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中印边界冲突 一场仍在反思的战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国青年报 newdu 参加讨论

    10月20日,印度举行仪式高调纪念中印边界冲突爆发50周年,有关中印战争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现实,回顾历史,无论败方,还是胜者,如何看待战争,不但事关历史交待,而且对解决至今仍在烦扰两国关系的领土争端亦具警示价值。
    反思半世纪,印度仍未彻底想通
    对败方而言,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刻骨铭心的。1962年的边界冲突被印度视为独立后唯一一场输掉的战争,虽然已结束50年,但有关记忆并未消退,其反思也从未停止过。
    10月20日,印度学者马汗德拉在《新海峡时报》上撰文,表示1962年的边界战争对印度造成的创伤已超过历史上的外来侵略、军事失败和殖民占领,而且至今无法愈合。
    众所周知,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是当时的印度政府推行“前进政策”,在中印边界争议地区设置哨所、蚕食中方领土而直接引发的。对此,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曾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评论说“尼赫鲁的前进政策就是一把匕首,他想将其刺进我们的心脏。我们不能闭着眼睛等死”。
    虽然事实清楚,但战后印度官方却为了开脱责任,竟然利用“战败者”身份做文章,借助“同情弱者”的社会法则,主导印度社会形成了“中国背叛印度、中国侵略印度”的不和谐基调,一度影响到印度民众对中国这次军事行动的认知。
    据印度媒体估计,印度有整整一代人伴随着国家的主要目标是“从中国收复失地”的想法成长起来的。2012年10月,法新社记者在对新德里民众心态进行调查后描述道,50年过去了,印度仍在气恼,在有关中印边界冲突的影响下,不安情绪依旧主宰着印度。
    好在历史自有公论。由于中印关系的不断改善,部分印度专家学者在承认战争给印度造成巨大心灵创伤的同时,先后提出了一些相对公允、客观的认识,诸如“我们是曾不停地、主动地挑衅中国,但动作都不大,可中国最后却给了印度狠命的一击,把我们打蒙了”的观点,正在逐步被印度社会所接受。
    事实表明,中印边界冲突对印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印度官方若不对其战争反思纠偏,不但可能与日益壮大的主流民意脱节,更有可能产生类似于“掩耳盗铃”的政策。
    长期以来,印度官方总是把印军溃败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军队的强大、印度军队装备落后和后勤保障能力差上,由此衍生出的“中国威胁论”,已成为印度政府增加军费投入的主要借口。
    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军费支出一直呈增长态势,2012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其军费也达到1.64万亿卢比,其全球排名由先前的第十位一下跃升至第四位。早有军事专家指出,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以莫须有的威胁作借口,大肆提升军费,其政策近乎穷兵黩武。 
    单方面收兵,中国意图引发多种猜测
    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中,中方虽然坚持对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领土拥有主权,但没有多占领一寸土地,依然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政策,将军事行动的目标严格控制在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上,体现出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掌控局势的灵活性。
    1962年11月21日,中国军队在打到中印传统习惯线附近、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突然单方面结束行动,并将缴获的物资和俘虏的战俘归还印方,还从冲突发生前的实际控制线后退20公里。
    事实证明,中方虽然掌握有军事方面的明显优势,但并不谋求通过战争强行侵占对方的领土。对此,英国高级外交官卡西亚勋爵认为,“中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撤回原线,一个大国不利用军事胜利索取更多的东西,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其实,对于中国军队这一决定,不但印方当时理解不了,国际和国内的政界、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论,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泰晤士报》评论道:“中国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与其说使人们松一口气,不如说使人们大吃一惊。”
    当时,国际国内对中国这一行动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军队之所以后撤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由于当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国内经济面临很多问题,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给国民经济的恢复造成拖累。
    也有分析认为,中国政府是为了避免战争长期化,这不利于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据参战的中国老兵回忆,反击战开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印军想不通,中国军队靠什么获得给养,他们还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牛驮人背。据统计,战争期间,用于支前的牦牛就有3万头之多。
    另外,复杂的地理障碍、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中国军队进行后勤补给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规律,每年的12月至来年4月,作战区域的山口会被大雪封闭,军队根本无法展开大规模行动。
    除了以上猜测外,更有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后撤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介入所致。由于中苏关系交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表面上宣布中立,但暗地里做起支持印度的勾当。有资料显示,战前,苏联向印度提供了13个陆军师、两个空军师的武器装备。
    当时,美国不但开始向印度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其“进取号”航空母舰还从太平洋驶向印度洋,进入孟加拉湾,扬言一旦冲突威胁到印度领土完整,将向印度提供有效的军事支持。
    对于中国单方面撤军的动力,基辛格认为,中国决策者进行决策时一贯注重透彻分析、周密筹备、把握国际政治变化,不会不顾及上述因素。但是,中国政府和军队向来有不怕鬼、不信邪,任何外部力量和自然条件从未彻底动摇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决心。中方之所以实施单方面撤军,主要还是根据明确的战争目标行事。因为中国军队进行自卫反击战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收复被蚕食的领土,而是为反击印度的边境挑衅。
    其实,除了战争目标规定外,中国军队后撤更有对中国周边各大战略方向的综合平衡考量,早在冲突爆发前,毛泽东就曾向尼赫鲁捎话透底,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具有侵略性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
    可惜的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印度战争决策层在冲突前错判了形势,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企图通过“前进政策”进行领土蚕食。通过有效的军事行动,把印军推回去,中国收兵是因为预定的目标已经达到。 
    和平协商解决边境争端,依然可以期待
    对于1962年的中印边界之战,毛泽东评价到,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10年的稳定。历史不但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而且远远超过他的预期。从1962年至今,50年的时间,中印边境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一局面再结合其他因素,培育出了两个金砖国家。
    反思战争的目的在于筹划未来和平,而不是着眼于复仇。历史是一面镜子,即使在印度将中国视作敌人的日子里,中国也从未将印度视作敌人。
    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结束后,中国在中印边境西段维持了对阿克赛钦的控制,在东段虽然后撤了军队,但保留了“进行自卫还击的权力”。战后,即使面对再大的军事挑衅,中国政府依然保持强大的战略耐心,从未动用这一权力。
    根据传统理论,一场战争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向来比较分明。西方记者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表明,解决边境争端不是一场绝对的“零和游戏”。只要领土争端没有彻底解决,中印双方单就军事来说,轻言胜利或失败都尚早,较量远未结束,真正的斗争不应在战场,而应在谈判桌上。
    历史上,印度为了打赢战争曾向超级大国借力。但这些国家除了搅局、通过地区争端谋求战争红利外,几乎于事无补。借鉴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教训,中印作为两个大国,应迅速建立一种能够避免外界干扰、“迅速消除”边境地区紧张局势的机制,防止旷日持久的边界争端因外部力量介入而更加复杂。
    2012年,恰逢中印边界冲突爆发50年,同时又是“中印友好合作年”,中印两国更应借助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彻底抚平战争创伤。
    (作者单位:康永升,军事科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