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邙山帝王陵与秦始皇陵有哪些不同?秦、西汉陵墓中流行的陪葬坑在东汉陵墓中为何见不到了?10月29日,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沙龙上,考古界专家为考古爱好者解疑释惑。 1 秦至西汉:陪葬坑很普遍 沙龙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从“外藏系统的兴衰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侧面,说明了秦和西汉时期陵墓的厚葬之风。 “外藏系统”即指在秦和西汉帝后陵墓之外发现的性质多样、内涵丰富、数量众多的陪葬坑。以秦始皇陵为例,除了陵墓内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陵墓四周还分布着200多座形制不同的陪葬坑。 “这些陪葬坑不仅存在于墓室外墓圹内,在内城之内、内外城之间、陵园外城之外也大量存在,每个陪葬坑对应一个中央政府管理机构,是秦始皇完成构建帝国的表现。”段清波说。 到了西汉,汉承秦制,陪葬坑的数量由少到多,最后消失。这些陪葬坑的分布区域比秦陵要小,主要存在于地宫内各层台阶上、帝陵和后陵陵园之内及帝后陵园之外。 在西汉11座帝陵中,陪葬坑的数目从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陵长陵的285座,到汉昭帝刘弗陵平陵的1288座达到高峰,然后开始减少,到汉平帝刘衎(kàn)的康陵,陪葬坑只有7座。阳陵的11个陪葬坑内,出土了“宗正之印”“太官之印”“永巷丞印”等有文字的印章等,佐证了当时各种政府机构的存在。 段清波说,秦到西汉帝陵的陪葬坑,就是皇帝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一个个中央政府管理机构在陵园的模拟再现。从先秦到秦、西汉,再到东汉,陪葬坑在数量上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到少,最后消失的过程,布局上经历着从分散到集中,形态上从多样化到规制化的发展过程,其兴衰恰和皇帝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创设、反复、确立相一致。 2 东汉至魏晋:从简葬到薄葬 秦汉到魏晋,帝陵的陵寝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邙山陵墓群陵园的发掘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 作为全国最大的陵墓遗址、全国最大的国保单位之一,邙山陵墓群有6代共计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朝代跨度从东周到后唐,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之密集,数量之众多,延续年代之长久,堪称中国之最。 从2003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对邙山陵墓群的考古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考古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田野考古质量奖”,入选“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等,让人们基本摸清了邙山陵墓群中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帝陵的变化脉络。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成员、邙山陵墓群发掘者之一张鸿亮博士介绍,东汉帝陵相比西汉来说可以称为“简葬”,到了曹魏和西晋则实行薄葬。主要表现为: 东汉时期,帝陵封土为圆形,墓道为一条,坐北朝南,墓室为平面长方形的回廊式“黄肠石”墓,帝后同穴合葬。陵园内有石殿、寝殿、园省等大量的陵寝建筑。 曹魏相比于东汉,实行薄葬,不封不树,帝陵无地表标识,墓葬形制和建筑方法沿用东汉,但结构已经简化很多。墓道由东汉的南向变为东向,墓圹内收台阶数量增多,可能多至7级,墓室规模缩小,由方形回廊式砖石结构墓变为方形前、后室砖墓;帝后由同穴合葬变为异穴合葬,随葬器物方面废除“玉衣制度”,不少随葬品以“刻铭石牌”形式记录,更讲究形式,并非实物。 西晋时期,改两个陵区为单一陵区,帝陵地表也无封土,出现少量陵园建筑,墓圹内收台阶的特征继续保留,但墓圹的范围仅限于墓道,墓室结构进一步简化,变为纵长方形单室,帝后合葬以异穴为主。 北魏的帝陵,由于靠近东汉陵区,虽然年代相隔近300年,但仍基本沿袭了一些东汉帝陵的特征,如帝陵为圆形,贵族陪葬墓多在帝陵区东部,也有陵寝建筑等。 3 陵墓变化折射制度进步 从秦、西汉到东汉,再到魏晋,帝陵的变化原因在哪儿?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研究墓葬制度尤其是帝陵制度其实就是研究文明史,薄葬的推行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段清波认为,东汉陵墓的外部结构、陵园方向、封土形状等都与西汉不同,东、西两汉陵墓的变化与汉文明的形成有关,说明皇帝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已被广泛接受后,帝陵中也就不需要再用陪葬坑来证明王权的合法性了。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严辉表示,两汉陵墓为啥变化这么大?肯定有背后的历史原因。秦、西汉用武力征服,到了东汉,匈奴等问题已经解决,治国理念已经扭转,奉行以儒治国,这说明国家的文化、科技与制度都在进步。 (原文刊于:《洛阳日报》2017年10月31日第010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