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地区史前黄牛和鹿δ13C 比值对比图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基于“You Are What You Eat”原理,即动物骨骼(牙齿)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可以记录其生前食物结构等信息。由于光合作用途径不同,C3与C4植物的δ13C差异甚大(δ13C均值分别为-26.5‰、-12.5‰)。中国北方先秦之前农作物以粟和黍(均为C4植物)为主,而野生植物基本是C3植物,因此,δ13C可用于评估农产品对家畜饲养的影响。δ15N因可随着营养级每升高一级富集3‰~5‰,而常用来推算个体的营养级。 近年来,通过测定骨骼胶原蛋白δ13C、δ15N值重建动物的食物结构,进而探讨家畜的起源与饲养策略,已成为国际动物考古新的研究方向。早在1984年,蔡莲珍先生和仇士华先生就撰文介绍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并首次通过C同位素测定指出陶寺先民用粟类食物饲养家猪。由于种种原因,直至本世纪初该方法才逐渐成为我国动物考古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十余年来,学界已利用此方法在古代家畜起源与饲养策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我们的工作即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 根据史前猪和狗的δ13C和δ15N数据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流域仰韶至殷墟时期猪和狗的食物结构与人类接近,主要以C4类食物为食(粟和黍类食物),这极可能与它们大量摄入厨房垃圾以及谷糠等农业副产品的行为有关。汉水流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家猪的饲养方式同时受稻作和粟作农业生产的影响,C3/C4类食物比例因时、因地而异。对湖北青龙泉遗址M148随葬猪下颌的同位素分析则表明,猪牲食物结构相差甚大,可能意味着其来源的多元化。最近,我们对陶寺遗址黄牛和绵羊饲养策略的研究则发现,黄牛以舍饲(主要饲以谷草等粟类食物)为主而不同于绵羊(以放养为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根据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黄牛δ13C值的变化趋势将家养黄牛的起源时间限定在龙山时代。除了黄牛之外,对陕西枣树沟脑等遗址马骨的同位素分析表明,西周时期家马也吃了大量的粟类食物,这恰与《诗经•小雅•鸳鸯》中“乘马在厩,摧之秣之”互证。 研究考古遗址的动物遗骸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古人的行为,研究古代动物的食物结构是为了更全面的揭示古代人与动物的关系。随着工作的积累,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把握古代家畜驯养历史及其背后文化行为的变迁。(陈相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