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科技考古 >

殷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综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刘煜 参加讨论

    殷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综论
    刘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关键词  殷墟  青铜礼器  铸造工艺  冶铸遗址
    摘要:本文评述了与殷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研究相关的技术史、考古学和艺术史文献,概述了殷墟冶铸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分析取得的认识和存在的局限,探讨了在技术演进、文化传播及冶铸业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深入的问题。
    Key Words:Yinxu  bronze ritual vessels  casting technology  foundry site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f technological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art history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casting techniques about ritual bronzes from Yinxu, summarizes the discovery and study of casting site at Yinxu, and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 and existing limitation, as well as the issues remained regarding the technique evolution, cultural diffusion,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张光直说,三代研究是不分学科的。对殷墟青铜礼器的技术研究,应建立在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其本身的考古学、艺术史研究,另一就是对有关冶铸遗址及遗物的分析。前者能够提供殷墟青铜礼器在历史图景中的位置,而后者与青铜礼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直接相关。
    一  殷墟青铜礼器的技术研究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殷墟青铜礼器应包括殷墟出土的在礼仪活动中使用的所有青铜器,本文则以狭义上的礼器,即容器类器物为主。
    (一)  殷墟青铜礼器制作方法的研究
    
    1  铸造方法的讨论及早期的工艺研究
        由于商周青铜器形制高度复杂、铸作技术极为精湛,许多学者都一度认为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比如叶慈[1]、辛普森(B.L. Simpson)[2]、马亦奥(H.Maryon)和普莱迪斯(H.J.Plenderleith)[3]、埃契森(L. Achison)[4]等。张子高曾举1938年湖南宁缢鲋乃难蚍阶穑魑檀咽褂檬Юǖ睦?lt;A title="" href="/eWebEditor/ewebeditor.asp?id=Description&style=standard#_edn5" name=_ednref5>[5]。直到七十年代,还有学者引用或附和这种观点。
        但是,自三四十年代起就有学者根据安阳的青铜器以及铸铜遗址出土的冶铸遗物的分析,发现殷墟青铜器是采用陶范铸造的。
        卡朋特(C.H.Carpenter)根据殷墟出土青铜器的金相观察,断定其为铸造而成[6]。刘屿霞根据殷墟出土的炼铜遗址和铜器,推测了铸造工艺流程,对殷墟铜器进行了最早的基于考古学发现基础之上的技术研究,尽管有不少错误,作为开创性的工作仍有其重大意义[7]。
        卡尔培克(Orvar Kalbeck)指出,安阳陶范存在很多气孔,是掺入有机物造成的。范表面及分型面常有烟炱痕迹,这是在焙烧后有意制作的,目的即为改善铸件的表面质量。经过浇注时金属液的灼烧陶范变为灰色,有趁热脱范时粘附的铜屑存在。据此,他认为这些陶范是直接作为铸型使用的。但他未能确定这些陶范的性质,认为它们不一定属于组合陶范,也有可能出自失蜡整体铸型[8]。
        石璋如对安阳出土模、范的质地、结构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观察和记述,使人们确切知道殷墟铜器是用陶范直接铸造的[9]。他还论述了采矿、制范、冶铸、修饰的全过程;对各种铜器的铸型工艺和模、范制法等进行了讨论;复原试验了由模制范的方法;讨论我国铜锡产地以及冶铸设备和燃料的问题[10]。尽管他的某些分析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然而他将冶铸遗物与铜器表面铸痕观察以及复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却给予后人诸多启示。
        陈梦家研究了安阳出土的泥模和陶范,明确指出:从泥模直接刻镂花纹和大量铜器几乎没有出自同一铸范的情况来看,安阳时期并未采用失蜡法,而是使用陶范直接铸造的,分范的接合是采用榫卯结构(“子母口”)。他指出,制范用的泥模需略加烘烤,在黑地上绘以朱文和分范用的界划再加刻镂,细部可另行塑制再予贴附。铭文可用阳文模具在范面印制,铸后成为阴文。陈梦家设想有三类制范程序:(1)由刻有花纹的模制范;(2)由素模制范,再刻花纹;(3)用模具(“母范”)制作分范。这三类程序与铜器纹饰的繁简程度有对应关系[11]。他的意见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其论文中提及了刚出土的二里冈期商器,但未能指出它与殷墟铜器的历史联系与工艺渊源。文中对于铸范的分类也有不准确之处,所谓“内范”和“填范”,其实均为泥芯。
    2  铸造技术的研究
        六十年代初,李济明确指出青铜器研究应从制造、形制、文饰、铭文、功能、名称这六个方面作探讨,阐明其差异与演变[12]。这一远见卓识对后来的青铜器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宝钧的研究着重于对典型商周青铜器群进行形制、纹饰、铸造工艺的综合考察,他指出,殷墟时期继承了二里冈期青铜器铸型工艺的特点并有所发展[13]。
    在《古器物研究专刊》五集中,李济和万家保从青铜器的花纹、形制、铸造技术等方面综合探讨了某些器类的早晚、变化和演进问题,特别是对爵、斝、鼎等的铸型工艺、浇注方式、补铸和垫片等问题的论述,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结论[14]。
        巴纳(Noel Barnard) 是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研究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结合传世和出土实物对商周青铜范铸技术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把青铜器的技术研究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地提出商周青铜器是中国的独立创造的论点。其研究涉及到铸造技术的各个方面,很多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比如铸接工艺中后铸法(cast-on)和先铸法(cast-in or precast)的应用及其来源;浇注位置的设置和柱钮的出现;商周泥型铸造的“分段主义”(sectionalism);卣的提梁的“失绳法”造型等等[15]。此外,他对中原以外地区冶铸技术的考察也有广泛的影响[16]。当然,他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符合实情的论述,史密斯(Cyril Smith)[17]、华觉明[18]等学者都曾指出他的错误之处。
        盖顿斯(R.G.Gettens)是第一个系统地使用理化检测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商周青铜器的学者,他对弗里尔美术馆所藏l20件中国铜器,包括大量传出殷墟的青铜器,逐一进行X射线透视、化学分析、金相检验,以及造型工艺、造型材料粒度的研究。他对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连接方式、辅助工艺的考察,时至今日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万家保曾就其所说的铜器连接方法提出商榷[20]。
        华觉明等与考古所技术室合作,对妇好墓出土的礼器、工具和武器进行了广泛的工艺考察。从剖析典型器物的铸造工艺入手,结合文献资料和铸铜遗物,并通过复原试铸和使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检测,对妇好铜器群铸造工艺的各个环节和技术特点,作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匡正了以往很多谬误,是迄今为止对殷墟青铜器技术考察最重要的研究之一[21]。
        贝格立(Robert W. Bagley)在《赛克勒所藏商代青铜礼器》一书中,对中国与西亚早期金属技术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采用不同技术的原因;并以罗越(Max Loehr)的五种花纹样式为分类基础,将器形、花纹与铸造工艺的研相结合,探讨了商代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青铜器的演变,两个区域青铜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商代青铜器铸造工序、铸型工艺、扉棱的起源及分铸法的应用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22]。
        巴纳为该书所作长篇书评中,对贝格立的某些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后者对许多原始材料理解不准确,并有主观臆断和前后矛盾之处。他对贝氏关于中国早期金属技术与西亚的比较、商代青铜器花纹的做法、早期青铜盉的制作工艺、郑州张寨方鼎的铸型工艺等逐一提出了反对或批评意见[23]。
        陈芳妹的研究以艺术的变迁结合铸造工艺的演变来探讨文化的发展、交流传播。她对小屯五座墓所做的工艺考察[24]、商周青铜簋的铸型工艺研究[25]以及商代青铜礼器工艺与艺术发展相互关系的论述[26],有很多新颖和启发性的见解。
        此外,有许多学者对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做了专题研究,比如万家保对殷墟出土的三足器的工艺演变[27]、青铜盔的金相研究[28]以及殷墟和辉县出土铜鼎的工艺比较[29]等问题的论述;郭沫若[30]、于省吾[31]、陈梦家[32]、石璋如[33]、杨根和丁家盈[34]、冯富根和华觉明[35]、万家保[36]、姚青芳[37]等对司母戊鼎的合金配制、铸型工艺和年代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等。
    3  复原试铸
        复原试制在冶铸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文献资料和实物证据仍佷不完备的情况下,对青铜器冶铸工艺的探讨,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主观随意性或者众说纷纭,难以定论。盖顿斯曾经指出:“为了完全阐明中国的礼器制作技术,还得做大量的工作,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科学实验和田野发掘。如果与此同时,能吸引有经验的雕塑工作者与铸造将师,在他们自己的工场中模拟古代技术,则必于此有大的裨益。”[38]
        石璋如曾复制模和范,但未浇注。他引述古董商说法,指出要取地下深处的生土,熟土不合用[39]。万家保第一个成功复制了铜鼎[40]。后来又复制了鼎、爵、斝、觚等器[41]。这些成功的试铸经验,特别是陶范的泥料配制、铸型装配及浇注前的预热处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万家保还和巴纳进行青铜器附件的铸接以及铭文的铸造等试验,取得了重要的成果[42]。
        华觉明和冯富根、王振江、白荣金合作,对圆鼎进行了复原试铸,对制范泥料的配比、组成以及干燥方法取得了重要的经验[43]。而他们对觚的复原试验,证实了对殷墟出土铜器的工艺判断是大抵正确的[44]。
        谭德睿等对郑州、殷墟、侯马以及洛阳出土的陶范的原料及处理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和研究,并根据复原试铸的工作实践推测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工艺流程,指出商周陶范多为就地取材,因加入草木灰和熟料而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45]。笔者对孝民屯东南地所出陶范的材料分析表明,殷墟陶范的原料选取和处理已经具备比较规范的工艺,但尚未达到侯马陶范的成熟程度[46]。
    (二) 合金成分分析
        从1920年近重真澄[47]检测了一些中国古代铜器的化学成分开始,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合金的内涵及其演变规律,历来为化学史家、冶金史家和考古学家所看重。对殷墟青铜器的成分分析始于三十年代,李济邀请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梁冠华和王琎,对殷墟前三次发掘的小件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材质为青铜[48]。卡朋特利用金相显微镜估测了几件铜器的成分[49]。其后,刘屿霞[50]、梅原末治[51]、道野鹤松[52]、陈梦家[53]、梁树权和张赣南[54]、杨根和丁家盈[55]等人都对出土或传世的殷墟青铜器成分作了分析和检测,为合金成分的配制提供了数据,得到一些初步结论。
        巴纳结合传世和出土实物对商周青铜器的合金成分配制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指出先秦的工匠已经可以辨别铅锡,并根据用途来调整合金配制[56]。盖顿斯等对弗里尔美术馆所藏l20件中国铜器包括大量传出殷墟的青铜器作了化学分析和金相检验,他认为其化学成分相当离散,并不能表明与时代之间有某种对应关系[57]。齐斯(W. T. Chase)等发展了盖顿斯的工作,根据先秦铜器的成分变化和铸造工艺演变回顾了中国早期的冶铸史,并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考工记》“六齐”的问题[58]。周始民[59]也以检测数据为基础,对“六齐”做了自己的论释。梅耶(Pieter Meyers)等使用原子吸收光谱(AAS)和中子活化分析(NAA)检测了赛克勒博物馆所藏的104件商代青铜器的化学成分,但并未提出任何结论[60]。张世贤在其著作中,将青铜器的成分分析、铸型工艺与古文献考订、史学研究相结合,并对比东西方早期铜文化的差异,多有创见[61]。
    华觉明、王玉柱等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商周青铜器合金成分数据进行处理,指出二元高锡青铜在殷墟时期已经成熟,三元高锡中铅青铜到西周时期已有较严格的成分控制,各地区发展进程大体一致,技术水平逐渐趋近[6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陆续对妇好墓[63]、殷墟西区墓葬群[64]、郭家庄M160[65]出土的青铜器做了大量的化学成分检测工作,指出当时的工匠对于青铜合金配比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并且对于操作也有相当严格的控制。
        赵春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对殷墟出土的约200件铜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不同分期、不同器类、不同等级墓葬中铜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了殷墟青铜器合金配制中蕴含的文化与技术信息[66]。
        笔者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对新近发现的M54及M60出土的部分青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指出殷墟二期高等级墓葬随葬青铜器中高锡青铜的使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它可能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当时获得的锡矿资源,似乎比殷墟的其它阶段更为丰富。而青铜器中铁含量的差异可能代表原料来自不同地区的矿源,其冶炼水平也可能参差不齐[67]。
    (三) 殷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与相关问题
        迄今为止,安阳有大量的熔炼和铸造的遗迹发现,却从未有冶炼的迹象,因此殷墟青铜器矿料的来源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许多论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原青铜矿料是从南方盛产铜、锡的地区输入的[68]。闻广[69]、天野元之助[70]、石璋如[71]等都则认为北方或中原地区有充足的铜锡储备。但他们的论证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商周时期铜料之大宗在北方是来自中条山矿区及其迤西地带,在南方则主要是产自荆州和扬州地区。从考古发现来看,长江中下游的铜矿带的开发尤胜北方,应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铜料供应基地[72]。张昌平指出,中原力量的南进与中原青铜器铸造量的峰值是不一致的。如果长江中游的确是商人铜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的话,则商王朝在殷墟时期获取资源的方式是值得探究的[73]。
        利用铅同位素比值探寻商周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工作在国内始自八十年代。金正耀检测殷墟妇好墓所出青铜试样12件,发现其中有5件的同位素比值与铜绿山所出古代炼渣、铜锭、矿石等相近且铅含量低于2%,他认为这些铜料可能来自铜绿山;而另有4件的数据接近云南永善金沙,这种铅料是一种特殊铅(高放射成因铅)[74]。他据此推测这种特殊铅的金属原料是随着西南地区的锡料包括铜料,进入中原地区的。推测商代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过一条联结西南以及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与华北平原商都铜器生产的“青铜之路”[75]。
        由于中国矿产资源的资料并不完全,铅同位素比值所能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和锡料来源、铜料来源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也值得深入探讨,不能凭个别数据轻易地下结论[76]。此外,关于夏商时期中原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关系,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假设的基础上。因此,关于殷墟时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的研究,需要很多的基础工作,目前得到明确的结论为时尚早。
    三  与技术问题有关的考古学研究
        史密斯曾指出,“在古代,艺术和技术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无分轩轾。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艺术品的风格”。[77]因此,对殷墟青铜礼器的考古学、艺术史研究与技术研究密切相关,特别是分期研究及商代青铜礼器“区域风格”的讨论,提供了探讨技术发展、演进、交流的时空坐标。
    (一) 分期断代与技术演进  
        1953年罗越按照铜器花纹形式的变化研究殷墟青铜礼器的分期,将青铜器花纹分为五种样式[78]。万家保根据铜器纹饰与铸造工艺的关系,认为存在范纹→模纹→模范合作纹→雕塑模纹的制作技法的演化,铸造技法的进步影响了纹饰艺术的演化[79]。他亦探讨了商代青铜礼器制作工艺的技术来源与演变[80]。索珀(Soper)[81]、贝格立[82]则从不同的角度详细地考察了商代青铜器的演变。
        随着殷墟青铜礼器的大量出土,许多学者发现它们呈现并不完全相同的面貌。邹衡将其分为四期七组[83]。其后殷墟青铜礼器的分期断代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截至目前,大概有五、六种说法,其中以张长寿[84]、杨锡璋和杨宝成[85]为代表的三期分法及以邹衡、郑振香和陈志达[86]为代表的四期分法最为重要。笔者则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支持三期论的观点[87]。
        目前更多的讨论集中在一些被纳入“一期早段”的青铜器方面,唐际根指出三家庄出土的铜器同典型殷墟青铜器有较大的差异[88]。孟宪武指出,三家庄和董王度出土的青铜器早于殷墟阶段[89],贝格立认为它们属于郑州到安阳的“过渡期”[90]。陈芳妹从器类、器形、花纹、制作技术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小屯5座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代表了从二里冈到殷墟的过渡阶段[91]。由于二里冈上层与殷墟铜器之间存在较大的缺环,这些“过渡期”铜器的辨识和讨论,将为研究商代青铜礼器的演变序列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洹北商城的发现[92],进一步肯定了安阳存在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阶段,许多学者参与了讨论,认为其可能是盘庚迁殷的最初地点[93]或是河亶甲所居之相[94]。
        殷墟末期出现随葬器物明器化和随葬明器高阶化的现象,许多学者探讨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有关。当时锡贵铅廉,那些社会地位不高的小贵族和平民,使用规格较低的铅青铜、铅器甚至仿铜陶器来代替贵重的锡青铜礼器;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受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所致。殷代末年人们存在怀疑鬼神的思想,对祭祀不再那样重视,趋于简化,为死者殉葬的器物由质地精良的实用器形逐渐改变为质地简陋的明器[95]。笔者指出,除此而外,由于明器化器物的器形多样化和形制的相对复杂化表明了殷墟青铜器技术应用的发展变化,因此未必意味着某种衰落,而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发展[96]。近年来孝民屯大型铸铜遗址的发现表明,殷墟后期青铜礼器的生产不仅没有衰落,相反其规模还比先前有所扩大[97]。
    (二) 商代青铜礼器的“区域风格”与文化传播
        近年来殷墟以外商代青铜器大量出土,它们或表现出与殷墟青铜礼器较为近似的形态,或与之有较大的区别。
        大部分的学者强调商文化的主导地位。巴纳对传播中“文化滞后”现象的认识[98]、宋新潮对殷商时期的区域文化研究[99]、李伯谦对晚商时期的青铜文化分区研究[100]、徐良高对“青铜礼器文化圈”的假设[101],无不强调中原商文化的主导地位及对周边地区辐射式的影响,但并不否认周边地区反向的影响。
        有些学者提出了存在“双向”或者“多向”交流的可能性。李学勤指出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的分期断代,不适合用中原礼器系统作直接的比附。他同时认为某些存在“两种传统”的青铜文化与中原地区可能存在双向的交流[102]。陈芳妹提出青铜时代可能存在“多中心但不平衡的发展”的观点[103]。
        有些学者则更为强调中原以外地区青铜礼器的独特性。弗吉尼亚·肯(Virginia Kane)在南方并未发现居住遗址及铸造遗址的情况下,根据南方并不系统然有一定数量的青铜礼乐器的情况,从风格的角度提出了南方独立铸造的假说[104]。高志喜系统地整理了南方出土的商周铜铙及其它青铜器,并从器形、用法、花纹和附饰等方面归纳了“南方特征”[105]。俞伟超认为,到了殷墟时期,随着商文化势力的全面退缩,许多区域性的青铜中心崛起,当地的文化因素取代商文化因素占据主体[106]。贝格立提出“区域性的青铜文化的出现与发展”的现象,指出一种毋庸置疑的“区域风格主义”(unarguable stylistic provincialism)在二里冈时期之后出现,并很可能在殷墟之前已经形成[107]。罗森(Jessica Rawson)提出了更为大胆的设想。她认为在二里冈之后,开始出现两个平行的发展系统,一支在河南,另一支是中国南方。在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双向的交流。由于南方青铜器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所以它从殷墟借鉴的并不多,而在妇好时期,影响恰恰更多地是从南方传向殷墟[108]。
        二里冈商文化传播的范围很广,在向南方传布的过程中,在长江中游建立了重要的据点――盘龙城。盘龙城青铜器一直被视作与郑州铜器具有相同的特征,刘莉甚至认为其为郑州制造而后输入的[109]。张昌平则发现两者的细部特征存在差别,并认为这为当地铸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10]。早在七十年代,贝格立就曾对这个遗址做了详细研究,推测商代早期的文化传播刺激了地方青铜文化的兴起,而在安阳的最早阶段有一个回传的过程[111],他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在迄今为止发现的早中商的青铜器中,湖北盘龙城出土的青铜礼器最早使用了分铸法和金属芯撑技术,而这些都是当时中原地区青铜器罕见的[112]。因此,这个铜器群对于考察商代青铜礼器铸造技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中原地区深入而持续的工作而言,周边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的考古学研究还很薄弱。有许多概念性的问题难于解决,比如,如何界定“南方风格”和“中原风格”?殷墟青铜器所体现出的与其它地区青铜器类似的特征,究竟是一种“共同因素”,还是有异于中原传统的“外来因素”?这些问题的突破还有赖于新的考古发现。此外,对夏商时期各个遗址文化关系的全局性把握将避免可能因过分强调某些观点而导致的偏见。
    四  殷墟冶铸遗址及其相关研究
    
        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制造的,多个冶铸遗址的发现,为殷墟青铜器的技术研究、生产流程以及冶铸业的生产和组织管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这些研究必须建立在厘清其考古学内涵的基础上。
    (一)  殷墟冶铸遗址的考古学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掘,殷墟迄今发现的较大铸铜遗址有三处:小屯东北地铸铜遗址、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孝民屯铸铜遗址。此外,在小屯西北地、小屯南地、大司空南地和王裕口东南地等遗址中,虽也出土少量陶范,但未发现与铸铜有关的遗迹,不能称为铸铜遗址[113]。
        对于小屯东北地铸铜遗址,由于该遗址的遗迹现象较为复杂,兼之发掘年代久远,学者们对此铸铜遗址和基址的年代关系存在争议[114]。岳占伟倾向于认为该铸铜作坊的主体(大连坑除外)始建年代和鼎盛时期可能要早于殷墟时期,很可能属于洹北商城时期,随着宫庙基址的建设和扩大,铸铜作坊逐渐没落和消亡[115]。
        孝民屯铸铜遗址经历了三次发掘,分处孝民屯村西[116]、东南[117]和村址南部[118],初步研究认为,遗址可分为东、西两区,孝民屯村西和村址南部的铸铜遗址为西区,村东南铸铜遗址为东区。遗址内发现的铸铜遗存以殷墟三期和四期为主,二期较少,一期阙如。孝民屯铸铜遗址的使用时间较长,出现于殷墟二期,发展和繁荣于殷墟三、四期,消亡于商周更替之际。东、西区的铸铜作坊很可能在功能上有所分工。西区反映的制作工序明显较为完整,而东区可能存在制范(以制陶为主)和铸造工序(以金属工艺为主)的分离。在殷墟末期,铸造重心由西区转移到东区[119]。
        李永迪对殷墟铸铜遗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陶范可分为两类,一类范较薄、无榫卯、背面光滑有水平或垂直设置的凸棱,称为Ⅰ式范;另一类较厚,边缘有榫卯,背面粗糙有指捏的痕迹,称为II式范。前者使用的年代较早,主要在殷墟二期以前的小屯东北地铸铜遗址中出现,而后者则是殷墟二期(包括二期)以后苗圃北地和孝民屯铸铜遗址主要使用的陶范形式。据此,他认为殷墟铸铜遗作坊存在技术上的变化[120]。同时,他还借用富兰克林(Ursula Franklin)的理论,认为殷墟青铜器的生产过程可能存在从整体式(holistic)向规范式(prescriptive)转化的倾向,前者主要是指简单的、有步骤的制造过程;而后者则要求制造者在生产某一器物之前就有预先的设计,要求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各生产环节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程度的劳动分工,并对原材料、知识、人工有较强的控制掌握[121]。
        李永迪从生产管理角度的对殷墟冶铸遗址进行研究,许多方面颇具启发性,比如他对于Ⅰ式范和II式范的划分,对铜器生产技术、社会需求、组织管理之间关系的阐述等。但是,他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显得证据不足,比如由房子结构、形状的变化引申出冶铸业组织管理变化的变化就显得有些牵强。关于殷墟铜器生产存在从整体式向规范式转化的论述,也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二里冈期的冶铸遗址可能已经存在某种分工;其次,富兰克林所谓的“整体式”和“规范式”在生产中往往是并存的,周代、汉代乃至更晚时期也都是如此。
        在目前发现的基础上,仍旧有许多问题难以回答。比如,除了开始使用和废弃的年代差别而外,在共存时间内,这三个铸铜遗址之间关系如何?是否存在等级与功能的差别?殷墟时期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然而兵器范的发现并不很多,这是否意味着还存在我们尚未发现的铸铜遗址。因此,对铸铜遗址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还远远不够。
    (二) 冶铸业的组织管理和祭祀礼仪
        从甲骨文、金文所见的材料也可以反映当时冶铸业组织管理的一些情况。肖楠对甲骨文所见的“工”与“百工”进行了分析,认为卜辞中的“工”、“我工”、“多工”不是官而是工奴,他们受王室严密的控制,有右、左(或右、中、左)的编制。“百工”有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社会地位,属于一定的族,其身份虽为被统治阶级,但比奴隶要高些,可能是殷代社会的平民[122]。
        温少峰、袁庭栋则认为,“工”是隶属于商王的手工工匠。并引前人说法认为“司工”即为周代的“司空”一职[123],是总管手工业事务之官[124]。“多工”则是指司理手工业各具体事务的下级官吏。“百工”则应释为各种职业的手工业工匠,并认为卜辞中“百工”一词的出现,是殷代手工业相当繁盛的一种表现[125]。
        殷墟西区小型墓葬常出土青铜工具及砺石,发掘者认为应是工匠葬地。从族徽、葬式看,墓区分属不同氏族,这表明他们生前就是族居的[126]。此外,苗圃北地遗址中有些小型墓葬随葬陶范,墓主人可能即是冶铸工匠[127]。吉德炜(David Keightly)讨论了商周时期的劳动力问题,他认为那时没有所谓“奴隶”和“自由民”的分别,所有的民众都需要承担被迫的劳动或者责任,当时根本不是奴隶社会[128]。唐际根通过对殷墟墓葬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指出,殷墟时期是一个以平民为主的社会,奴隶所占比例很低[129]。由此可见,冶铸工匠的身份以及冶铸业组织管理的层级构成,是未来需要大力研究的问题。
        殷墟卜辞有铸器时要用血祭和占卜的记载[130],苗圃北地和孝民屯铸铜遗址中均出埋有动物的祭祀坑,此外,还发现刻有数字卦的陶范、磨石等物。对于殷墟铸铜生产中的祭祀和占卜现象,值得进一步讨论。
        综上所述,殷墟青铜礼器的技术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典型器物的铸造工艺、生产流程复原、合金成分配制、陶范的材料分析等方面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于殷墟青铜礼器的技术来源及某些器类制作技术的演进历程也已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目前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对商周青铜器制作技术虽已有从整体上的论述,但对殷墟青铜礼器制作技术的专门论述尚欠充分,且使用的资料不够全面;殷墟青铜礼器生产流程的各个技术环节尚不清晰和准确,有许多步骤和细节有待补充或细化;由于资料的局限,对于典型器物铸造工艺的认识尚有不够准确之处;对于殷墟青铜礼器制作工艺的技术来源和演进缺少系统深入地探讨,没有充分吸收考古学、艺术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殷墟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和相互影响重视不够;对冶铸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探讨相当欠缺,是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W. Perceval Yetts, The George Eumorfopulas Collection,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and Korean Bronzes, Sculpture, Jades, Jewellery and Miscellaneous Objects. Volume Ⅰ, Bronzes: Ritual and other Vessels, Weapons, Etc. London: Ernest Benn Ltd., 1929.
    [2]B. L. Simpson, Development of the Metal Casting Industry, American Foundrymen’s Association, Chicago, 1948, p27.
    [3]Maryon & Plenderleith, “Fine Metal Work”, Chapter 23 of Singer et al., A History Of Technology,Vol.I,Oxford,1954, p628.
    [4]Leslie Aitchison, A History of Metals. Vol.Ⅰ, London: Macdonald and Evans, 1960, p161.
    [5]张子高. 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1.
    [6]C. H. Carpenter, “Preliminary Report on Chinese Bronzes”. 安阳发掘报告(4),1933::679.
    [7]刘屿霞. 殷代冶铜术之研究. 安阳发掘报告(4),1933:681-696.
    [8]Orvar Karlbeck, “Anyang Moulds”, BMFEA7(1935), pp39-60.
    [9]石璋如. 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 田野考古报告(2),1947.
    [10]石璋如. 殷代的铸铜工艺.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第26本.
    [11]陈梦家. 殷代铜器. 考古学报, 1954, (7).
    [12]李济:《如何研究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的六个方面》,《故宫季刊》,第1期,1961年。
    [13]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但此书的撰是写在六十年代。
    [14]李济,万家保:a,《殷墟出土觚形器之研究》,1964年;b,《殷墟出土爵形器之研究》,1966年;c,《殷墟出土斝形器之研究》1968年;d,《殷墟出土鼎形器之研究》1970年;e,《殷墟出土五十三件青铜容器之研究》1972年,台北,中研院史语所。
    [15] a N. Barnard, Bronze Casting and Bronte Alloys in Ancient Chin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Monumenta Serica,Tokyo,1961.
    b N. Barnard, S. Tamotsu, Metallurgical Remains of Ancient China, Tokyo, 1975.
    c N. Barnard, “Wrought Metal-Working Prior to Middle Shang(?)—A Problem in Archaeological and Art-historical Research Approaches”, in Early China 6,  pp4-30.  1980/81, Berkley.
    d N. Barnard & Cheung Kwong-yue, Studies in Chinese Archaeology,1980-82—Reports on visits to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USA; Participation in Conferences in these Countries; and Some notes and impressions. 文学社,香港,1983。
    e N. Barnard, “A Characteristic Method of Joining Employed in Ancient China” (Pre-print No. 13, June, 1985)
    [16] a N. Barnard, “Bronze Casting Technology in the Peripheral ‘Barbarian’ Regions and the Meatllurgy of the Chung-yuan”, (Pre-print No. 24, October 1986); since published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etal Museum, 1987, No.12,  pp3-37, Sendai.
    b N. Barnard, “Some Preliminary Though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Kuang-han Pit-burial Bronzes and Other Artifacts”, (Pre-print No.25, July, 1988).
    [17] Cyril Smith, “Bronze Casting and Bronze Alloys in Ancient China,” by Noel Barnard, A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4, 1962-63, pp284-286.
    [18]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93页,110页。
    [19]R. J. Gettens, The Freer Chinese Bronzes, Vol. Ⅱ Technical Studies, Washington, 1969.
    [20]万家保:《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连接方法――中西古代金属技术发展比较之二》,《大陆杂志》第六十四卷第六期。
    [21]华觉明等:《妇好墓青铜器群铸造技术的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2]Robert W. Bagley, Shang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Harvard Univ. Press, 1987.
    [23]N. Barnard, “Shang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 A review article”, T’oung Pao, Vol. LXXVI, 1990.
    [24]陈芳妹:《小屯五座墓的青铜容器――从二里冈到典型殷墟风格的转变》,宋文熏等主编《考古与历史文化--庆祝高去寻先生八十大寿论文集》,正中书局,1991年,182-232页。
    [25]陈芳妹:《商周青铜簋形器研究—­——附论簋及其它粢盛器的关系》,见《商周青铜粢盛器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19-110页。
    [26]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工艺与身分》,《故宫商代青铜礼器图录》序,国立故宫博物院,1998年,12-63页。
    [27]万家保:《安阳出土青铜三足器的演变――先秦技术的个案考察之一》,《大陆杂志》第四十五卷第四期。
    [28]万家保:《殷商青铜盔的金相学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专刊之六十。
    [29] Wan Chia-pa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asting of Bronze Ting-cauldrons from Anyang and Hui-hsien” In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Scientific Methods of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and Southeast Asian Metal and Other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edited by N. Barnard,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1976, pp. 17-46.
    [30]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193-194页。
    [31]于省吾:《司母戊鼎的铸造和年代问题》,《文物精华》第3集,1964年,40页。
    [32]同【11】。
    [33]同【10】。
    [34]杨根、丁家盈:《司母戊大鼎的合金成分及其铸造技术的初步研究》,《文物》1959年12期。
    [35]冯富根、华觉明等:《司母戊方鼎铸造工艺的再研究》,《考古》1981年2期。
    [36]万家保:《商代几件大青铜方鼎铸造方法的商榷》――兼评<司母戊鼎铸造工艺的再研究>》,《大陆杂志》第六十三卷第四期,1988年。
    [37]姚青芳:《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中国-意大利世界遗产保护技术研讨会论文,2000年10月。
    [38] R. J. Gettens, The Freer Chinese Bronzes, Vol. Ⅱ Technical Studies, Washington, 1969, pp. 33 - 56.
    [39] 同【10】,108-109页。
    [40] 同【14d】。
    [41] 同【14e】。
    [42]N. Barnard & Wan Chia Bao, “The Casting of Inscriptions in Chinese Bronze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ose with relieve guidelines”, 《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 Vol.VI, Sept.1976.
    [43]冯富根等:《商代青铜器试铸简报》,《考古》1980年1期。
    [44]冯富根等:《殷墟出土商代青铜觚铸造工艺的复原研究》,《考古》1982年5期。
    [45]谭德睿:《中國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2期。
    [46]刘煜,岳占伟:《殷墟陶范的材料和处理工艺的初步研究》,《夏商周文明研究》(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50-456页。
    [47]近重真澄, “The Composition of Ancient Eastern Bronze”,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Vol.117, 1920.
    [48]李济:《殷墟青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庆祝蔡元培六十五岁论文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卷,1935年。
    [49]C.H.Carpenter, “Preliminary,Report on Chinese Bronze”,《安阳发掘报告》第四册,1933年,第679页。
    [50]同【7】。
    [51]梅原末治:《支那铜利器之成分之考古学的考察》,见《东亚考古学论考》,1940年;《四五之尊彝の化学成分》,分析者:山内淑人、小泉瑛一,见《东亚考古学论考》。
    [52]道野鹤松:《古代支那之纯铜器时代》,载《日本化学会杂志》,No.55,1934年;《东洋古代金属器的化学的研究(2)》,1941年;《殷墟出土品型金属器的化学研究》,见《东洋史集说》,富山房,1941年。
    [53]同【11】。其中录有明义士收藏之商戈,录自1940年伦敦博物院9种殷周铜器之分析(分析者:A. A. Moss).
    [54]梁树权、张赣南:《中国古铜的化学分析》,《中国化学会会志》第17卷1期,1950年。
    [55]同【34】。
    [56]同【15a】。
    [57]R. J. Gettens, The Freer Chinese Bronzes, Vol. Ⅱ Technical Studies, Washington, 1969, pp33-56.
    [58]W. T. Chase, “Bronze Casting in China: A Short Technical History”, Kuwayama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 Symposium.”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1976, pp100-123.
    [59]周始民:《<考工记>六齐成分的研究》,《化学通报》1978年3期。
    [60]Pieter Mayers et al, Elemental Composition, Appendix 1, 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Vol.I, ed. Robert W. Bagle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553-557.
    [61]张世贤:《见微知著——陶瓷、青铜器的化学分析在若干历史研究上的应用》,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62]华觉明、王玉柱、朱迎善:《商周青铜合金配制和“六齐”论释》,《第三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84年。
    [6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殷墟金属器物成分的测定报告(一)——妇好墓铜器测定》,《考古学集刊》第2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64]李敏生、黄素英、季连琪:《殷墟金属器物成分的测定报告(二)——殷墟西区铜器和铅器测定》,《考古学集刊》第4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65]季连琪:《河南安阳郭家庄160号墓出土铜器的成分分析研究》,《考古》1997年2期。
    [66]赵春燕:《安阳殷墟出土青铜器的化学成分分析与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243-268页。
    [67]刘煜、何毓灵、徐广德:《殷墟花园庄54号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分析与研究》,《新时代的考古学――纪念王仲舒先生八十诞辰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1027-1036页。
    [68] a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301页;
    b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50年,207页;
    c梅原末治:《东亚考古学论考》,东京, 1940年;
    d關野雄:《中國青铜器文化の性格》,《东方学》1951年2期。
    [69]闻广:a,《中国古代青铜与锡矿》,《地质评论》卷26,4、5期;b,1980年;《中原找锡论》,《中国地质》1983年1期。
    [70]天野元之助:《殷代産業に関する若干の問题》,《东方学报》(京都)1953年23期,231-258页。
    [71]同【10】。
    [72]华觉明、卢本珊:《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1期。
    [73]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7期,2004年。
    [74]金正耀:《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研讨会(北京,1984)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
    [75]金正耀:《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地球学报》2003年6期。
    [76]彭子成等:《铅同位素比值法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考古》1985年11期。
    [77]Cyril Smith, “Art, Technology, an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11, No.4, p493.
    [78]Max Loehr,“The Bronze Styles of the Anyang Period.” ACASA7(1953), pp42-53.
     ACASA: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79]万家保:《铸造技术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的若干影响》,《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上册,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七十周年,105-118页。
    [80]万家保:《由殷墟发掘所见的商代青铜工业》,《大陆杂志》第五十八卷第五期。
    [81]Alexander Soper, “ Early, Middle and late Shang: A note.” , Artibus Asiae 1966, Vol.28.
    [82]同【22】, pp17-24.
    [83]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4期。
    [84]张长寿:《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考古学报》1979年3期。
    [85]杨锡璋、杨宝成:《殷代青铜礼器的分期和组合》,载《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79-102页。
    [86]郑振香、陈志达:《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载《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27-78页。
    [87]刘煜:《殷墟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技术演进》,《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613-631页。
    [88]唐际根:《殷墟一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3年 10期。
    [89]孟宪武:《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考古》1985年12期;《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其年代推定》,《考古》1991年10期。
    [90]Robert Bagley, Shang Archaeolog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edited by M. Loewe and E.L. Shaughness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1999, pp.124-231.
    [91]同【24】,181-232页。
    [92]a《河南安阳新发现商代城址》,《光明日报》.2000年1月8日。
    b唐际根:《从百年甲骨到新发现的商城—安阳洹北商城发现记》,《文物天地》2000年4期。
    [93]a唐际根、徐广德:《洹北花园庄遗址与盘庚迁殷问题》,《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14日。
     b杨锡璋、徐广德、高炜:《盘庚迁殷地点蠡测》,《中原文物》2000年1期。
    [94]文雨:《洹北花园庄遗址与河亶甲居相》,《中国文物报》1998年11月25日。
    [95]a 同【85】。
    b刘一曼:《安阳殷墓青铜礼器组合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5年4期。
    C同【26】。
    [96]同【87】。
    [9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0-2001年安阳市孝民屯东南, 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3期。
    [98] 同【15b】。
    [99]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100]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分区系统》,《华夏考古》1990年2期。
    [101]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02]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5期。
    [103]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区域风格”之探索――研究课题与方法之省思》,《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四期,1998,1页。
    [104]Virginia Kane,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 Western Z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XXVII,1974-5, pp77-107.
    [105]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辩》,《求索》1981年2期,107-112页;
    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1984年2期,128-135页。
    [106]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高崇文、安田喜宪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1-16页。
    [107]Robert W. Bagley, “The 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Regional Bronze-using Cultures”, Wen Fong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New York, 1980; Shang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Harvard Univ. Press, 1987, p32-36.
    [108]Jessica Rawson(罗森):《商代中国南方地区和河南的联系》,《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9]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冈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1-134页。
    [110]张昌平:《盘龙城青铜容器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1期。
    [111]R. Bagley, “P’an-Lung-Cheng: A Shang City in Hupei”, Artibus Asiae, Vol. XXXIX, 1976, 3/4.
    [112]胡家喜等:《盘龙城遗址青铜器铸造工艺探讨》,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576-598页。
    [113] 铸铜遗址的详细情况参见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359-374页。
    [114]李永迪, Anyang Foundry : Archaeological Remains, 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 thesis for Ph. 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pp.123-128.
    [115]同【113】。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117]同【97】。
    [1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3-2004年安阳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待刊。
    [119] 同【113】。
    [120] 同【114】。
    [121]Ursula Martius Franklin,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Kuwayama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 Symposium.”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1976, pp. 94-99.
    [122]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3期。
    [123]胡厚宣:《甲骨续存》上编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11页。
    [124]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203页。
    [125]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349-353页。
    [1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127]同【116】附表四八。
    [128] David Keightly, Public Work in Ancient China- A study of forced Labor in the Shang and Western Chou, 1969.
    [129]唐际根,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Late Shang China-A Mortuary Perspective,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2004.
    [130]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考古》1973年5期。
    , 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3期。
    [98] 同【15b】。
    [99]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100]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分区系统》,《华夏考古》1990年2期。
    [101]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02]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5期。
    [103]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区域风格”之探索――研究课题与方法之省思》,《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四期,1998,1页。
    [104]Virginia Kane,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 Western Z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XXVII,1974-5, pp77-107.
    [105]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辩》,《求索》1981年2期,107-112页;
    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1984年2期,128-135页。
    [106]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高崇文、安田喜宪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1-16页。
    [107]Robert W. Bagley, “The 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Regional Bronze-using Cultures”, Wen Fong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New York, 1980; Shang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Harvard Univ. Press, 1987, p32-36.
    [108]Jessica Rawson(罗森):《商代中国南方地区和河南的联系》,《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9]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冈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1-134页。
    [110]张昌平:《盘龙城青铜容器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1期。
    [111]R. Bagley, “P’an-Lung-Cheng: A Shang City in Hupei”, Artibus Asiae, Vol. XXXIX, 1976, 3/4.
    [112]胡家喜等:《盘龙城遗址青铜器铸造工艺探讨》,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576-598页。
    [113] 铸铜遗址的详细情况参见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359-374页。
    [114]李永迪, Anyang Foundry : Archaeological Remains, 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 thesis for Ph. 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pp.123-128.
    [115]同【113】。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117]同【97】。
    [1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3-2004年安阳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待刊。
    [119] 同【113】。
    [120] 同【114】。
    [121]Ursula Martius Franklin,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Kuwayama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 Symposium.”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1976, pp. 94-99.
    [122]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3期。
    [123]胡厚宣:《甲骨续存》上编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11页。
    [124]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203页。
    [125]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349-353页。
    [1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127]同【116】附表四八。
    [128] David Keightly, Public Work in Ancient China- A study of forced Labor in the Shang and Western Chou, 1969.
    [129]唐际根,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Late Shang China-A Mortuary Perspective,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2004.
    [130]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考古》1973年5期。
    , 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3期。
    [98] 同【15b】。
    [99]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100]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分区系统》,《华夏考古》1990年2期。
    [101]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02]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5期。
    [103]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区域风格”之探索――研究课题与方法之省思》,《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四期,1998,1页。
    [104]Virginia Kane,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 Western Z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XXVII,1974-5, pp77-107.
    [105]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辩》,《求索》1981年2期,107-112页;
    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1984年2期,128-135页。
    [106]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高崇文、安田喜宪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1-16页。
    [107]Robert W. Bagley, “The 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Regional Bronze-using Cultures”, Wen Fong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New York, 1980; Shang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Harvard Univ. Press, 1987, p32-36.
    [108]Jessica Rawson(罗森):《商代中国南方地区和河南的联系》,《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9]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冈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1-134页。
    [110]张昌平:《盘龙城青铜容器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1期。
    [111]R. Bagley, “P’an-Lung-Cheng: A Shang City in Hupei”, Artibus Asiae, Vol. XXXIX, 1976, 3/4.
    [112]胡家喜等:《盘龙城遗址青铜器铸造工艺探讨》,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576-598页。
    [113] 铸铜遗址的详细情况参见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359-374页。
    [114]李永迪, Anyang Foundry : Archaeological Remains, 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 thesis for Ph. 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pp.123-128.
    [115]同【113】。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117]同【97】。
    [1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3-2004年安阳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待刊。
    [119] 同【113】。
    [120] 同【114】。
    [121]Ursula Martius Franklin,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Kuwayama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 Symposium.”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1976, pp. 94-99.
    [122]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3期。
    [123]胡厚宣:《甲骨续存》上编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11页。
    [124]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203页。
    [125]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349-353页。
    [1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127]同【116】附表四八。
    [128] David Keightly, Public Work in Ancient China- A study of forced Labor in the Shang and Western Chou, 1969.
    [129]唐际根,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Late Shang China-A Mortuary Perspective,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2004.
    [130]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考古》1973年5期。
    , 殷代铸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6年3期。
    [98] 同【15b】。
    [99]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页。
    [100]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分区系统》,《华夏考古》1990年2期。
    [101]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02]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88年5期。
    [103]陈芳妹:《商代青铜艺术“区域风格”之探索――研究课题与方法之省思》,《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四期,1998,1页。
    [104]Virginia Kane, “The Independent Bronze Industr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Contemporary with the Shang & Western Zhou Dynasties”, Archives of Asian Art, XXVII,1974-5, pp77-107.
    [105]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辩》,《求索》1981年2期,107-112页;
    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1984年2期,128-135页。
    [106]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的新思考》,高崇文、安田喜宪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1-16页。
    [107]Robert W. Bagley, “The 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Regional Bronze-using Cultures”, Wen Fong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New York, 1980; Shang Ritual Bronze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Harvard Univ. Press, 1987, p32-36.
    [108]Jessica Rawson(罗森):《商代中国南方地区和河南的联系》,《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9]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冈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1-134页。
    [110]张昌平:《盘龙城青铜容器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1期。
    [111]R. Bagley, “P’an-Lung-Cheng: A Shang City in Hupei”, Artibus Asiae, Vol. XXXIX, 1976, 3/4.
    [112]胡家喜等:《盘龙城遗址青铜器铸造工艺探讨》,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著,《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576-598页。
    [113] 铸铜遗址的详细情况参见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359-374页。
    [114]李永迪, Anyang Foundry : Archaeological Remains, Cast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 thesis for Ph. D to Harvard University,2003, pp.123-128.
    [115]同【113】。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117]同【97】。
    [1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3-2004年安阳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待刊。
    [119] 同【113】。
    [120] 同【114】。
    [121]Ursula Martius Franklin, “The Beginning of Metallurgy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Kuwayama ed.,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A Symposium.”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1976, pp. 94-99.
    [122]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考古》1981年3期。
    [123]胡厚宣:《甲骨续存》上编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11页。
    [124]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203页。
    [125]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349-353页。
    [1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127]同【116】附表四八。
    [128] David Keightly, Public Work in Ancient China- A study of forced Labor in the Shang and Western Chou, 1969.
    [129]唐际根,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Late Shang China-A Mortuary Perspective,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2004.
    [130]燕耘:《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考古》1973年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