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从1938年,胡适只身一人前往苏黎世参加第8届大会,到2015年,第22届会议在中国举办,中国学者1709人参会,其间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当然,除了会议本身,它所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会议之外,我们又该看到什么呢?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举办,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发展与突破,同时也彰显出中国的学术发展正在受益于国家发展。众所周知,历史学是人文类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科目,作为基础学科,一方面,它是一切科研工作的起点与基点,需要研究者拥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日复一日投入超乎寻常的努力;另一方面,它的学科特征,却是很难直接转化为应用成果。换句话说,基础学科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中人文学科尤为明显。因此,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除了代表一国的学术发展水平外,往往还是该国发展水平的缩影。 据实而论,相比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所需的经费相对较少,但如今的学科发展情况,也绝非靠一个人、一支笔、一本书就能产生成果。以历史学为例,作为研究者,购置资料、查阅书籍、实地调研等开销均所费不赀,且日渐增大。作为研究机构,资料采购,档案保存,成果出版,以及资料的数字化、现代化都不是少量资金可以解决的问题。基础学科难以直接产生收益,倘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很难想象会优先将巨资投入人文学科领域。然而,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教育经费连年增长,正是鉴于充足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历史学的教学科研不断取得骄人成绩,从1938年到2015年,增长的绝不仅仅是从一名参会学者到1000多名学者,同时还伴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及研究方向的增加。近年来世界史更是成为一级学科,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学发展逐步迈入全面化。 历史学发展的欣欣向荣,值得每个业内人士为之自豪,但是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学科建设,远未达到可以沾沾自喜的程度,仍有一些问题较为突出而亟待解决。 一是科研环境。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研究周期长,成果产出慢,这是学科特点。在目前的历史学发展中,国家投入大,项目多。但总体看来,量化考核、经费体制、项目时间等因素大大影响了学术成果。为达考核标准拼凑论文,为完成三年项目出版专著,几乎催生了学术速成产业链。这种环境下,不但研究质量得不到保障,还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健康的学科建设,需要人员培养、资金来源、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相互协调,一味贪大求全,追求短期绩效,跟风炒作,都会极大影响历史学的科研成果。 二是人才培养。实事求是的说,历史学本为小众学科,尽管如此人才培养也远达不到学科发展需求。基础学科本难获利,而历史学习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相比于计算机、经济金融等应用学科,投入产出比很低,因此受到经济条件制约的学生几乎不会选择该学科,使本来就已缺乏的人才储备更为捉襟见肘,直接影响了学科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国际交流。历史学大会的召开,充分证明了我国教育水平的现状,但是从微观看,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有多方面的差距。仅以国际交流为例,在目前的史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全球化的视角与背景,要做到这点,除了广泛涉猎文献,还要在国际学界交流互动、互通有无,从而最大限度促进史学发展。在笔者与国外学生、学者的交流中,时常感觉到西方大学在此领域的支持力度。例如很多美国大学相关支持不但金额保证,且手续便捷。教授学者姑且不论,即使在读研究生,只要学业需要,就可以长期前往世界各地进行调研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此一来,学生眼界开阔,可更专心于学业,其益处显而易见。 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如果没有问题,也不可能发展。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召开,给历史学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们不能奢求一次大会就全面提升学科发展,但也不能忽视盛会带来的发展意义。不过形势督促我们,在会外、会后,要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