记》用‘宋、郑、陈、蔡、曹、卫’字样,只是借后世的地名,来表示水川的途径,我们不应该呆板看去,以为有‘郑国’才有鸿沟。”通过对水系变迁规律的把握,他提出“鸿沟是上古自然的遗迹”。[43]从黄河历史上经常夺淮的史实,不难想象出现一条遗留的黄河分流水道是很正常的。鸿沟正是往古时期联通河淮的水路,其作为运河出现不过是后世对其的疏浚而已。战国中期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开凿鸿沟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就三代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来看,不必迟至战国时期才会出现对鸿沟的疏浚,《水经注·河水五》所谓“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44]或有真实的史影。有这样一条自然的河道,夏商时代对其疏通以发展水运是可能的。
    相较于河、淮之间的沟通因自然河道变迁颇巨而难以考察,商代城邑人工水系可以通过考古材料有所说明,文献记载与甲骨文亦可为我们提供一些佐证。
    商代城邑护城河除了个别的是利用自然河道,大多是平地开挖,其功能除了防御和排水,一些与自然河道相连的护城河也可以被用于水运。南方古城由于多处于河网密布地区,其城壕的水运作用更为明显。如盘龙城南边紧靠流注长江的府河,东北面今为盘龙湖,涨水季节,古城的东、西、南三面环水。[45]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盘龙城外出通道不考虑水运是不行的。考古发掘可知,其城壕距墙脚约10米,南壕宽约11.6米,北壕宽12.8米,深4.6米,[46]完全可以行船。又如三星堆古城,在其城墙外侧“发现有宽约20-30米的濠沟,濠沟的两端分别与鸭子河和马牧河相沟通,组成一个既有利于防洪排灾,又有利于防御和交通运输的综合性水系工程”。[47]商代南方古城与外部水系的连接还表现在水门的设置方面,如江西樟树吴城和江苏江阴佘城均有水门,[48]这也是商代开发人工水系航运的重要举措。
    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政治管理能力的成熟,商人已在王畿地区开挖沟渠池苑用于行船。这在文献与甲骨文中都有所反映。《尚书·泰誓》:“今商王受……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是商纣王热衷于池苑的建造。《史记·殷本纪》也说他“益广沙丘苑台,……以酒为池”。《正义》引《括地志》:“《太公六韬》云纣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49]卜辞有:“癸卯卜,,贞弜祀,叀左洀。”(《合集》30757)宋镇豪以为这一卜辞反映出舟游航所举行的仪式。[50],今之邕字,《说文》:“邕,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邕,一作壅。《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为泽。”左,可能是殷墟王邑宫室区一带洹水曲隗之泊舟处或王家池苑所在。由其名看,这类泊舟池苑当不止一处,可能还有同类建制的“右邕”或“中邕”。[51]2004年在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钻探时,发现一个面积不小于4.5万平方米的池邕,其东北部向北伸出一水道,直通洹河南缘,水道宽约75米,近洹河处较宽,约90-100米,南北通长约350米。[52]尽管其性质尚难断定,但由此可以推断商人有能力也的确开挖浚治包括池苑沟渠在内的人工水系。
    要之,对商代是否出现运河,我们并不能给予肯定的回答。但需注意的是,上古时期由于河流的自然沟通,发展水运,只需对这些水道稍作疏浚即可,比后世大规模的兴修运河为易,这是包括商代在内的人工早期浚治河道的特点。[53]
    

二、政治运作与军事经略的水运背景


    水运与国家政治、军事的密切关系不仅体现在物资供输对都城及区域性中心城邑的重要作用,军事力量的发展及军事行动的开展也受到水运的影响。商代河湖众多,利用水运之便是商王国政治与军事经略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都城选址与战略要地建构的水运因素


    鉴于水上交通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从早期居址的选择到都城位置的确定,都把水运方便与否作为考虑因素。商代都邑以及战略要地的选址与营建在这方面也有突出的体现。
    目前考古确定的几座商代都城都位于河流沿岸,除了取水方便,水运在都城的政治、经济需要与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偃师商城位于洛河北岸,不仅可顺流而下进入黄河,还可以方便地获取洛河上游地区丰富的铜铅矿资源。郑州商城位于黄河南岸,有古鸿沟水系与黄河连接,城内或城侧有金水河、熊耳河流过,附近还有古济水,水运极为便利。洹北商城与殷墟则可通过洹水与黄河相连。后世封建王朝的都城都极为重视漕运的建设,这是国家政治运作必不可少的条件。“漕运是中国古代的水上运输。它由国家经营,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通过漕运,把征收的税粮及上供物资,或输往京师,或实储,或运抵边疆军镇,以足需要,并藉此维护对全国的统治。”[54]商朝虽不能说已有漕运,但与之有相似功能的水路运输体系在当时已经出现。《尚书·禹贡》所描述的九州贡赋水路运京体现了先秦时代中央王朝与各地区物资流通的关系,贡纳与征运对都城发展及发挥政治影响意义重大。与统治区域和活动范围相对较小的夏代不同,商代领土辽阔,已是“奄有九有”、“邦畿千里”(《诗·商颂·玄鸟》)的大国。商王朝已有“体国经野”的政治疆域经营意识,其王幾区以王邑(即都城)为中心,包括鄙、奠;自奠以远泛称“四土”、“四方”,是商王朝宏观经营控制的全国行政区域;四土以外的边地称为“四至”。[55]方国与诸侯对中央有贡赋,中央对各地则有物资的征取,水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城选址在水路沿线,正有这方面的考虑。
    商代方国城邑是地方政治、经济中心,其中有不少为战略要地。这些城邑的选址与营建也考虑到水运的需要,下面择取几个稍作分析。
    与郑州商城同时期的山西垣曲商城,位于黄河北岸,三面临水,为商王国抵御西北敌人的军事据点和取得中条山铜矿资源的中转站。垣曲商城的陶器如蛋形瓮在制法方面与郑州二里岗几乎相同,连锁状附加堆纹、重圆圈纹的做法也相同,表明二者的共同点是主要的。[56]由此可见垣曲商城与郑州商城关系密切,两者通过黄河的水运所保持的联系是可以肯定的。
    湖北盘龙城位于武汉市北郊黄陂区境内的府河北岸,南距长江约五公里。盘龙城有着非常便利的水运,是商王国向南扩张的中转站。盘龙城到大冶铜绿山的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去瑞昌铜岭的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有水路相连,交通便捷。商人南下获取大冶、瑞昌一带的铜矿资源,以盘龙城作为中转和集散地可以说是最佳选择。[57]
    至迟在3500年前,商文化的影响已经越过长江。江西“约二百处的商周文化遗址,分布在约四十个市县。这些遗址所处的位置表明,古代江西的大小河流岸边,已经聚集着众多的居民。人类聚居的河流岸边,往往是航行最便利的码头。清江吴城遗址和青铜文化结合在一起,正是航运和生产互相促进的突出例证。”[58]有学者认为,“商代的居民选择吴城作为城邑,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吴城可以通过萧江与赣江——鄱阳湖水系的广大地区沟通,还可以通过赣江支流袁水或长江与洞庭湖平原发生联系,各地的物产通过发达的水网运抵城邑,王命也可以通过水运快速地传达至每一个乡邑,这种地理条件使得吴城发展成为虎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59]
    综上,无论商王朝都城的选址还是区域性中心城址的建构都要考虑到水运的因素,以利于中央的政令下达及对地方的控制。
    

(二)水上交通与军事征伐


    

    
    

    图4 《合集》11468
    

    商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水运自然会被用于军事行动。商代方国林立,它们与商王国的关系有亲有疏,时战时和,叛服无常。卜辞中有方国水上来犯的记载:“……方…………东。”(《合集》6788)“辛酉卜,方其东。”(《合集》11467)“□申卜,方其于东。”(《合集》11468,图4)“甲戌卜,扶,贞方其于东,九月。”(《合集》20619)“用为动词,有侵犯之意”。[60]“方”或为方方,或泛指商王国周边的方国。商与方多有战事发生,如:“□丑卜,王……方其征于商。十月。”(《合集》6677)“戊申卜,王,令庚追方。”(《合集》20462)方“于东”应指方的军队乘舟从水上进犯商王国东境。卜辞又有:“壬子卜,王,贞羌其[]于东。”“壬子卜,王,贞羌不其于东。”(《合集》19758)甲骨文的羌多指商的敌对国羌方。此辞正反对贞羌方军队是否从水上侵犯东部边境。方国能乘船进攻,商王国自然要发展水上军事力量,提高军队的水上作战与运输能力。卜辞有:“□午卜,,贞呼涉吴师。”(《合集》5811)吴是王臣,有武装力量。这是用船载渡他的军队过河。卜辞又有:“甲寅[卜],出,贞[其]伐。”“贞弗其伐。”“甲子卜,□,贞臿涉以众,不丧众。”“……艰。”(《合集》22537)由“伐”、“艰”等字眼看,此辞也与涉渡军队有关。
    商代曾有武丁“奋伐荆楚”,帝乙、帝辛征人方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均需航渡黄河及其他河流。这几次远征是否有水路行军和物资运输,尚缺少资料进行探讨。但就其经过的河流而言,如征人方经过(沭)、淮(潍)、潜、、澅等,[61]水上交通是必不可少的。
    卜辞中有战争用舟的记载。如下辞:“叀用洀于之若,方……”(《合集》27996)洀,“用为动词,与军事行动有关。”[62]宋镇豪认为:“此言盘舟顺流而下,直趋方领地。”[63]又如下辞:“□寅卜,,贞三千人伐。”“□酉卜,,贞翌乙亥不其旸日。”“□亥卜,,贞羌舟启,王。”(《合集》7345)征伐卜辞中的“启”有在前之义,“甲骨文的征伐方国,往往用联盟方国的将领率军在前,而商王或妇好则比次在后以督阵,因而称前军为启”。[64]正好与这条卜辞相印证。有学者认为“羌舟”当是名为羌的将领所率领部队乘的舟。“王”后的“”不识,“”则为“次”字,意为军队宿营。此辞是调动3000人的军队出征,并卜选天气,由羌率舟师为前锋,商王率大军扎营于后,进行指挥、督促。[65]由此辞看,商王国可能已有舟兵。[66]宋镇豪认为商代舟兵与车兵、骑兵、步兵一样,也有一定编制。他据卜辞“乙亥卜,贞立二史,有□橐舟”(《合集》5507),推测“舟兵亦分右、左编制,择官分掌之”。[67]
    综上,尽管文献对商代水上军事力量和军事行动几无记载,通过对甲骨卜辞的考察,仍能了解水运在当时的军事征伐中起到一定作用。
    

三、物资流通与文化播衍的水运之路


    商朝势力影响范围广大,东到海边,南抵五岭,西达甘肃、内蒙,北至河北北部及辽宁部分地区。全国已发现的商代遗址或遗迹,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安徽、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四川、内蒙、辽宁等省区。[68]这样大范围的地域,商代人足迹所至,物品所通。大江大河的涉渡在所难免,而由于山岭阻隔带来的陆行不易,使得水路运输极具重要性。在物资流通、贸易往来的背后,则是文化通过水路的播衍。
    

(一)贡纳与水运


    李济先生在总结殷墟发掘工作时认为出土品的“背后已经有了一大段的历史”,要是能将这些实物“每一件的移动的历史都弄清楚,我们对于殷商以前黄河流域与他处的交通,也可以明白好些,也就可以知道,小屯时代的殷民族,能采南国之金,制西方之矛,捕东海之鲸,游猎于大河南北,俨然一方之雄”。[69]形象地说明了商代交通之盛。我们说,商王国政治上的体制与架构已具备物资大规模运输的要求与环境。夏商时代实行方国与边地向中央王朝的贡纳制度,《尚书·禹贡》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逸周书·王会解》后附《商书·伊尹朝献》一篇,记载汤命伊尹制定诸侯贡纳制度以及伊尹制定的《四方(献)令》。《荀子》提到汤用伊尹灭夏“受九有”而“远方莫不致其珍”。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汤灭夏前,诸侯已叛桀归汤,“同日职贡者五百国”。《诗·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商代建国之初,已表现出号令四方的大国气概。氐羌“来享”即是向商王贡纳物品。《玄鸟》称颂武丁时诸侯朝贡的景象:“龙旂十乘,大糦是承”,“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可见规模之盛,地域之广。种种文献记载表明,商代贡纳制度是实际存在的。方国与诸侯向商王朝所贡物品在甲骨文中有所揭示,如:
    己丑卜,,贞即以刍,其五百隹六。(《合集》93正)
    ……登羊三百……(《合集》8959)
    来自南以龟。(《合集》7076正)
    [允]以十朋。(《合集》11445)
    壬戌[卜],令取卤。二月。(《合集》7022)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戈(M5:580)上刻有“卢方皆入戈五”。[70]上述辞中“以”、“登”、“取”、“入”皆为贡纳用语。根据甲骨学者的研究成果,贡物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奴隶、牲畜、野兽、农产品、手工业品、奇珍、卜用甲骨等。[71]这些贡物除了一些来自王室贵族,大多则是由王畿周边的诸侯或边缘地区的方国所献。这与《禹贡》九州贡赋正可相互参照。外地物品的贡纳无非陆运与水运两种,按《禹贡》所述,各州贡赋主要走水路抵达帝都,只有水路不通的地方才经过陆路转运。这并非是一种水上交通的规划蓝图,[72]而有可能是夏商时代贡赋和征运物资大量通过水路运输这一状况的反映。
    贡纳与征运物品中有些来自海边或河湖密布地区。如贝(以朋为单位)、盐(即卤)、卜龟及一些海产品。商代的贝可作为赏赐品、货币和装饰品,很多是海贝。殷墟妇好墓所出的6000多枚货贝,经鉴定产于中国台湾、南海以及阿曼湾、南非的阿果阿湾等地。[73]中国大陆沿岸不产此类贝,这些贝的出产和外输当然离不开水运,商代青铜器铭文中即有荷贝乘船之形(详下文)。盐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独特的自然资源,受到历代王朝中央的竭力控制。商代的盐主要出产于晋南和山东沿海地区。考古发现,东下冯遗址V期(二里岗下层)时,其城墙西南角内有40多座圆形建筑基址,形制独特,建筑结构与《天工开物》描绘的古代盐仓十分相似,因此有学者推测很可能是作为商代储盐使用的。并认为河东盐池位于东下冯西南30公里处,两地之间有青龙河连接,盐的运输,也许是可以通过航运完成的。[74]山东滨海地区的盐[75]则可通过古济水达于黄河,《禹贡》“青州”曰“厥贡盐絺”,其贡道为“浮于汶,达于济”。学者对卜甲所用之龟的来源做过深入的研究,胡厚宣先生曾依据有关甲骨卜辞及先秦文献资料,指出“殷代之卜龟,盖由南方西方之长江流域而来,尤以来自南方者为多”,并认为“殷代与南方之长江流域或更以南,必已有繁盛之交通……乃广取龟甲而用之”。[76]宋镇豪通过进一步综合研究,认为卜龟产地的分布地域广大,并不仅限于南方、西方。[77]但南方长江流域是重要的产地毋庸置疑。《禹贡》“荆州”曰:“九江纳锡大龟”。其贡道为:“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另外舟也被作为贡品,如卜辞:“贞来舟。”“不其来舟。”(《合集》11462正)此辞卜问会不会贡舟于王室。舟之贡纳,走水路无疑。粮食也被作为贡纳物品,如:“壬午卜,争,贞令登取黍。”(《怀特》448)宋镇豪疑这是一处选址于水道附近的粮仓,取其交通运输之便,类似文献所述钜桥粮仓。[78]《史记·殷本纪》称商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79]《周本纪》则记载周灭商后,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80]可见钜桥仓储量之多,其故址在今曲周县东北古横漳水东岸,正是利用了水运的便利。
    

(二)江南铜的水运


    商代青铜铸造业非常发达,其矿料铜与锡的来源地并非单一,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所见,商周时期大量铜矿石可能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诗·鲁颂·冸水》曰:“大赂南金”。春秋初年曾伯簠铭亦载:“克狄淮夷,……金道锡行。”(《集成》4631)通过现代地质勘探资料及科技手段对殷墟商代青铜器的研究(如铅同位素示踪法和微量元素示踪法)对此也能提供坚强的证据。《禹贡》“扬州”曰:“厥贡惟金三品”,其贡道为:“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荆州”曰:“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其贡道为:“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周铜矿的发现足以说明南方是青铜器矿料重要的来源地。那么铜矿石的运输路线及铜道究竟是否像《禹贡》所说的那样以水运为主呢?这通过考古资料及水上交通条件可以做出探讨。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的铜绿山矿北临大冶湖,水运可经由此湖“出伟源口进入长江。沿长江上溯可达楚郢;顺长江而下可达吴越地区;北上经汉水,过随(随州)枣(枣阳)走廊可进入中原;南下从岳阳进入洞庭湖,可与湘、资、沅、澧四水相通”。可以说,“铜绿山矿区的古代交通以水运为主,陆运为辅”。[81]根据已发掘材料,湖北大冶铜绿山矿遗址的年代可上溯至春秋时期。但不能据此断言铜绿山矿的开采时间自春秋始。殷人是否开采此矿,虽无明证,但通过殷人在铜绿山矿周围的活动遗迹看,[82]则能得到肯定的答案。另外,据对鄂东古铜矿遗址碳14年代的测定,大冶铜绿山铜矿的上限为公元前12世纪前后,即商代中晚期。[83]
    南方另一大铜矿在江西瑞昌铜岭,从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形制和碳14测定的数据得知,这是一处“大体始采于商代中期,发展于西周,盛采于春秋,延及至战国”[84]的古矿井。其始采年代与吴城文化兴盛期相当,即二里岗上层至殷墟早期。铜岭矿就位于商文化分布区之内,“不难推断,商人南下,铜矿资源应是主要的猎取对象”。[85]古矿冶遗址处于大江之边,其水运路线或按《禹贡》所言自江入海再入淮,由泗水、济水到达中原。或者溯江而上,进入汉水,再浮涢水、澴水或滠水北上,转陆路,穿越“三关”抵达商都。[86]
    商代青铜文明既有江南铜的北上,亦有中原青铜文明向南方地区的传播及反向的影响。这样的传播与交流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基本上都是沿着水路进行的。
    

(三)贸易与水运


    《盐铁论·本议》云:“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87]交通是商品交换和物资运输的决定性条件,在早期贸易的交通形式中,水运有着重要地位。
    商族人有善徙的特点和经商的传统。商族人的经商,在建国前已有充分体现。王亥服牛经商,曾迁居到黄河北岸,与河伯为邻,被有易劫夺牛羊,其后裔上甲微联合河伯灭掉有易之君绵臣,显示出商族与黄河的密切关系。成汤建立商朝前,商族与夏族之间就有大批的物品交流。据《管子·轻重甲》:“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锺于桀之国。”汤相伊尹,用亳都游女织出的锦绣与夏族交换,得到百锺谷物。《尚书·酒诰》记载:殷遗民在农事之余“肇牵车牛,远服贾”,徐中舒曾据此推测“商贾之名,疑即由殷民而起”。[88]
    商代铜器上有负贝乘舟的图像纹饰。由于贝在商代已具有货币的功能,[89]持贝外出采购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在商代已经存在。很多商代铜器上皆有荷贝纹饰(图5),如舟鼎(《集成》1459)等所刻纹饰为一人担贝站于船上,可谓通过水路进行贸易来往的真实写照。
    

    
    

    
    

    
    

    
    

    《集成》1459
    

    《集成》1838
    

    《集成》7039
    

    《集成》7385
    

    图5 商器“负贝乘舟”纹饰
    

    

(四)文化传播与水运


    伴随着中央对各地区政治与军事的经略及不同地域间的物资贸易往来,必然有文化的传播。水运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在前面黄河航运部分已揭示出北方地区一些考古文化遗存反映出的文化传播与水运的关系。现再以商代中原与蜀地[90]的文化交流见证水运在文化播衍中的作用。
    三星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曾受到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的强烈影响。有学者认为:“三星堆二期文化很可能是在夏末商初时,由迁入成都地区的夏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所创造的一种新型文化遗存。”[91]商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三星堆两座器物坑所出青铜器的年代,与两座坑本身的年代,即由有关碳14年代推定的一号坑相当商文化的殷墟早期,二号坑相当殷墟晚期,是互相一致的。这说明当地的文化(蜀文化)发展是与商文化的发展平行的,彼此的影响传播是畅通的。”[92]
    中原地区与蜀地的文化交流路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山陵阻隔,入蜀之路向称艰难。对于商文化如何传入四川,李学勤著专文探讨,他认为:“三星堆的青铜文化最接近于湖南、湖北,而且与淮河流域的安徽一隅也有联系。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设想,以中原为中心的商文化先向南推进,经淮至江,越过洞庭湖,同时溯江穿入蜀地。这很可能是商文化通往成都平原的一条主要途径。”另外,“城固已经发现有二里冈期青铜器,所以由汉中入川的路线,其价值也不容低估”。[93]这就揭示了入蜀的两条传统路线。对于后者,汉江通道可以利用水运。对于前者,通过三峡走长江水路虽然危险,却非常便捷。有学者曾对先秦时期三峡航运提出质疑,[94]但通过对夏商时代峡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答案应是肯定的。三星堆文化朝天嘴类型在整个峡江地区都有分布,其文化内涵包含三星堆、中原(及江汉)、土著三组文化因素。在其分布范围内曾出土了数件青铜容器。1979年在清江口王家渡的河床下打捞出一件商代中期的铜罍。[95]这或可作为长江三峡通航的证据。约当三星堆文化第五期或稍晚的路家河文化分布于鄂西以西陵峡为中心的地区,“虽是一支土著文化,但其与三星堆文化和商文化仍保持着文化联系”。路家河文化遗址分布十分密集,仅在西陵峡区内30公里长的长江两岸,即有十个之多。[96]由此可见,中原与蜀地通过峡江水路的文化交流是通畅的。
    

四、余  论


    水上交通本身即是文明发展的反映。从甲骨文“舟”的字形及当时的水运规模来推测,商代已经出现木板船,这是人类造船史上的重大变革。甲骨文“乍王舟”、“省舟”及各种用舟之辞反映了商代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用舟制度,对水上交通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与保障,这当然也是交通史上的巨大进步。商代水上交通出现于自然河流、人工水系及海洋,形式的多样化及地域的扩大化均体现了交通方面物质文明的进步。当然从技术层面看,商代在水上交通发展史的纵向坐标上所处的位置还较低。但在商代整个交通体系中,水上交通以其使用便捷、应用广泛而不可或缺,其重要程度或为后世所不及。
    文明发展既有自然的条件,又有人为的动因。水文环境是商代水上交通发展及影响文明演进的地理因素,工具进步与航运开发则显示了商代文明对水上交通的内在要求。史前时期的交通消极发展,尚处于自然状态。有夏以降,伴随着社会公共权力的扩大、王朝政令的实施及对方国的政治羁縻,大地域的交往联系要求大交通的开启。在此背景下,以舟船制造及航道建设为内容的水上交通发展成为商王朝“邦畿千里”及“通于四方”的必要条件。水上交通对商代文明发展的推动不仅在运输作用本身,也不仅得益于当时政权的有意识利用,它往往与河谷通道或沿河陆上交通线的延展相伴,又与用水便利相结合带来水上交通沿线的聚落兴盛,因之,无论在属性功能层面,抑或政治军事层面,还是社会生活层面,商代水上交通都有着积极的表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商代域限内的政治演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97]
    (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1]  对于交通在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者多有论述,但多集中于国家成熟后的历史时代。如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前言”指出:“交通与经济运输、民族动态、文化交流、国防设备等,在在都有密切关系。”(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页)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序言指出:“交通为空间发展之首要条件,盖无论政令推行,政情沟通,军事进退,经济开发,物资流通,与夫文化宗教之传播,民族感情之融合,国际关系之亲睦,皆受交通畅阻之影响,故交通发展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基础。”(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
    [2]  《汉书》卷28《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23页。
    [3]  2002年在浙江杭州萧山区的跨湖桥遗址出土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参见蒋乐平、郑建明:《萧山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79页。
    [4]  史念海认为:“太行山和泰山之间的华北平原,远古时期还有一个特点,也是和现在迥然不同的。现在这个地区只有若干大大小小河流流过,可是远古时期这里却是一个湖泊区域。……以这个地区和现在江淮之间相较,或不至于过分逊色。”(史念海:《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7-8页)邹逸麟也认为:“先秦西汉时代,华北大平原的湖沼十分发育,分布很广,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与今天的景观有很大的差异。”(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页)蓝勇认为:“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文变迁的总趋势来看,主要表现为江河的径流普遍减小,水位变化幅度大。”(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5]  罗颀辑著:《物原》(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2页。
    [6] 《史记》卷29《河渠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5页。
    [7]  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3页。
    [8]  张绪球:《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发现和初步研究》,《考古》1994年第7期。
    [9]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95-696页;陈星灿、刘莉:《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10] 《初学记》卷十三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8页。
    [11]  商代河流众多,远不止120个。参见张兴兆:《甲骨文所见商代水环境》,《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
    [12]  《史记》卷3《殷本纪》,第102页。
    [13]  《史记》卷4《周本纪》,第120页。
    [14]  《史记》卷4《周本纪》,第121页。
    [15]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2年。下文简称《合集》。
    [16]  段振美等著:《殷墟甲骨辑佚:安阳民间藏甲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简称《辑佚》。
    [17]  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下文简称《英藏》。
    [18]  李学勤等:《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简称《瑞典》。
    [19]  参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98-299页。
    [20]  胡巨成:《信阳发现商代独木舟》,《河南日报》2010年8月7日,第3版。
    [21]  王永波:《胶东半岛上发现的古代独木舟》,《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王永波:《原始渡具与早期舟船的考古学观察》,《江汉考古》1989年第1期。
    [22]  郭沫若以为甲骨文“不”(《合集》18103)假为“泭”,并引《楚辞·惜往日》王逸注曰:“编竹木曰泭。”(《卜辞通纂·别录之一》,“大龟第一版第五辞”,《考释》第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宋镇豪揭《合集》5507、31137与“舟”同属一辞的“橐”字,以为“橐舟并举,橐或亦为浮水之具”,“由橐字作看,商代的浮具似亦用兽皮为之”。(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299-300页)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简称《花东》。
    [24]  杨升南:《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25]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第32页。甲骨文“凡”字有不同说解。
    [26]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4-285页。
    [2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13页。
    [28]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18页。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文简称《屯南》。
    [30]  许进雄:《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影印本,1979年。下文简称《怀特》。
    [31]  参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302-304页。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年。下文简称《集成》。
    [33]  历来注《国语》者多以“河”为河内。武丁“入于河”事亦见于《今本竹书纪年》,作“居于河”;又《尚书·说命下》作“入宅于河”。《孔传》谓“河”为“河洲”。有学者认为“河”为甲骨文中的“河邑”。笔者认为“河”即黄河,“自河徂亳”指由黄河水路往亳地。
    [34]  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王青:《〈禹贡〉“鸟夷”的考古学探索》,《北方文物》1995年第4期。
    [35]  李济:《安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02页。
    [3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84-585页。
    [37]  论者或曰黄河中游峡谷水流湍急难以航行,其实经现代水文及水上交通环境的考察,除个别险滩急流段难以利用,整体上讲,黄河中游完全可以发展航运(参见李灵、朱伟:《山西黄河航运开发的思路与前景》,《山西交通科技》1995年第2期),并且历史上中游峡谷段也有航运的利用(参见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黄河航运》,《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另外,古人被迫也习惯于生存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便捷与危险是并存的。1957年在黄河三门峡河心诸岛挖掘土方时暴露出仰韶、龙山及商代遗址。其中在张公石岛上发现的商代遗物有夹砂粗灰陶和泥质灰陶,其特征与郑州二里岗的遗物很接近,或系商代早期遗存。由于石岛处于激流之中,若不是在枯水时与陆地联系,小岛上人们的生存只能依靠舟筏供给衣食。(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漕运遗迹》,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76-77页;于希贤:《先秦时期黄河航运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
    [38]  《甲骨文字释林》,第285页。
    [39]  参考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40]  参见陈朝云:《商代聚落模式及其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景观》,《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
    [41]  “造舟为梁”指以船架设浮桥,由“天子造舟”(《尔雅·释水》)之规模,推测渭水可以行舟。
    [42]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6《大雅·文王之什·棫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72页。
    [43]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2-183页。
    [44]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1页。
    [45]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
    [4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2-33页。
    [47]  陈德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2期。
    [48]  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清江县博物馆:《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1975年第7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编著:《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刁文伟、邬红梅:《江苏江阴佘城、花山遗址第二次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4年4月7日。
    [49]  《史记》卷3《殷本纪》,第105-106页。
    [50]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305页。
    [51]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305页。
    [52]  岳洪彬、岳占伟、何毓灵:《小屯宫殿宗庙区布局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三代考古》(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1页。
    [53]  岑仲勉谓:“征诸水文历史,水川往往本来相通,越后乃越多阻隔。”(《黄河变迁史》,第183页)吕思勉谓:“古水利修治,沟渠到处皆是,连属之而为可以通舟之漕渠,初不难也。”(《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3页)
    [54]  李治亭:《中国漕运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第1页。
    [55]  宋镇豪:《论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6]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编著:《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15页。
    [57]  徐少华:《从盘龙城遗址看商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
    [58]  许怀林:《“舟船之盛,尽于江西”——历史上江西的航运业》,《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59]  彭明瀚:《商代虎方文化初探》,《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对虎方所在,学界有不同意见。
    [60]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170页。
    [61]  参看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01-309页。又李学勤:《帝辛征夷方卜辞的扩大》,《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商代夷方的名号和地望》,《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62]  《甲骨文字诂林》,第3174页。
    [63]  《夏商社会生活史》,第302页。
    [64]  《甲骨文字释林》,第289页。
    [65]  杨升南:《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66]  刘一曼曾专文论及商代后期的兵种,但不见有舟兵,参见《略论商代后期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兵种》,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山大学编:《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79-188页。
    [67]  宋镇豪:《商代军事制度研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辑,1995年,第19-20页。
    [68]  《夏商社会生活史》,第170页。
    [69]  李济:《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安阳发掘报告》第4期(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一),第576页。
    [7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71]  王贵民:《试论贡、赋、税的早期历程——先秦时期贡赋税源流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517-519页。
    [72]  《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第765页。
    [7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第220页。
    [74]  刘莉、陈星灿:《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75]  商周时期山东滨海地区产盐遗址屡有发现,参见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考古课题组:《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遗址2007年调查简报》,《文物》2012年第7期;李水城、燕生东:《山东广饶南河崖发现大规模制盐遗址群》,《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23日,第2版;李水城、兰玉富等:《莱州湾地区古代盐业考古调查》,《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1期。
    [76]  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87页。
    [77]  宋镇豪:《再谈殷墟卜用甲骨的来源》,《殷都学刊》1999年第2期。
    [78]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402页。
    [79]  《史记》卷3《殷本纪》,第105-106页。
    [80]  《史记》卷4《周本纪》,第126页。
    [81]  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页。
    [82]  黄石市博物馆:《大冶古文化遗址考古调查》,《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83]  李天元:《楚的东进与鄂东古铜矿的开发》,《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84]  彭适凡等:《关于瑞昌商周铜矿遗存与古扬越人》,《南方文物》1990年第3期。
    [85]  孙华:《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文物》1993年第7期。
    [86]  张永山:《武丁南征与江南“铜路”》,《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87]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1《本议》,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页。
    [88]  徐中舒:《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9页。
    [89]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第597-602页。
    [90]  甲骨文中有“蜀”,但其地望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蜀”在成都平原。参见林向:《三星堆遗址与殷商的西土——兼释殷墟卜辞中的“蜀”的地理位置》,《四川文物》(广汉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1989年。
    [91]  杜金鹏:《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
    [92]  李学勤:《三星堆饕餮纹的分析》,《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
    [93]  李学勤:《商文化怎样传入四川》,《走出疑古时代》,第232页。
    [94]  吴郁芳:《先秦三峡航运质疑》,《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
    [9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508-513页。
    [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513-514页。
    [97]  学界有所谓殷人航渡美洲说(参见房仲甫:《扬帆美洲三千年》,《人民日报》1981年12月5日;《殷人航渡美洲再探》,《世界历史》1983年第3期),尤见商代水上交通的进步及其对早期文明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对此说仍抱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