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孙中山与建都设置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华文史网 苏全有 参加讨论

    都城建置究竟应该置于何处?一向是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所在,比如康有为就曾提出迁都上海的主张,以为戊戌变法之张本。[1]孙中山也说:“与存亡利害有最急切关系的,则是首都问题。”[2]“都城者,木之根本,而人之头目也。”[3]那么,孙中山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
    (一)
    关于中华民国的首都设于何处,孙中山的思想有一个复杂的流变过程,前后有上十处地方,为其所注目。其中,有的城市一提而过,有的则多次强调。
    一提而过的城市有:重庆、广州、北京、伊犁、兰州、疏勒、太原等,提及两次的有西安,而开封又在西安之上。
    1897年5月,孙中山自加拿大抵达日本横滨,他对前来迎迓的宫崎寅藏谈及建都问题:建都,仆常持一都四京之说:武汉(都),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广州(南京),顺天(北京)。该谈话的照片藏台湾中央党史馆,[4]中华书局1981年版《孙中山全集》第一卷[5]上亦有记载。
    1902年,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孙中山指出:定都若“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6]
    1906年,张继说:“民元前六年,本人在新加坡,亲闻总理云:‘统一十八省之后,可都南京;统一满、蒙、回、藏之后,可都兰州;但要扶持亚洲各弱小民族独立,则非都新疆疏勒不可。’”[7]
    1912年8月29日,在与袁世凯第五次谈话中,孙中山“谈及迁都问题谓:北京不是为永久国都,将来或武昌、或南京,否则开封。”[8]
    8月31日,孙中山在北京参议院演讲,指出北京“万不可居,将来急速迁移。至于地点,则长安、开封、太原、武昌、南京,无处不可。”[9]
    同月,孙中山在北京与各报记者谈话,有记者问:“闻先生主张迁都,确否?”孙道:“余极主张迁都,其地点或在南京,或在武昌,或在开封均可。”[10]
    9月3日晚,在北京与袁世凯的第十次谈话中,孙中山“力主迁都开封”。[11]
    孙中山之所以多次强调开封建都主张,与其诱惑河南项城人、大总统袁世凯有关。
    在所有的都城候选城市中,武昌和南京是孙中山最为看中的所在。
    1902年,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孙中山阐述了武昌建都主张:“定鼎者,南方诚莫武昌若。尚宾海之建都者,必逷远武昌。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外鉴诸邻国,柏林无海;江户则曰海ruán尔,内海虽鹹,亦犹大江也,是故其守在赤间天草,而日本桥特以为津济。江沔之在上游,其通达等是矣,何必傅海?夫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候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12]该文在大陆出版的《訄书》第五十三《相宅》、台湾出版的《章氏丛书》检论第七《相宅》中都有记载。都武昌,“内可以挟骆、粤、湘、蜀以自重,外可以临制燕庭,此正得中国本部南北两自然区域势力消长之交点,而求得平衡。”[13]
    1910年,孙中山在与伍平一的谈话中则强调了南京建都的意向:“金陵可以建都之外,尚有扬州大舰可以进入,民国首都,以交通为主,因无防于民之反侧,然终以金陵为历史上声威所系,将来宜于齐齐哈尔、蒙古等地置重兵(以固国防)。”[14]民国刚刚成立的1912年1月6日,孙中山在南京与《大陆报》记者谈话时则表示:“南京将作为永远之都城”[15]。1月下旬,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员开会决定: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后,“临时都城不得设在北京”。2月5日,孙中山与内阁成员再次开会议决:“清帝逊位书发表后,参议院始举袁世凯为大总统,但须莅任南京”[16]。甚至,定都南京乃孙中山让位的前置条件之一。
    (二)
    在武昌和南京之间,孙中山有时候倾向于前者,有时候则对后者予以强调。
    倾向武昌:1912年4月,孙中山在武昌演说道:“就南方而论,又有南京、武昌之争,两地相交,乍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区别。然而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巴蜀、滇、黔,北控秦晋伊洛,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此中关系非同小可,希大家认真研究。还有人说,国家文明发达,要看海岸线长短,武昌僻居腹地,南京尤感偏枯。欲求消息灵通,跟上世界脉搏,就该建都于辐辏繁华的上海。殊不知孤峙海隅,租界环立,四面受敌,很不可靠。一旦强邻压境,必趋危殆。但溯吴凇,沿长江而上,镇江、南京、芜湖、安庆,叠锁重关,居中驭外的还要推武昌为天府。至于士气民心,素称振奋,武昌起义之功,就是最好的表现,目前建都北京,局势所迫,不得不权行迁就罢了。”[17]孙中山之所以对“两相比较,本无轩轾”的武昌、南京做出取武昌舍南京的主张,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就现状观察,其十分安全者,厥推武昌。”[18]类似的记载是:“(武昌)枢轴总揽,水陆交通,南足以连巴蜀滇黔,北足以控秦晋伊洛,指臂两湖,角犄三镇,则武昌信天下之根本,而上游之头目”[19],“居中驭外,终当目武昌为天府”,“此中关系,诚非小小”。[20]
    主张南京:1912年10月26日,孙中山在《在南昌国民党赣支部谈话会上的演说》中,又提出了于半年前截然相反的看法:“鄙人当时在宁提议迁都一事,极力主张迁都南京,不赞成北京,其中理由,全国形势,南京握全国之中,长江流域界于十八省之间,南京为长江之要地,交通便利。上海虽好,犹嫌太偏,如遇战事,必难保全。武昌地点虽亦适中,要以南京为最,南京据长江之险,江阴、镇江等处炮台极有力量,为南京最要门户,收海军上之利益极为完全。武昌交通以铁路较宁为胜,以地位而言,南京以马龙山设炮台,防御更为严密,紫金山再设外城,尤为巩固。南京、武昌似无甚分别,以经济上而论,南京乃鱼米之乡,武昌米须外购,若与北京比较,北京向不产米,须由南运北,运费极大。若北方人民加多,运米之费更大,若在南京,即可省此运费。且南京为海军之根本,若创设制造厂,材料益称便宜。”[21]
    当然,从总体上来说,在孙中山眼里,更多的情况下是:武昌和南京实属各有千秋,互为伯仲,介乎于均可之中。
    1900年,孙中山在《致港督卜力书》中说:“迁都于适中之地。如南京、汉口等处,择而都之,以便办理交涉及各省往来之程。”[22]
    1912年8月31日,孙中山在北京参议院演讲,继续阐述自己的迁都主张,他在历数了北京受列强所制的客观情形之后,指出“春间武昌,南京之争,皆不成问题。我非谓武昌离海较远,即可图存。盖图存在能自强,如不自强,即远在成都,贼亦能往。不过目前要择一离外人稍远,免于就近受缚如北京之地者,俾得便于自由练兵,从容活动耳。”[23]
    1921年11月,孙中山为北伐事,于南宁对持反对立场的陈炯明说:“我们北伐如果成功,将来政府不是搬到武汉,就是搬到南京,一定是不回来的,两广的地盘,当然是付托于你,请你做我们的后援。倘若北伐不幸失败,我们便没有脸再回来,到了那个时候,任凭你用甚么手段,和北方政府拉拢,也可以保存两广的地盘。就是你投降北方,我们也不管你,也不责备你。”[24]
    其实,早在武昌起义之前的革命准备时期,孙中山在选择革命地点方面,对武昌、南京也是持一视同仁之态度。
    1905年,论及革命地点的选择问题,孙中山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当时,程潜于东京面谒孙中山,当孙谈到“慎选革命基地,以发展革命力量”时,程潜问道:“中国如此广大,选择革命基地,究以何处为宜?”孙中山成竹在胸道:“革命必须依敌我形势的变化来决定,如形势于我有利,而于敌不利,则随处可以起义,至于选择革命基地,则北京、武汉、南京、广州四地,或为政治中心,或为经济中心,或为交通枢纽,各有特点,而皆为战略所必争。北京为中国首都,如能攻占,那么,登高一呼,万方响应,是为上策。武汉绾毂南北,控制长江上中游,如能攻占,也可据以号召全国,不难次第扫荡逆氛。南京虎踞东南,形势所在,但必须上下游同时起义,才有成功希望。至于广州,则远在岭外,僻处边徼,只因其地得风气之先,人心倾向革命,攻占较易;并且港澳密迩,于我更为有利。以上四处,各有千秋,只看哪里条件成熟,即可在哪里下手;不过从现在情况看来,仍以攻取广州,较易为力。”[25]1909年孙中山在《复美国银行家函》中又说:“武昌、南京两城,为吾党最得力之地,曾已商议停妥,一旦粤东各省起事,彼等必相率同时揭竿响应。”[26]于此可知,武汉和南京在孙中山心目中的平等地位:革命基地,未来首都。
    孙中山在民国后之所以主张迁都武昌或南京,是基于反对袁世凯定都北京的考虑。
    1912年4月12日,孙中山在《在武昌同盟会支部欢迎会的演说》一文中,出于反对袁世凯定都北京、控制中央大权的考虑,力主迁都南下。他说:“主张建都北京的,以为不在此建都,不足以控制满洲,驾驭蒙古。殊不知日俄逼处满蒙,早在其势力范围以内。华北燕云诸州,很不安定。沿海塘沽炮台久已撤除,尚难添置,外兵云屯,虎视眈眈。我以初立的民国,新创立的政府,竟孤处外无国防,内多危机之地,一旦为人所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此,欲求巩固安全之策,非迁都南方不可。”[27]同月,孙中山在北京与各报记者谈话:“北京乃民国首都,而东交民巷乃有大炮数尊,安置于各要隘,殊与国体大有损辱。且北京乃前清旧都,一般腐败人物,如杜鼠城狐,业已根深蒂固,于改良政治,颇多掣肘。又以地势衡之,北京地点偏于东北,当此满蒙多事之秋,每易为外人所挟制,故迁都问题,实为目前之急务。”[28]孙中山指出,北京为“两代所都,帝王癔梦,自由之钟所不能醒;官僚遗毒,江河之水所不能湔。必使失所凭籍,方足铲锄专制遗孽。迁地为良,庶可荡涤一般瑕秽耳。”“涤除专制之流毒”,“一新天下耳目”。[29]
    (三)
    显然,孙中山反对北京,力主首都南迁,是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的,而他之所以看中武昌,乃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和便利之交通条件的缘故,而南京则是就建都的历史影响着意的。那么,如何评价孙中山的迁都主张呢?
    如果我们将康有为与孙中山二人的迁都主张放在一起,则可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差:孙反对上海建都,而康则恰恰相反。戊戌中,康有为曾上奏朝廷,提出以上海为基础另建新京的主张,认为“陆争之世”,都城应以“表里河山,中开天府为固”。海通之世,都城“则以据江河之尽流,临溟海之形势,交通便利,腴壤饶沃,开户牖以纳天下,以进取为势”。[30]海外流亡后,又以中华宪政会的名誉提出“营新都于江南”的主张,新都的位置大概在上海、苏州一带。认为“宅京图大,必当顾视全球,内之当思收长江万里之精华,外之当思争太平洋海之权利,近之可便全国士夫及工商之走集,远之当争伦敦、柏林、巴黎、纽约之繁荣,如是乃为长治久安计也。”[31]这显然是用一种世界眼光来看中国的定都问题。从中国范围来看,上海是边缘;从世界范围来看,上诲实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中心,康的识见可谓高远。[32]
    其实,在这里笔者无意于来论证康有为(世界视角)与孙中山(中国视角)的孰高孰低问题,因为,当时孙中山处于政治权利斗争的漩涡之中,他当然要以之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且更加趋于现实,而康有为早已在野多年,自然易于站在旁观的地位,超然地冷静审视。
    【参考文献】
    [1]倪侃.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迁都思想述论[J].历史教学问题,2001,(3).
    [2][8][11][14][15][17][18][21][26][27]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2,184-185,187,143,160,52-53,53,70-71,332,52.
    [3][20]郝盛潮主编,王耿雄等编.孙中山集外集补编[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5,76-77.
    [4][7]姚渔湘.孙中山先生对于国都地点的主张[A].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C].台湾:大陆杂志社,1970.211,212.
    [5][6][12][22]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5,215,215,193.
    [9][23]大东书局编辑所.总理全书之七(演讲)上册[C].上海:大东书局编辑所,1934.119-121,119-121.
    [10][28]大东书局编辑所.总理全书之八(谈话)[C].上海:大东书局编辑所,1934.64-65,64-65.
    [13]钱穆.论首都[J].东方杂志,第四十一卷第十六期.
    [16]公电[N].申报,1912-02-07.
    [19]陈霁云.中山先生五日驻鄂记[A].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263.
    [24]苏全有.孙中山与三角联盟[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08.
    [25]程潜.辛亥革命前后回忆片段[A].回忆辛亥革命[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268-269.
    [29]朱文长.战后应建都兰州[J].东方杂志,第三十九卷第十六号.
    [30][3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文选(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364,613.
    [32]王明德.孙中山与南京建都[J].南京社会科学.2003,(8):38.
    (资料来源:《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