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新成果,新观点,新阶段——评《哈尔滨犹太侨民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 王志军 参加讨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沙俄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扩张,特别是在中东铁路修建、日俄战争、十月革命前后,大量外国侨民涌入新兴的哈尔滨,或是淘金,或是避难,或是辗转他处,使得刚刚崛起的哈尔滨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外侨之城、经贸之城、教堂之城。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哈尔滨城市历史的研究充满热情,其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哈尔滨犹太人的研究引人关注,已经出版了论文集、回忆录、画册等多种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爽研究员所著 《哈尔滨犹太侨民史》(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的问世,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该书力求全面反映哈尔滨犹太侨民的历史与文化,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从历史资料的发掘和观点的创新来看,在这一领域都具有积极的开拓意义。我在认真阅读这部著作的基础上,就能力所及,谈几点感想、体会和商榷意见。
    第一,作为研究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哈尔滨犹太侨民史》(以下简称《犹侨史》)具有无可质疑的完整性、系统性。哈尔滨犹太人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涉及到世界史、中国东北史、近现代中外关系史、犹太复国主义史、民族史、移民史、宗教史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犹太人在哈尔滨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尽管这些成果为哈尔滨犹太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到 目前为止,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哈尔滨犹太人研究还显薄弱。许多研究属于资料的收集、考证、翻译和整理,科学的分析、理论的阐述、规律的探索尚显不足,能够比较全面地研究哈尔滨犹太人的来源、迁居哈尔滨的历史背景、社区活动以及维系他们生存的物质、精神、宗教因素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尚未出现。
    《犹侨史》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揭示其历史原因、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作者费时4年,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从俄国犹太人的历史到犹太人与近代哈尔滨城市发展的联系,从对哈尔滨犹太人的经济、文化、宗教、政治以及与日本人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到对哈尔滨犹太人迁移到世界各地后的关注等,都反映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该书表现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资料驾驭能力,它的系统性、完整性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第二,《犹侨史》使哈尔滨犹太人的研究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深化,对一些敏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启示性的新观点、新思路。众所周知,从近代犹太人在中国的活动历史来看,哈尔滨与上海是他们最为集中、最有影响的两个社区。然而从论文、专著的数量、质量、影响程度上来看,上海犹太人研究在很多方面要超过哈尔滨犹太人研究,这其中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从对哈尔滨犹太人的研究状况来看,它不仅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史料的整理和发掘,而且更需要我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强理论思维,不断解放思想,进一步开拓视野。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犹太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对哈尔滨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一些历史问题也应该以史实为依据,做出历史学家的正面回答。例如,有关日本人与哈尔滨犹太人关系问题之一的 “河豚鱼计划”,就是一个哈尔滨犹太人研究者很少谈及但在网络上又争论激烈的问题。对此,作者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 ,在 《犹侨史》中,用了整整一章的文字来论述 “哈尔滨犹太人与 日本人的关系”(该书第十章),这在国内学者公开出版的论著中是没有先例的。作者不仅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即 “犹太人与作为侵略者的日本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东北相互作用、相互支持,以求得 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得出结论,即 “这种关系的维系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对于已经投入全民族抗战的中国人来说,其作用是反面的”(该书第166页)。同时,对于20世纪30—40年代这一不平凡时期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作者主张在深刻体察当时世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础上,对哈尔滨犹太人的诸多复杂现象具体分析,不应采取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方式。对于哈尔滨犹太人与 日本人的关系,作者提出 “这段历史确实是十分复杂,我们没必要也不应该 回避它,而是应该不断挖掘新史料,尽量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分析和评价,还历史以本来的面 目”(该书第168页)。这种态度不仅是衡量一部史学著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也是彰显一个历史学家水平境界的尺度;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有学术上的功力、创新和勇气,更需要一份可贵的良知。我相信,作者的这种直面历史真相的勇气和态度必将对哈尔滨犹太人研究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作为研究哈尔滨犹太侨民经济社会活动的历史著作,该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体现在资料发掘、梳理方面。的确,我们所见到的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资料不过是全部资料的一部分。黑龙江省档案馆有关犹太人的珍贵档案还没有向学者开放,我们还无法见到全部如《犹太生活》一样的重要的史料,一些相关的回忆还在进一步发掘、整理过程之中。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作者给我们呈现出的历史资料,无疑是比较丰富的、值得肯定的。作者在书中广泛地引用了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关于哈尔滨犹太人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特迪•考夫曼新出版的回忆录,甚至还包括许多犹太侨民的户籍档案资料,以及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作者也使用了相当数量的原居哈尔滨犹太人、哈尔滨俄侨及其后裔的口述及其第一手资料,尤其表现在追溯哈尔滨犹太人的起源、理清其发展脉络、当时的历史境遇等方面。
    此外,作者的学术品格还表现在 目前国内学者中少有的包容与开放上,这一点不能不使我产生由衷的敬意。作者总是提示读者该书的不足,总是不忘记表达对此前学者已有工作的肯定,并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做一个定性的结论。也正是由于作者的这种气度和风范,才使我有了在这里发表对 《犹侨史》中一些问题不同看法的力量和冲动。
    首先,众所周知,哈尔滨 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只是由于近代列强之间的利益角逐所造成的复杂的远东地区局势才使得哈尔滨有了不同的实际占领者。但是不管怎样,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无法摆脱的心结之一是希望了解这段历史时期内哈尔滨的中国人与犹太人之问的关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交往的?是否存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原因是什么?等等。《犹侨史》在这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加强的,希望作者在以后的版本中能有所改进。
    其次,关于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分期问题。现在的研究基本是以1931年为界,持这一观点的人包括克兰茨勒(《上海犹太人社区》的作者)、特迪•考夫曼,以及一些中国学者。他们主要是从哈尔滨犹太人的人 口数量和经济指标出发,得出此项结论。我以为,克兰茨勒所关注更多的是上海犹太社区,况且其结论产生于30多年前;考夫曼之所以持这种观点,主要原因是作为犹太人与政治家的双重立场所致,其出发点是出于回避犹太人在中日战争中的态度和行为。对此,我以为从20世纪30—40年代哈尔滨犹太人的政治影响力、辐射力来看,这是他们最好的时期、也是现在他们最为 自豪的时期之一,尤其是将他们与欧洲犹太人所遭遇的巨大灾难进行比照时,这一特点就更加突出。因此,可以将这一时期称为哈尔滨犹太人的 “第二个黄金时期”。单纯的人数、经济指标不应该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唯一标准。况且 ,关于1937年哈尔滨犹太人只有1100人 (该书第60页)的结论还值得商榷。
    总之,一方面,《犹侨史》是一部底蕴厚重、逻辑清晰、视野宏阔、有着完善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犹太人的高水准学术著作,是哈尔滨犹太人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是哈尔滨犹太人研究的新进展,该书的出版从整体上推动哈尔滨犹太人研究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犹侨史》是一部娓娓道来的具有故事性、可读性的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首满含着赤子情怀的思乡乐章,一部展示哈尔滨这座城市风雨历程的生动画卷,在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愿刘爽研究员的学术研究赋予美丽的哈尔滨以更高的品位,也愿哈尔滨以她的魅力能为更多的如刘爽研究员一样优秀学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热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