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歼-15战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起降的消息刚刚传开,部分境外媒体就迫不及待地质疑和诋毁,称中国舰载机完全是“山寨”国外战机。这种看法毫无根据且“酸”意十足。 这样的质疑不足为奇,因为从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还未完成机身涂装的歼-15气动外形确实与某型俄罗斯战机看上去很像。这样的质疑也可以理解,毕竟中国用了比西方国家短得多的时间就初步掌握了航母舰载机的研制和起降技术。要知道,歼-15起降成功距离“辽宁”号正式服役仅有两个月的时间。 每当中国国防工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总会有人给中国的武器装备贴上“抄袭”的标签,贬低中国武器装备的技术和作战性能,试图证明中国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有“原罪”。 需要承认的是,过去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的不足,加上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中国曾主要依靠进口战斗机等其他“洋货”来推动装备的现代化升级。但这完全不足以成为抹杀中国人不断努力学习借鉴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借口。 一些媒体看得到歼-15的气动外形,他们却看不到或不愿意看到在歼-15发动机、火控系统、电子系统和其他关键组成部分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研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生命的代价。 经过几代航空工业者的努力,中国已经在涡扇发动机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高性能的国产战斗机,已经开始配备完全独立研制的国产“心脏”。 就在中国人为歼-15首次航母起降成功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歼-15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完成起降任务后突发心脏病辞世。西方的一些媒体难道还看不到中国人为自主研发呕心沥血的努力吗? 提醒那些一再质疑歼-15“抄袭”的媒体,千万不要低估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潜力。 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年代,就研制出原子弹、核潜艇和人造卫星。近年来,在西方军事禁运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中国照样实现了包括隐形战斗机、载人航天工程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毋庸置疑,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相互学习、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曾创造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四大发明”,不仅向全世界传播了技术,还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学习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四大发明”历经世界各国的改良而不断进步,如今依然为人类服务,历史上没有人指责其他国家“剽窃”中国;而当中国学习外来先进文明并产生新的成果时,为什么却常常遭到质疑甚至中伤呢? 一些人长期保持对华顽固的敌视和防范态度,不断制造所谓“军事间谍案”、“技术剽窃案”,试图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控制,妄图迟滞和阻碍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前进的步伐。 如今,在中国积极的推动下,中外军事互信不断增强,军事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同时,一些军事大国为巩固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强国地位,对中国的防范和技术封锁有时候反而变本加厉。 因此,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立足于自力更生、依靠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 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说,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