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唐代女子首饰——云想衣裳系列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李来玉 参加讨论
唐代女性的首饰从佩戴部位上可分为头饰、耳饰、颈饰和手饰等几大类。从材质上分,有玉石、金银等类。首饰不仅用于装饰,还体现了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等。唐代首饰中,以簪、钗、玉梳背、步摇、钏为最常见。
    簪,古代男女皆戴簪,男子用簪固定冠,女子用簪固定发髻。簪子为一股。唐代金银铜簪十分流行,簪首的装饰纹样丰富多样。有的簪首雕刻精美,工艺精湛。1989年西安东郊唐韦美美的墓出土一件白玉簪,首端雕琢成花蕾状,简洁中透出精致。
    
    玉簪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韦美美墓出土
    
    
    鸳鸯海棠纹玉簪饰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内唐兴庆宫遗址出土
    钗,为双股,不能去其一而独立存在,故而常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钗的造型丰富多样,名称也十分形象,如花钗、燕钗等。唐代妇女流行云鬟高髻,讲究发髻的造型,头部装饰复杂华丽,出现用金银制作的各种花钗。唐代的花钗,一般为一式两件,构图相同,图案相反,使用时,左右对称地插戴在发髻两旁。花钗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命妇之服,一品花钗九树,二品花钗八树,三品花钗七树,四品花钗六树,五品花钗五叔。妇人头上花钗的多少,成为其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
    
    玉钗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电缆厂唐墓出土
    
    
    鎏金菊花纹银钗 2件,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步摇则是钗中的一种,为唐代贵族妇女所佩戴,步摇上饰玉兽金花,并有五彩珠玉垂下,随人行走时而摇动,为女子平添了妖娆婀娜之美。
    玉梳背大多数造型相似,上部呈半月形,下部宽平无梳齿,为扁平且薄的榫,以供镶嵌金属或其他质地的梳齿所用。唐代女性喜欢在发髻上插几把小小的梳子,露出漂亮的梳背以作装饰。用小梳作装饰,盛兴于盛唐,宋代不再流行。敦煌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女十三娘供养像就是头插小梳,鬓边佩戴珠玉步摇的形象。
    
    海棠花纹玉梳背 陕西省长安县茅坡村唐墓出土
    
    
    敦煌130窟女十三娘供养像
    钏在唐代有金、银、玉、琉璃等多种质地,形制有环状闭合式和开豁口两大类。如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镶金白玉环,便是闭合式的。
    
    玉臂环 何家村窖藏出土
    除以上几种首饰外,唐代还有戒指、耳珰、项链等,不再一一赘述。
    大体而言,唐代初期女子首饰风格简约利落,除发髻多变外,很少见使用首饰,开元之后,女子首饰逐渐趋于华丽繁缛,有些甚至近乎病态,这些审美观念的转变与社会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8月。
    王义芝:《敦煌壁画中妇女的插梳方式及美学内涵》,《四川文物》2009年第5期。
    董洁:《唐代女性玉首饰》,《文博》2013年第1期。
    赵超:《云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14 陕西》,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申秦雁 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金银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著:《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