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一倡议在2014年5月召开的上海亚信峰会上,得到亚洲多国领导人的支持。2014年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和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可推动沿途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南南合作,并与第二世界的发达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发展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反制美国因霸权急剧衰落而正在力不从心地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至今复苏步履艰难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将纾解中国国内产能过剩与官方外汇资本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压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践行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亚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全面清晰地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明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会议通过的《上海宣言》是对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扬光大。此次亚信峰会为解决亚洲安全问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014年7月召开的金砖国家巴西峰会发表了《福塔莱萨宣言》。其间习近平主席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重要讲话指出,金砖国家应建立起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应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强调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应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世界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好互动的新路。会议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这标志着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达到了一个高质量的新水平,将首次筑起一道新的金融安全网,改革美元独霸天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合作阶段的大背景下,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将亚信峰会的中国理念传播到太平洋沿岸。会议通过了《北京纲领》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提出APEC成员将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亚太梦想。APEC成员在会上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明确了支撑亚太经济发展的五大新支柱,朝着实现亚太自贸区方向迈出了具有历史性的一步。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中强调,迈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将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APEC峰会刚刚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接着出席了G20峰会,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会晤,开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太之行。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强调,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中国将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开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启动丝路基金等途径,为此作出贡献。他再次倡导的加强互联互通,以促进各国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得到与会领导人积极响应和赞赏,并充分反映在G20峰会联合公报中。会议宣布中国主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表明世界对中国的信心和信任。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国同澳、新两国共签署了涉及政治、经济、投资等领域的50多项合作协议。在斐济,习近平主席同8个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宣布支持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以利于岛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岛国领导人表示,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多次发表重要演讲,围绕中国如何发展、发展起来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国际上关心的重大问题,阐述“中国梦”,描绘“亚太梦”。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虽然是个大块头,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共同发展理念,坚持亚太合作发展。中国真诚地愿意同地区国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亚太、繁荣亚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2月访问泰国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中国正在由一个主要生产消费品的世界工厂,转而成为一个向世界提供先进装备的大基地、容纳世界优质产品的大市场。李克强总理2014年五次出访,已经带回了至少近140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订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尤其是在高速铁路方面,为“一带一路”建设、化解国内富余产能、构筑中国经济新常态保驾护航,生生不已。 正如王毅外长日前总结的:“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对外工作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外交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