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常建华:传承与创新: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的制作及其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摘要]学术综述是研究工作的起点,特别是开展一种新的史学研究之时,不仅需要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还需要对已有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把握,作为学术支撑。甚至可以说,新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新的学术综述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的制作,就反映了这一情形。中国社会史研究活动还反映在年会、年度、专题、阶段四种类型的学术综述里。社会史研究综述是对这一领域理论与专题研究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反映当前中国社会史研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对于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新史学追求需要新的学术综述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 研究综述; 新史学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兴起的中国社会史研究,集中于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社会历史,对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当代社会史少有问津。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倡导下,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强势兴起。①2012 年 12 月 29 日,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举行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会。这种在尊重已有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努力创新的做法,笔者甚为钦佩,引为同调。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兴起之时,笔者参与了当时的学术综述工作并且坚持至今,因此,愿意在此回顾过去的工作,交流对于做学术综述的认识,探讨如何推进社会史研究综述的制作。这样以介绍自己经验为主的写作方式,如果给人以不够谦虚乃至好为人师的感觉,则是笔者不愿看到的。而对于相关综述挂一漏万的介绍,亦请同仁给予谅解。
    一、新史学需要新综述
    学术综述是研究工作的起点,特别是开展一种新的史学研究之时,不仅需要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还需要对已有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把握,作为学术支撑。甚至可以说,新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新的学术综述基础上产生的。
    1986 年 10 月,南开大学历史系与 《历史研究》 杂志社、天津人民出版社举办了 “首届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当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成立了中国社会史研究室,由冯尔康教授负责,为了倡导中国社会史研究,决定举办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一系列学术工作。鉴于新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强调社会生活、民众视角,有别于以往的社会形态史、社会发展史、社会经济史,而以往的历史研究成果中也有部分相关研究,南开大学的同仁决定编撰一部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综述性著作,为以后开展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于是在冯尔康教授带领下,我们分工合作,白新良先生负责先秦两汉、张国刚先生负责魏晋隋唐五代、笔者负责宋元明清、李喜所先生负责近代,冯先生则写具有理论与方法性质的文章作为 “代序言”。我们四人将各自负责的部分写成压缩版的学术综述合成一文,冯先生将 “代序言”部分内容独立出来,这两篇文章提交给 “首届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交流,随后发表在 《历史研究》1987 年第 1 期[1 -2],全书则于 1988 年 1 月出版[3]。
    冯尔康教授为新的中国社会史下了定义: “中国社会史是研究历史上人们社会生活的运动体系。多说几句则是: 中国社会史以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社区、物质与精神生活习俗为研究范畴,揭示它本身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3]2 -3这个概念体系用于我们综述社会史的重点以及分类框架,不难看出是吸收了当时刚刚复兴的社会学、民俗学的框架体系的结果。我们正是从新的概念去选取旧有论文的 “社会史”成分并将旧论文纳入新框架,以促进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以笔者承担的 “宋元明清社会史研究”部分为例,分为四部分,即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血缘群体与社区社会生活、人口与社会救济、生活方式与风尚。其他三个时段的综述分类框架也比较相近。我们的学术综述形成了新的中国社会史框架体系,被学界借鉴吸收并编成教材。[4]
    冯尔康先生的中国社会史定义强调 “历史上人们社会生活的运动体系”,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所谓 “群体生活”实际上是指社会群体,用这一概念突破以往简单的阶级斗争分析模式,而 “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后我们分这两方面探讨中国社会史。冯先生与笔者著有 《清人社会生活》[5]一书,内容包括清代社会等级、公开社团与秘密宗教及结社、宗族、家庭、衣食住行、婚姻、丧祭、娱乐、人口、社会救济以及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等。冯先生主编了 《中国社会结构演变》[6]一书,系统考察了殷商至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介绍殷周、秦汉、明清、近代四个社会变化较大的时期,研究了家庭、宗族、民间宗教、职业、少数民族、社区、皇族、士人、兵士等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身份的状态和演变,强调古代社会等级结构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摸索后,冯尔康教授编著了教材 《中国社会史概论》。全书分为四章,即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史及其理论,第二章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史料,第三章中国古代、近代 ( 前期) 社会结构及演变,第四章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冯先生在书中对社会史定义中的用语作了调整,将 “群体生活”改为 “社会结构”,将 “生活方式”改为 “日常社会生活”并对研究范畴的论述加以完善。[7]10
    首届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之后,中国社会史研究迅速发展,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断有学术成果问世,需要继续进行学术综述,为社会史的教学、研究提供方便。于是,笔者主持了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一书的编写,反映 1986 年 7 月至 2000 年的社会史研究状况。笔者继续撰写 “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社会史研究”,仍接续以往的四部分框架,但是在各部分的分类采取了新的概念,如将原来的 “血缘群体与社区社会生活”改为 “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人口与社会救济”中增加了 “环境史与医疗社会史”、“社会教育”的分类。[8]由于 1986年以来学术界对于社会史理论进行了热烈讨论,《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增设了 “社会史理论评述”部分。上述变动反映了社会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对于 20 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学术综述,建立起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史体系,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与工具书。这两部 “概述”不仅反映了过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新的史学潮流。
    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阶段性发展与新旧之别,冯尔康、田居俭先生都有高屋建瓴的评述,笔者也有所概括。[9 -11]2003 年 11 月 24—25 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了 “多元学科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讨论会,笔者向会议提交了 《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历程》一文。在梳理了 20 世纪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关系后,笔者在文章的结尾处预测: “中国社会史研究接受社会科学的影响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是地域社会的研究不断扩大与深入,目前地域史的层次性问题已经引起注意,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疾病、灾害的环境史日益凸显; 二是民众意识、信仰的探讨渐成风气,心态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比重加强; 三是探讨国家与社会、思想与社会、法制与社会这类从某一侧面强化整体历史研究的题目不断增加; 四是疾病、医疗社会史这些关注生命以人为本的研究得到开展”。[12]388这或许可以为新史学需要新综述再做新注脚。
    二、社会史研究综述的类别
    除了两部“概述”总体介绍之外,中国社会史研究活动还反映在年会、年度、专题、阶段四种类型的学术综述里。
    首先是中国社会史历届年会的学术综述。从 1986 年起中国社会史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 14 届。1992 年中国社会史学会正式成立,两年一次的研讨会自然成为学会的学术年会。一般来说,每次社会史研讨会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史研究的关注问题,学者提交会议的论文中不乏反映学术前沿的重要之作,历届年会的学术综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动态。刊发历届年会的学术综述最多的杂志是 《历史研究》,宋德金、高世瑜两位有较多的写作,扩大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影响。
    从历届研讨会的主题,可以了解到学术关注点。首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就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对象、范畴、社会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开展社会史研究的意义进行了热烈讨论。第二届在南京,除继续讨论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外,重点讨论士与知识分子。第三届在成都,讨论的重点是中国宗族、家庭的历史与现实; 社会弊端的历史考察。第四届在沈阳,主题是“社会史研究与中国农村”,研讨重点有三: 社会结构与农村变迁,历史上的灾变与社会救济,社会史的理论体系、构架与功能。第五届在西安,主题为 “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第六届在重庆,中心议题是: 区域社会比较研究、中国社会传统生活方式研究、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七届在苏州,将 “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作为主题。第八届在武汉,主题为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第九届在上海,主题是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第十届在武夷山,以 “礼仪、习俗与社会秩序”为主题。第十一届在黄山,主题是 “地域中国: 民间文献的社会史解读”。第十二届在珠海,主题为 “政治变动与日常生活”。第十三届在聊城,以 “区域、跨区域与文化整合”为主题。第十四届在太原,主题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②
    除了学会年会之外,从 2005 年起,利用社会史年会的间歇期单数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牵头其他单位举办 “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 4 届。2005 年在青岛举办的 “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以 “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为主题; 2007 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二届讨论 “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 2009 年在贵阳举行的第三届以 “近代中国的社会流动、社会控制与文化传播”为主题; 2011 年在苏州举办的第四届讨论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13 -16]
    自 1986 年以来,学术界还举行了各种关于中国社会史的学术研讨会,重要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1987 年举办的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讨论会”,1995 年举办的 “海峡两岸传统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17 -18],2011 年 4 月,《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当代中国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与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现状和学科体系”专题研讨会,同年 10 月该室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办的 “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19 -20]。社会史研讨会甚多,恕不能一一介绍。总之,会议综述是了解学术动向的重要形式。
    其次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年度学术综述。从 1991 年起,中国历史学会组织编辑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 《中国历史学年鉴》,刊发年度的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已经发表的有常建华、周天游、孟艳弘等所作 1991、1992、1995、1996、1998 年度的社会史研究综述。此外,陈爽、孟艳弘在 《中国史研究动态》发表了 1996、1997—1998 年度的社会史研究综述。年度综述对于反映最新动向、累计学术成果十分有效,可惜这种专门性的年度社会史研究综述未能坚持下来。不过,在 《中国史研究动态》发表的每一年度的断代史年度综述中都有社会史的部分,其他杂志刊发的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 民国史) 、当代史的年度综述中,也有社会史的部分。中国社会史学会秘书处编辑的 《社会史研究通讯》,从 2002 年第 5 期开始,每期刊发上一年度的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已经刊发 2001 年至 2011 年 11 年的索引,便于掌握这些年度的中国社会史论文发表情况。
    又次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专题性学术综述。社会史研究的范围广,涉及多种专题,专题性的综述很多,既有理论总结,又有大量具体问题的介绍。笔者研究宗族,持续性地跟踪宗族研究,写了不少研究综述。[21 -25]余新忠对于医疗社会史也有系列性的学术综述,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对本研究领域有着整体性的深入思考,成为该领域的必读文献。[26 -28]王先明、池子华与笔者都对中国社会史理论研究做了综述。[29 -32]经过深思的综述,会对学术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再次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阶段性学术综述。此类综述不仅需要以前述三种综述为基础,还要求对于阶段性研究的特色、成绩、缺陷归纳总结,为未来的研究指引方向。这样的要求应当说对于写作者会有一定的压力,笔者品尝过此中的甘苦。1996 年,为了总结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十年发展历程,笔者写了 《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特征》一文,提交给在重庆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社会史年会。笔者总结说,学者对于社会史的界定存在着三个分歧,即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专门史抑或通史; 社会史究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是一种新的视角; 社会史学科体系建设及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③此后,得到了一些同行的回应并引起讨论,其中最具建设性的是赵世瑜教授。他从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出发,辨析各类说法并进一步将社会史表述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然后分作为历史研究范式的社会史、作为整体的社会史、属于历史学而非社会学的社会史三方面论述什么是社会史。[33]赵世瑜的论文发表后,又引起进一步的讨论。特别是杨念群教授质疑热门领域区域史,重提 “政治史”研究,挑战时下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主流,具有相当的刺激性,以致赵世瑜发出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的提问。[34 -35]2006 年,中国社会史研究又经历了十年,笔者继续写了 《跨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文进行总结,提交给在安徽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社会史年会。笔者在文中指出: “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理论方面活跃,思考着一些历史学的根本性问题,社会史的具体研究也有探索精神,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社会史学者能够从多元学科视野看问题,立足地域社会史研究,融合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展现出社会史研究的魅力与前途。……中国社会史研究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学术理念的更新,而学术理念的更新与多元学术视野有着密切关系。……社会史对于书写大历史应有独特的贡献。从生活切入反映时代变迁不失为一种方法,换言之,日常生活的研究应当展示人类社会的演变,这是社会史与国家史最大的不同。”[36]396 -397这种阶段性社会史总结,在近代史等领域有较多的综述文章。[37 -43]上述综述都是总结几十年代的研究,此外,还有常建华、赵世瑜、邓庆平等人对于 20 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长篇综述。[44 -4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映国外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综述也很有必要。笔者介绍了日本对中国明清地域社会史的研究,定宜庄则介绍了美国的中国社会史研究。[46 -47]
    三、社会史研究综述的一般规范与写作体会
    社会史研究综述④是对这一领域理论与专题研究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反映当前中国社会史研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综述要求对社会史研究论著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有关学术观点更精练明确、论述更有逻辑层次; 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学术论著进行深入、系统地论述。综述要对中国社会史研究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进行评论。
    综述的写作首先要确定选题。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综述,大到整个社会史学的状况,中到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或某个区域、分支,小到具体问题,一般以断代史、专门史或某个问题作为选题。可以是具体问题研究的综述,也可以是理论与方法的综述,也有为某学术会议、某一年度、某一时段而写的综述。一般来说综述多是跟踪学术进展,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展示出来。但是从新问题意识出发,改变路径,在新框架之下重组研究成果,可能会发现新的学术领域,介绍鲜为人知的重要信息。有学术见解的综述,从题目就可以发现学术观念的转移。[48]
    综述的选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围绕题目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可以利用互联网、书刊目录、年鉴等检索论著出处,文献检索、搜集越全越好,从中选择学术性较高的研究论文和综述。阅读有关专著、论文、资料,对参考文献归纳整理,做好摘录,写下阅读时得到的体会与思想火花,为撰写综述提供必要的资料与个人见解。阅读和选择文献中可靠的、学术性强的、代表性的论著,是综述学术质量的保证。
    综述的写作形式,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综述用引言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综述对象的研究现状或争论所在,使读者对要综述的问题有一个梗概了解。综述主体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观点,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加以评述,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引用、评述代表性强、具有学术性和创造性的论著,忠实表达其内容、观点。结语应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归纳与提炼,客观评价他人的成果或论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社会史学科领域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或思路并且最好能展望未来,预测符合社会史领域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参考文献多采取夹注或放在页下、文末的形式,作为引用文献的依据。
    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形式。一篇好的综述,对于社会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探讨,对于研究现状的把握,对于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改进,都能发挥指导作用。在研究手段不断改进的今天,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现的学术信息数量庞大,一篇能启迪他人的综述,也是不小的学术贡献。
    综述要求在全面查阅和检索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优秀成果、重点著作、精辟论述和最新进展,加以归纳和提炼。发表综述是为了使读者对中国社会史学科领域的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文献资料查阅全面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同时,综述也要求在主要成果和精辟观点不遗漏的前提下,用简练的文字对众多文献加以概括。综述不是泛泛罗列,不加筛选与升华。综述特别强调将有价值的最新文献介绍给学术界,新是综述的生命力之所在。
    笔者撰写综述多年,体会到综述是于己于人有益的事情,于己为研究打基础,于人提供信息,讨论问题。笔者的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是依据多年积累写成的,结尾处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写作 《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反思了宗族研究的理论。这两篇综述受到宗族史研究者的重视,对于推动宗族史研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凝聚了十年的思考,是心路历程的表达。《跨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属于跟踪性的研究,文中社会史理论: 开放性与多元化、社会史研究: 探索与收获、社会史特点: 机遇与挑战三部分的写作,力求新、全、精。《20 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放在 20 世纪中国历史学学术史以及史学史的背景与脉络下思考。《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理论争鸣及其演进》篇幅虽长,贡献只在两个观点: 一是指出学科认识的三个阶段,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问题意识; 二是研究队伍的变化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新时期 “新三届”的新追求。《旧领域与新视野: 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则希望从风俗论开辟出社会史研究的新境界。[49]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对于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新史学追求需要新的学术综述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以国外的中国社会史研究而言,就有成果的事例,如 20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学者森正夫正是在总结地域社会与领导者关系的家族、同族基轴论,地主领导型地域社会论,士大夫领导型地域社会论,国家基轴论四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地域社会论。⑤再如最近的 2007 年,美国学者彭慕兰探讨全球史 ( 世界史) ,他提出可以把社会史分成日常生活史、大规模社会组织史、社会运动史三个部分。他指出: “世界史应当从具有浓厚社会史成分的不断发展的研究计划中、从宏大的社会史思维中吸收很多东西。”[50]268综合社会史研究成果建立与世界史的联系,对于彭慕兰提出的理论至关重要。
    笔者最近亦有新的尝试。针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特色在于关注 “社会生活”,笔者认真梳理了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学术脉络,努力挖掘 “生活”研究的意义,感觉到为了推进生活史以致社会史的研究,应当转换概念,使用 “日常生活”的概念,结合 “新文化史”的理论,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推进中国社会史研究。[51 -53]
    当代社会史研究兴起不久,既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延伸与扩展,又对中国社会史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对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者说是学科,在新学术观念指导下首先进行学术综述工作非常必要,符合学术研究的规律。笔者相信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课题组的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为撰著 《中国当代社会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述贵在实事求是,不仅检视以往的学术研究,也考验写作者的治学态度、学术视野、学术眼光与学术良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参考文献]
    [1] 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史研究室: 《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历史研究》,1987 年 1 期。
    [2] 冯尔康: 《开展社会史的研究》,《历史研究》,1987 年 1 期。
    [3] 冯尔康等编著: 《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年。
    [4] 李泉、王云、江心力编著: 《中国古代社会史通论》,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年。
    [5] 冯尔康、常建华: 《清人社会生活》,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年; 沈阳: 沈阳出版社,2002 年。
    [6] 冯尔康主编: 《中国社会结构演变》,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7] 冯尔康: 《中国社会史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8] 常建华、郭玉峰、孙立群、闵杰编著: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年。
    [9] 冯尔康: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7》,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0] 田居俭: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社会科学战线》,1989 年 3 期。
    [11] 常建华: 《中国社会史研究概况》,《文史知识》,1987 年 11 期。
    [12] 常建华: 《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历程》,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10 卷,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年。
    [13] 孙欣: 《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东方论坛》,2005 年 4 期。
    [14] 朱浒: 《晚清以降的经济与社会———第二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08年 1 期。
    [15] 毕苑: 《第三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12 年 2 期。
    [16] 黄鸿山、朱从兵: 《“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第四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12 年 2 期。
    [17] 浦斯: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年会简记》,《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 年 12 期。
    [18] 定宜庄: 《海峡两岸 “传统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 年 11 期。
    [19] 李文: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现状和学科体系”专题研讨会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 年 4 期。
    [20] 李文: 《“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 年 6 期。
    [21] 常建华: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 年 5 期。
    [22] 常建华: 《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安徽史学》,2007 年 1 期。
    [23] 常建华: 《近十年宋辽金元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11 年 1 期。
    [24] 常建华: 《近十年明清宗族的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10 年第 1 期。
    [25] 常建华: 《近十年晚清民国以来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9 年 3 期。
    [26] 余新忠: 《从社会到生命———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历史研究》,2003 年 4 期。
    [27] 余新忠: 《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 年 3 期。
    [28] 余新忠: 《20 世纪明清疾病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 年 10 期。
    [29] 常建华: 《中国社会史理论问题综述》,《社会学与现代化》,1986 年 4 期。
    [30] 王先明: 《中国社会史理论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 年 5 期。
    [31] 常建华: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理论争鸣及其演进》( 上、下) ,《河北学刊》,2004 年 1、3 期。
    [32] 池子华等: 《近年来社会史理论研究述评》,《江海学刊》,2004 年 3 期。
    [33] 赵世瑜: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历史研究》,1999 年 2 期。
    [34] 杨念群: 《重提 “政治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 年 4 期。
    [35] 赵世瑜: 《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河北学刊》,2005 年 1 期。
    [36] 常建华: 《跨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8 卷,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年。
    [37] 蔡少卿、李良玉: 《50 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 年 5 期。
    [38] 王先明: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晋阳学刊》,2004 年 1 期。
    [39] 闵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 年 2 期。
    [40] 行龙: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近代史研究》,2006 年 1 期。
    [41] 江沛、迟晓静: 《国内抗战时期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995—2006》,《抗日战争研究》,2008 年 2 期。
    [42] 朱汉国、王印焕: 《近年来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 年 4 期。
    [43] 李小蔚、朱汉国: 《近年来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重庆社会科学》,2011 年 3 期。
    [44] 常建华: 《20 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周积明、宋德金主编: 《中国社会史论》,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5] 赵世瑜、邓庆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 年 6 期。
    [46] 常建华: 《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 年 2 期。
    [47] 定宜庄: 《对美国学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回顾》,《中国史研究》,2000 年 9 期。
    [48] 常建华: 《从史学论文标题的变化看学术观念的转移》,《安徽史学》,2011 年 3 期。
    [49] 常建华: 《旧领域与新视野: 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12 卷,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年。
    [50] 彭慕兰: 《社会史与世界史: 从日常生活到变化模式》,夏继果译,夏继果、杰里·H·本特利主编: 《全球史读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1] 常建华: 《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人民日报》,2011 年 3 月 31 日。
    [52] 常建华: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 高教版) ,2012 年 2 期。
    [53] 常建华: 《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 “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2012 年 1 期。
    注释:
    ① 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同仁的论文有田居俭: 《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 年第 3 期; 李文:《国史中的社会史: 内容和框架结构》,《中国地方志》2011 年第 1 期; 姚力: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问题意识》,《中共党史研究》2011 年第 1 期。所外的论文有张静如: 《关于 〈中国当代社会史〉》,《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 年第 4 期; 朱汉国: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 《史学集刊》2012 年第 5 期; 李金铮: 《借鉴与发展: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总体运思》,《河北学刊》2012 年第 4 期。《河北学刊》2012 年第 2 期以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为题,发表了一组笔谈,作者有李文海、田居俭、李文、行龙、郑清波诸先生。
    ②历届年会综述如下: 首届宋德金综述载 《历史研究》1987 年第 1 期,第二届李良玉综述载 《历史研究》1989 年第 4期,第三届宋德金、高世瑜综述载 《历史研究》1991 年第 1 期,第四届岳庆平综述载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 年第 1 期,第五届周天游、葛承雍综述载 《历史研究》1995 年第 1 期,第六届李禹阶、代继华综述载 《历史研究》1997 年第 2 期,第七届唐力行、吴建华、徐茂明综述载 《历史研究》1999 年第 1 期,第八届严昌洪、彭南生综述载 《历史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九届唐力行、吴建华、张翔凤综述载 《历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十届饶伟新、刘永华、张侃综述载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十一届卞利综述载 《社会科学》( 沪) 2006 年第 11 期; 第十二届罗艳春综述载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 11 卷 ( 2010 年) ,第十三届王云、李德楠综述载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 年第 2 期,第十四届张喻、郭宇综述载 《历史教学》( 高校版) 2012 年第 11 期。
    ③发表时题目改为 《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刊登在 《历史研究》1997 年第 1 期。
    ④本节的写作参考了网络资源中论述 “综述”一般性规范的文章,如 “如何写 ( 文献) 综述”、“综述的写作”之类。
    ⑤[日] 森正夫: 《中国前近代史研究的地域视点——中国史研讨会 ( 地域社会的视点——地域社会与领导者) 基调报告》,《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83,史学 28,1982 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