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具有超常的历史记忆能力,也总是追随最先进的记忆工具去表达自己走过的路。中国文明的发生其实就是历史记忆的萌生,不论是史前的刻画符号,还是殷墟的龟甲,后来的竹简,再后来的造纸,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都使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发生一次深刻变化。没有龟甲,没有竹简,就没有孔子删订六经;没有造纸,也就不可能有历代正史的编修与流传。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又发生了一次重要变化,专业性的学术刊物及报纸上的史学专栏,成为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史学表达的一个重要形式。我们过去说某个历史学家有学问有成就,其实也就是暗指这位历史学家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少具有创见的学术文章。 自从互联网发明并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在不经意间又发生一次深刻革命,这一次的史学革命对先前一百多年所建构的历史研究模式有根本性颠覆。在过去一百年,历史研究是一个逐渐专业化、圈子化的过程,历史研究越来越与社会实践、社会期待与社会大众的关切不相关,成为历史学专业人士的自娱自乐,许多专业性的历史学刊物,其实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比纯文学的刊物还要惨淡,不说经济上的补贴和亏损,只说其读者越来越少,也不能不让人思考这样的深度研究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是社会不需要,还是一般民众太缺少知识,无法引起共鸣,无法回应?这里面其实有着很大的检讨空间,假如历史学者愿意且能够直面真实的话。 其实,历史研究从来都是社会进步最需要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或变化,都会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回望过去,比照过去,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这就为另外一种即被称为“草根史学”的非专业研究所替代,由此我们看到与过去一百年历史研究日趋专业化相背离的一个现象,即专业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非常“不专业”,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总是使人觉得是在为体制为职称而奋斗,从选题到论证,大多数都与社会需求社会感觉越来越远,称为高头讲章,结果也就被束之高阁,如若不信,只要统计一下各专业刊物发行量,就知道真实情形了。 与专业的历史研究相反,“草根史学”在过去若干年呈现出越来越专业化的倾向,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草根”没有名气没有体制没有职称等方面的束缚或企求,因而他们在选题上注意切合社会需求,注意真正的研究空白,注意大众阅读,期待尽可能多的读者。因为对他们来说,无人喝彩就是失败,拥有粉丝拥有读者才是成功。 “草根史学”的发生与繁荣当然是因为史学表达手段的更新,具体的说就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特别是网络论坛和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出现,人人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并没有能实现,但人人成为历史的记录者、研究者却有了现实可能性。如果我们这些深居研究院和大学校园的研究者不能正视这个现象,可以相信在不太远的将来,史学表达的话语权必将发生位移,草根史学家越来越多的话语表达必将逐渐颠覆我们的正统史学观念,重构一个新的历史解释体系。所以,专业史学工作者不仅要重视草根史学的研究成果,而且应该深度介入草根史学的工作平台,和他们一样在同一个平等的工作平台上对话,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草根史学走向理性,而且有助于及时纠正草根史学的先天缺陷和知识性错误。 在“自媒体时代”,草根史学的工作平台就是互联网上的各种论坛,在国内当前最活跃的是微博,微博中的许多“达人”动辄拥有数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粉丝,而这些达人要想维系住这些粉丝,也必须不断充填新的内容。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因为近代史的话题对大多数微博使用者来说,多少都会知道一点,这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抽象地表述很难理解微博在讨论传播近代史话题的意义,他们的这些表述在许多时候都是因为现实中的某些事情引起的联想,或者是“历史上的今天”。以今天(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微博上历史话题的热点为例,今天是近代史上著名记者沈荩遇难日。沈荩这个名字在近代史专业之外大约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一位远在日本的侨报总编辑却在一大早发了一条微博: 1903年7月31日,沈荩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献出生命。当年年初,天津《新闻西报》披露了沈荩搜集到的有关《中俄密约》的内容。国人因此怒斥清廷卖国。清政府遂将沈荩逮捕入狱,慈禧下旨将沈荩杖毙。于是,刑部的官吏用竹鞭捶击沈荩,酷刑连续四小时后,最后竟然被用绳索勒死,时年31岁。 这个微博介绍了沈荩的事迹和结局,但依然显得比较平淡,并没有多少深度和现实关切,紧接着一条稍具深度的微博写道: 沈荩的故事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他既像突尼斯的小贩,又像几年前的孙志刚。沈荩之死引发的第一个后果是公共租界不再同意引渡《苏报》案要犯章炳麟、邹容,担心清廷将他们处死;第二个是迫使清廷修律。这就是沈家本、伍廷芳的法律改革,稍后不仅迫使清廷废除了酷刑,而且逐步走到司法独立。 这个微博根据史事极大丰富了沈荩故事的表达,而且关涉晚清司法改革、新政评价、革命党人的活动,因而迅速引起关注,特别是经过一位拥有上百万粉丝的微博达人转发,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转发五百次,评论近百条。至于阅读过而不评论不转发的,那就无法计算了。所以在微博上有人说: 你的粉丝超过了一百,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一千,你就是一个布告栏;超过一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个说法虽然稍嫌夸张,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形象说明了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工具意义。今日历史学家不去充分利用这种自媒体进行表达,当然还不会被淘汰,但其影响力特别是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显然会明显降低。 微博这类自媒体当然有助于知识传布,同时也像许多批评者所说,在这类自媒体上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位拥有上百万粉丝的微博达人为历史学出身,但多年经商,使他除了保留对历史学特别是近代史的酷爱外,知识的更新又确实很少,他在微博上完全出于热心喜欢大量转发,同时也自创一些历史类的微博,只是由于时间太忙,知识无法及时更新,谬误或失误之处当然不少。比如一条谈李鸿章的微博说: 1888年7月23日,李鸿章在两广总督衙门点着广州第一眼电灯,l890年后的皇宫西苑以及颐和园开始电灯照明,开广州、北京电灯使用的先河。由李鸿章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 这条微博充满了对李鸿章的尊敬,也是希望纠正社会公众对李鸿章的偏见。由于博主具有巨大号召力,这条微博在发出不久就有近千次转发,百余条评论,而他的粉丝超过一百万,被动阅读或者阅读后不评论不转发的至少应该有1/3。几乎所有评论者都追随博主,从一种同情理解的立场颂扬李鸿章对近代中国的贡献,这当然有助于知识的传播。 不过,从专业立场看,这个微博中的失误或知识性错误太多了,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人的介人纠正,这些不尽正确的历史知识必将继续流传,以讹传讹。好在微博具有很强的对冲机制,微博上也有一些近代史专业人士,虽然这些专业人士碍于面子不愿直接批评或纠正,还是非常客气的发出一些善意提醒,希望博主查证一下李鸿章的履历,将不正确的地方纠正过来。 自媒体为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在那里没有专家审稿,没有编辑把关,对于历史,特别是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每-+A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这是好事。运用得当,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历史学的普及,历史知识的受众必将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大幅度提升。所以历史专业人士一定不要轻视这个领域,要放下身段,从那里不仅能够开辟一个新天地,而且能够享受历史学本有的乐趣。 作者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