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钓鱼岛危机已成中日意志较量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环球时报 newdu 参加讨论

    钓鱼岛局势严重吃紧,中日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在升高。两国因为钓鱼岛交战在几年以前还不可想象,而如今双方看来都在做这样的“最坏准备”。那么钓鱼岛冲突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
    钓鱼岛危机显然是日方率先推高的,它去年的“国有化”钓鱼岛行动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之后中方的反制非常猛烈,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中国执法船开始在钓鱼岛海域做例行巡视,不断进入钓鱼岛12海里。中国的海监飞机也飞临钓鱼岛,这一切等于打破了日本自诩的对钓鱼岛所谓“实际控制”。
    日方“国有化”钓鱼岛是对钓鱼岛“现状”的单方面改变,中国的回击是改变了钓鱼岛的“海空控制现状”。日方改变了一张纸和名义,中方作出反击,带来的改变更加实质。
    当前的情况最复杂,日方对是否咽下“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苦果犹豫不定,它一方面希望缓和同中国的关系,一方面加强其在钓鱼岛的海空力量存在,试图顶住中方的压力,大体维持住它对钓鱼岛已被捅出大漏洞的所谓“实际控制”。
    这既是日本政府的实际愿望,也是上届野田政府做过了头,新上台的安倍政府需要硬着头皮,迎合日本右翼的狂妄叫嚣。
    中方面临选择。由于我们在钓鱼岛的维权进展虽是重大成果,但尚不稳定,守住他们并不容易。我们是否需要顶着日本的反扑压力继续向前实质性推进,或者至少用“以攻为守”巩固已有的成就呢?还是我们需要暂时放慢节奏,留出一点空间,确保避免中日进入战争呢?
    前一种选择的风险肯定大一些,但同时它不意味着日本就真敢同我们硬来。那是一个双方都有些紧张的相互摩擦和试探过程,它拼的是意志,以及两国对一旦爆发军事冲突的真实承受力。
    客观而言,两种选择各有各的理由,如果中国做第一种选择,就应接受它所带来的风险,不能患得患失。中国需要做的利益比较和评估是:究竟是纵容一个不断挑衅中国的日本对中国的长远损害更大,还是一旦中日海空军开战对中国战略机遇期的伤害更大。
    目前西太平洋的基本地缘政治形势为,中美战略互疑上升很快,互为主要防范对象。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服气把它推向与中国摩擦的最前沿。朝核问题在中间串场,增加了地区战略的不确定性。但有一个因素亦很重要,即各方都没有战略摊牌和打大仗的意愿和意志。对后一点的大判断使各方又都愿意展示强硬,寄希望对方在紧要关头后退。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日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但两国一旦交起手来,它的升级程度和破坏力究竟什么样,没有人能够预估。钓鱼岛之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日的意志较量。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战略主动性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军力的增速很快,综合国力同样“一年一个样”。而且中国在亚洲的地缘位置比日本更有优势,中国比日本更有战与不战、小战还是升级一些的主动权。
    中国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不应为了有多种选择权而忐忑,我们最需要的是在做任何选择前保持高度清醒,知道我们在选择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