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从出土文物看西周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李来玉 参加讨论
有关西周时期的服饰在《礼记》、《周礼》、《左传》等古籍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但只通过文献来具体考察、复原西周服饰仍有较大的困难,各地考古发现所出土的西周时期的人物形象雕塑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服装样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各类西周时期的人物形象雕塑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高级贵族形象。这类人物形象的服饰多衣纹华丽,神态庄重。如山西晋侯墓地M63出土的一件圆雕玉人像。玉人作正面站立形,头顶戴一高冠,冠前端有一小孔,可能为插笄固定冠之用。头发垂颈外卷。身着窄袖深衣,中长下摆,窄袖至腕部,腹前有斧型“蔽膝”,后有披肩,腰间束带,长服下摆及披肩饰网格纹花边。长服上绣有精美纹式,足穿履。应该为一贵族妇女形象。同样晋侯墓地M8出土的平雕玉人像也做站立状,头顶发式上卷,佩云纹形冠,冠前端有小孔。头发披肩外卷,身着高领衣,领下右侧开短衽,宽袖窄衣,束腰,裳成梯形,腹前有斧型“蔽膝”。领、腰和裳的周围饰有交叉斜格纹花边,应为西周贵族形象。
    
    北赵晋候墓地M63出土的玉人
    
    
    北赵晋候墓地M8出土的玉人
    第二类是中层贵族形象。如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的圆雕玉人。玉人站立状,头戴一顶歧角形高冠,可能为史书中所记载的“弁”,为当时周代典型的冠式之一。
    
    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的玉人
    第三类为西周贵族亲信近侍形象。一例为洛阳东郊西周墓出土圆雕玉人,玉人头部左右两侧为龙形双笄,身着窄长袖深衣,束宽腰带,腹前系一斧型“蔽膝”,衣襟右开作曲领右衽式。另一例则为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出土的人形车辖,人作跪坐状,头戴一罐筒形小高帻,有缨结于颌下以固帻,衣服款式为曲领右衽窄长袖深衣,宽腰带,系斧型“蔽膝”。
    
    洛阳东郊西周墓出土的玉人
    
    
    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出土的人形铜车辖
    第四类为平民形象。如扶风强家一号墓出土的圆雕玉人。双手抱膝,头梳椎形髻,髻中有穿孔以便插笄之用,身着高领短上衣,下着裳,腹前有条形“蔽膝”。
    第五类为奴隶形象。典型的例子就是刖人守门方鼎,鬲下方的右侧门边有一刖形奴隶,裸体束发,侧身跪坐在门边。这一人像为当时奴隶的典型形象。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西周时期,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已经成熟。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成为这一时期基本的服饰形制。
    参考文献: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傅永魁:《洛阳东郊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4期。
    罗红侠:《周原出土的人物形象人物》,《文博》1993年第6期。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候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期。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候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
    田小娟:《从出土文物看西周的服饰与发型》,《碑林集刊》1998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