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科技考古 >

出土玉石器的科学研究方法举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信息网 叶晓红 参加讨论

    
    钱范笔划图
    这次通过几个近期的研究实例,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在玉石器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微痕分析方法
    加工过程中,玉石器上会产生各类加工痕,其微痕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叠压关系,是判断加工方式、工具性质等技术要素和复原工序的科学依据。使用过程中,玉石器表面也会留下使用痕,其微痕形态和分布规律,同样是判断使用方式和功能的科学依据。目前,我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SEM),对上述两类痕迹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
    例1、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刀(编号:110)
    经复原,加工工序为:开片,打磨,阴刻纹样,切割侧面多余的边角料及侧面轮廓的磨制。其中,使用了锯片切割,分级打磨,砣具阴刻等技术。
    例2、临淄齐故城出土石质钱范(编号:2011KJZB采:7)
    经复原,从锯片切割技术开料到最后阴刻“半两”二字,加工工序大致包括9个环节(略)。笔划的复原结果显示,该石范的“两”字书写存在不规范现象。
    例3、珠海锁匙湾遗址出土辘轳轴承器(编号:99ZHS)
    此类石器的使用功能说法颇多。根据两个工作面上的微破裂面形态、分布规律,判断是逆时针旋转运动中摩擦形成的旋转面。第二旋转面(下)较第一旋转面(上)磨耗程度低,说明旋转动力来自第一旋转面之上的接触装置,如轮盘。微痕表面平坦、圆化程度高等特点,暗示第一旋转面上的接触装置应该是较软的材料制成,如木质轮盘。SEM分析证明,锁匙湾出土的这件石器在使用过程中充当着辘轳轴承器的角色。
    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矿物种属鉴定是玉石器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无损测试技术。产地探索是出土玉石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两个例子介绍此方面工作进展。
    例1、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料H290
    近年来,我们陆续考察了鄂豫陕绿松石矿脉的数个矿点,对采集、出土样品进行了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EMPA)、以及稀土、微量元素和铜同位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ICP-MS)。结果表明,铜同位素比值结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能较可靠地判断绿松石产地,初步确定云盖寺为H290绿松石料的来源之一。SEM、FTIR、XRD、EPMA等,不能有效区分绿松石产地,但对其风化机理的探索具有潜力,可用于此类器物的保护研究。
    例2、河北邺城遗址出土佛像石料
    对佛像石料和邺城考古队采集的几个矿点的标本进行了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简称XRF)测试,结果明确排除了北京房山大石窝两处地点。下一步要确定产地,需全面考察矿点,在物相和元素分析基础上,尝试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 (叶晓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