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所2011年博士后报告题目与中文摘要(3):高莹莹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本站 高莹莹 参加讨论

    日本在山东及对华文化政策的形成
    作者:高莹莹         合作导师:李长莉研究员
    日本对华文化政策是一战后日本对华政策调整的产物,与当时远东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密切相关,尤其是日美关系。本报告以日本对华文化政策的形成为研究对象,从远东国际关系格局的宏观框架,论述了日本对华文化政策形成的源头和过程,并对其成效做了剖析,阐明了该政策与日美在华竞争之间的关系。
    本报告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对华文化政策源于一战爆发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化。德国势力的衰落使山东成为列强在华利益争夺的主要场所,一方面日本占领胶州湾扩展势力,试图以山东为跳板控制华北,进而控制整个中国;而另一方面英美势力尤其是美国则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强调利益均沾。这种经济利益的冲突导致了日英美关系的调整,文化成为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工具。英美人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和在华的文化机构,参与、支持中国人的反日运动,利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反对日本的帝国主义,从而遏制日本在中国的势力。作为应对措施,日本开始调整对华政策,从对中国的“经济提携”转向“文化提携”。列强在文化软实力上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成为一战后东亚政治格局重构不可忽视的内容。
    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山东:一战后日本对华文化政策产生之源》论述了该政策形成的策源地山东相关的国际关系状况,第二章《五四时期英美人在山东的反日活动》分析了五四运动前后英美人在山东的反日运动,第三章《日本对华新闻政策的形成》论述了日本新闻政策的调整,第四章《日本对华文化政策之剖析》剖析了日本对华文化政策形成及其利弊。
    第一章阐述了山东如何成为列强尤其是日美竞争的中心地,如何成为日本制订对华文化政策的策源地的,进而理解日本对华文化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甲午战后,日本曾一度占据了威海卫,但由于欧美列强的牵制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孱弱,未能顺势占据山东,反而让德国得了先手,1897年将胶州湾划为其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8月15日,日本对德宣战,占领青岛,并接管了德国在胶州湾的权益。日本的行动打破了山东地区已有的德国独大日英美之间的均势,引起了英美的反对,加剧了三国之间的竞争。日本独占山东的策略严重威胁到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围绕山东利权的竞争是一战前后日美在华全面竞争的重要一环。日本认识到对华政策的缺陷,仅有政治、军事和经济政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政策,才能应对美国人的强大影响力。
    第二章考察了五四运动前后英美人在山东的反日活动,阐明其性质,进一步从国际势力角逐的角度探究日本对华政策调整。日本占领胶州湾后,大力发展在华势力,抢占山东的资源和市场与英美形成商战之势。英美人利用其已有的文化势力在山东支持并参与了中国人的反日运动,利用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反对日本的帝国主义,牵制日本在华的发展。
    第三章从日本与欧美列强竞争的角度,阐述了日本对华新闻政策形成的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政策如何在日美摩擦中产生的详细过程,进而了解日本对华新闻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情况。日本对山东的占领等在华扩张行为破坏了列强在华势力均衡,招致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对日采取遏制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新闻舆论战。如前章所述,英美人为了在经济战中取得胜利,面对一战以来不断在华发展势力的日本,顺应中国民众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绪,选择中文报刊作为散播反日舆论的阵地,成为五四前后反日运动的助推器。中国人的反日舆论和欧美人利用中国新闻媒体反日的状况,必然会引起日本人的关注,他们在应对这种情势中逐步形成了对华新闻政策。
    第四章从一战期间日本外务省和军方对华文化政策构想的形成、一战后文化政策的试行以及中国思想文化变化三个方面,剖析了日本对华文化政策性质和成效。一战的巨大破坏力给西方列强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影响到他们对华侵略逐步远离军事强权行为,采用经济、文化形式。这一点在列强对山东问题的态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列强之间舆论战的影响,“文化”在国际事务、外交交涉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日本政府和军方要人所理解。这些构成了1923年日本启动“对支文化事业”的基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