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褒衣博带——云想衣裳系列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李来玉 参加讨论
魏晋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名士们率直任诞、清俊洒脱,他们追求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士人们多特立独行,不拘礼节,这些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流行的魏晋风度,是服饰史上褒衣博带之风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竹林七贤”正是在这一时代下名士之风的代表。在南京地区陆续出土了具有大型拼镶砖质笔画的六朝墓葬。这些壁画中大多有以著名的魏晋文人“竹林七贤”为主题的大幅作品。其中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六朝墓葬中,南北两侧墓壁上镶嵌着对称的精美画面,每侧砖雕四人。他们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以及荣启期。与以后江苏南京、丹阳等地发现的其他“竹林七贤”图一样,画中的七位魏晋名士所穿外衣皆十分宽大,衣袖十分宽大,几乎可以拖到地面上。这种宽大舒展的服装样式,与两汉时期有着显著的差别。这恰好是时代背景的差异造成的。
     
    竹林七贤砖画 南京西善桥六朝墓出土
    
    
    南山四皓画像砖 南北朝 河南邓州学庄出土
    相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作品的《洛神赋图》之中,无论男女,服装样式皆十分宽松。画卷中的洛神着宽裳、梳高髻,衣带飘飘,表现出了衣料的细腻柔软和魏晋时期特有的飘逸之风。曹植则身穿宽松的直领长袍,衣袖宽大,外衣里面穿一条素色单衣,下身系一条宽大的长裙。这种上身十分宽大的服装样式,不仅在当时的士人阶层十分流行,就连普通百姓也多有穿着。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除此之外,南朝时,还产生了很流行的服装样式,有学者称之为“半袖”,它是由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直领对襟罩衣,袖子很短,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多穿在衫襦之外,男女皆可穿。南朝瓷文吏俑所穿着的可能就是这种服装。
     
    西晋青瓷对俑  湖南长沙金盆岭九号墓出土
    南朝时期,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一般前低后高,或叫“小冠”。若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其影响波及北朝。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除笼冠外,还可在南朝出土文物上,见到梳髻不戴冠帻的人物形象。
     
    戴小冠的男侍俑 东晋 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出土
    参考文献:
    赵超:《云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工艺美术编1 陶瓷(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 雕塑编3 魏晋南北朝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6月。
    鲁力:《也谈国宝砖画“竹林七贤与容启期”》,《东南文化》,2000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